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期我們聊一下NPC-I型三電平的暫態換流過程。我們都知道IGBT屬于電力電子開關器件,絕大部分應用場景都是處于開關狀態。IGBT的電、熱應力大部分是由于器件開關過程造成的,而且器件的大部分失效也是在開關暫態時發生的。因此,換流暫態分析對于器件的可靠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以前的文章中,老耿結合兩電平對IGBT的自然換流和強迫換流進行了分析。三電平相比兩電平器件要多一些,因此暫態換流過程也相對復雜,再復雜的東西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大家花點時間,把三電平理清楚了,那其它拓撲的分析問題應該都會迎刃而解,廢話不多說了,讓我們趕快進入主題吧!
首先,看一下NPC-I型三電平的拓撲,I型三電平由4個IGBT和兩個鉗位二極管組成。二極管屬于被動器件,對于控制器來說每相橋臂只有4個器件可以控制。
圖1. NPC-I型三電平橋臂拓撲
IGBT在應用時只有開和關兩種狀態。如果用1代表開,0代表關斷,那么一相橋臂一共有16種開關狀態,如表2所示。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狀態都允許出現,例如紅色的開關狀態表會直接造成橋臂直通或器件過壓損壞。黃色的開關狀態雖然不會直接造成器件的損壞,但也不允許出現,可能會存在潛在的危險。只有綠色的是正常的可以允許出現的開關狀態。
表1. IGBT開關狀態表[1]
表1是按照2進制把一相橋臂器件所有的開關狀態都列出來了。而實際上DSP控制器是按照PWM調制方式來發波的,常規下表1中的黃色和紅色部分是不會出現的。為了方便后面分析,我們把NPC型三電平IGBT正常開關狀態,重新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IGBT正常開關狀態表
其中狀態欄里面的16進制代表4個器件的開關狀態,例如C態就是16進制1100,對應的輸出就是正母線電壓,也就是正電平P。同理,6態代表零電平,3態代表負電平N。在3種電平的切換過程中,為了防止橋臂直通,會插入死區時間,分別為4態和2態。
需要說明的是正電平和負電平是不能直接切換的,中間必須要經過0電平,而且對于一個橋臂來說,每次只允許一個器件開關動作,也就是不會出現兩個器件同時開關動作的狀態(故障情況除外,哦,不對,三電平封波也不能像兩電平一樣同時關斷)。三電平允許出現的狀態轉移如圖2所示:
圖2. 三電平狀態切換示意圖
在這里需要再強調一下:
①:3種狀態(P,0,N)持續時間取決于器件的開關頻率,時間相對較長,我們可以認為是穩態;
②:2種死區狀態是過渡態,時間是3-15us,取決于IGBT的開關延時和換流時間,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很短暫的穩態;
③:IGBT開關引起的換流過程是暫態的,如果不考慮器件延時的話,電流的換向時間一般會在1個us以內,這個時間主要與器件特性和門極驅動相關,這個暫態過程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搞清楚IGBT開關狀態后,讓我們回到主題,看看這些開關狀態之間的切換過程是怎樣的?在進行換流分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假定一種電流方向,這樣可以清晰地把各種換流分析一遍,不然你會把自己繞暈。
圖3. 三電平電壓電流方向定義
我們都知道換流一定是從一種穩態切至另一種穩定狀態,因此除了假定電流方向外,還要假定換流發生前的一刻是什么穩定狀態。前面提到過,對于三電平而言,正電平不會直接跳轉至負電平,中間必須要要經過零電平。結合圖3 ,當輸出電流為正時,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判斷一共會有4種換流過程,分析如下。
①:正電平轉零電平(C態轉6態)
電流的路徑:P-T1-T2 轉換為0-Da-T2
換流過程是由T1關斷引起的,因此換流是在4態完成的,換流完成后才會打開T3管,進入6態。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1 T1和Da,也是我們常說的小換流回路。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T1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②:零電平轉負電平(6態轉3態)
電流的路徑:0-Da-T2 轉換為N-D4-D3
換流過程是由T2關斷引起的,因此換流是在2態完成的,換流完成后才會打開T3管,進入3態。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2、Da、T2、D3和D4,也是我們常說的大換流回路。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T2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③:負電平轉零電平(3態轉6態)
電流的路徑:N-D4-D3 轉換為0-Da-T2
這個換流過程和上面的不太一樣,關斷T4并沒有發生換流,換流過程是由T2開通引起的,因此換流是在6態完成的。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2、T2、T3、D3和D4,這也是一個大換流回路。在T2開通過程中,D4會發生反向恢復,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D4可能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④:零電平轉正電平(6態轉C態)
電流的路徑:0-Da-T2 轉換為P-T1-T2
同上,在狀態轉換過程中,關斷T3并沒有發生換流,換流過程是由T1開通引起的,因此換流是在C態完成的。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1、T1和Da,這是個小換流回路。在T1開通過程中,Da會發生反向恢復,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Da可能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圖4. 三電平換流分析(電流方向為正)
以上換流分析的前提是電流為正,當輸出電流為負時,大家可以先自行去分析一下,然后和下面做一下對比,看看是否一致:
①:正電平轉零電平(C態轉6態)
電流的路徑:D2-D1-P 轉換為T3-Db-0
同樣,T1關斷并沒有引起換流,換流過程是由T3開通引起的,因此換流是在6態完成的。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1、D1、T2、D2、T3和Db,這是個大換流回路。在T3開通過程中,D1會發生反向恢復,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D1可能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②:零電平轉負電平(6態轉3態)
電流的路徑:T3-Db-0 轉換為T3-T4-N
T2關斷并沒有引起換流,換流過程是由T4開通引起的,因此換流是在3態完成的。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2、Db和T4,這是個小換流回路。在T4開通過程中,Db會發生反向恢復,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Db可能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③:負電平轉零電平(3態轉6態)
電流的路徑:T3-T4-N 轉換為T3-Db-0
換流過程是由T4關斷引起的,因此是在2態完成的,換流完成后才會打開T2管,進入6態。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2、Db和T4,這也是個小換流回路。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T4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④:零電平轉正電平(6態轉C態)
電流的路徑:T3-Db-0 轉換為D2-D1-P
換流過程是由T3關斷引起的,因此是在4態完成的,換流完成后才會打開T1管,進入C態。這個換流過程中參與換流的器件主要是C1、D1、D2、T3和Db,這是個大換流回路。根據換流回路雜感的大小,T3會有一定的關斷電壓尖峰應力。
圖5. 三電平換流分析(電流方向為負)
以上就是NPC-I型三電平所有的強迫換流分析過程,大家也可以注意到以上換流過程要么是IGBT關斷引起的,要么是IGBT開通引起的。總之是由于IGBT的開關動作迫使電流從一個支路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支路,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強迫換流或換向。分析完后,我們把強迫換流過程總結如表3所示:
表3. IGBT強迫換流切換表
強迫換流分析完了,讓我們再簡單看一下三電平的自然換流過程,所謂自然換流是IGBT的電流路徑改變沒有受器件開關的影響,而是由外電路其它因素造成的。自然換流路徑如圖6所示,以正電平(C態)為例,當T1和T2處于開通狀態時,電流的方向可以由正轉為負,也可以由負轉為正,其它兩種狀態分析類似。自然換流是一種很慢的換流過程,因此器件基本沒有什么電應力。
圖6 三電平自然換流
最后,總結一下:
1. NPC-I型三電平有8種強迫換流和6種自然換流過程。8種強迫換流中4種由于器件關斷造成的,另外4種是由于器件開通造成的;
2. NPC-I型三電平一共有4種換流回路,兩個大回路,兩個小回路。T1和T4在小換流回路中關斷,T2和T3會在大換流回路中關斷, Da和Db會在小換流回路中發生反向恢復,D1和D4會在大換流回路中發生反向恢復,D2和D3不會發生反向恢復;
3. 大換流回路器件多,器件開關電壓、電流尖峰應力大,自然換流器件基本沒有電壓、電流應力;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里,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以上內容若有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