tmkkk001:
現在PFC功能已經基本實現了,功率因數基本都在0.99以上,但是低壓時效率依然很低。90V輸入PF0.992THD10%左右輸入功率276W,輸出功率230W。230輸入PF0.004THD6%左右 輸入功率251W,輸出功率230W。90V的時候管子的溫度急劇增大。30分鐘就上100度了,但是230的時候只有70多度。雖然低壓的時候電流會增大,但是效率確實低了太多,目前就在解決這個問題。根據看電壓電流波形,基本上都處于正常工作范圍。因為后級還有LLC以及軟件的調試,所以新的PCB版還沒有回來,目前還是用萬用版在搭。測溫度發現場效應管溫度會急劇上升到100度,還在范圍之內。我用的是18A的場效應管,感覺有點玄乎,正在CALL20A的試下,準備把管子的內阻弄低點看看。輔助電源現階段用的是DCPower給18V的電。 按照原始線路(資料給出的):輸出電壓跟隨輸出電壓會有波動,發現INV腳電壓有超過2.65V很明顯是造成了IC的過壓保護。在COMP與INV腳并20nF后低壓時輸出只有372V,隨著輸入電壓提高到120V以上時,穩定在395V,PF值也穩定檢查發現場效應管的G極在關斷前會有一個小尖峰關斷后才關斷,引起ZCD判斷錯誤。把ROFF以及Doff拿掉后輸出電壓穩定在395V,小尖峰也沒有了。以上就是目前的進展。因為去掉了加速關斷部分,效率低了不少。根據在輸入240V時測試,在有加速電路和沒有加速電路的時候,損耗可以減低1W的樣子。低壓輸入的時候這個損耗應該能降低的更多,目前就處于這樣的困境中:想加入一個加速電路,但對輸出電壓沒有影響。 這個案子摸索到現在,FAN7930C燒了2個,其中一個是自己不小心短路造成,還有一個目前還沒有搞清原因,但猜測可能是驅動部分造成:改動前:驅動Ron=51R,ROFF=10R,Doff為4148.RGS=10K 工作在90V時輸出電壓只有350V改動1:驅動電阻Ron38R,RGS=10KRoff與DOFF去掉。 工作正常,但90V輸入時損耗大改動2(燒管):驅動電阻Ron22R,Rgs接到場效應管G極的前面,電阻后面(之前是靠近IC)。因為IC數量不多,因此沒有再有更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