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著上一篇,從原理圖轉換到PCB后,各個器件的封裝都已經全部導入到PCB中了,我們這一章直接開始布局。
還是老規矩,布局開始之前,嘮叨幾句
(1)如果產品有結構要求的,應以結構為準,比如板子的尺寸大小,如果不配合結構的尺寸大小,那就有可能出現板卡和結構干涉的情況,導致板卡裝不進去,或者接口位置對不上。當然,這個都是可以溝通著來。
(2)如果產品沒有結構的要求的,也就是說板子的尺寸大小由硬件工程師來定的,那外圍的接口優先考慮走線順和短來布局。
(3)布局時找到一個中心點,再圍繞這個中心點去布外圍,一個板卡可能會存在多個中心點(模塊化布局)。
(4)布局時,要合理分配板卡的空間,放置器件時不要出現整個板卡頭重腳輕的情況,或者整板留下很多空白的地方,空間利用率低。如下圖:
PCB學習沒有捷徑,只有多練多看多學,無非就是熟能生巧,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原理圖導入PCB之后是這樣的,那其實不難發現整個板子最大的中心就是STC89C52RC了。
那知道了中心,那思路就清晰了,圍繞這中心來布局。
由于這個板子是沒有結構性的要求的,所以板子的尺寸大小也由我們自己來定,當然了,不能鋪張浪費,板子尺寸合理就行。
我們根據飛線移動相應的電路,如晶振電路和復位電路,這兩個電路盡量靠近單片機布局,如下所示:
晶振電路
復位電路
這兩個電路我們先靠近放置在芯片對應的管腳附近,后期如果有需求才調整也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接著把排針稍微擺放一下
再把三路LED布一下,靠近管腳放置
最后,我們根據原理圖電源的流向布一下電源部分,如下圖所示
觀察單片機的VCC管腳是在左上角的,所以我們把電源部分放在左上角更為合適,可以避免電源線滿板子走。
可以從圖中看出,電源走線還是很順的
把LED電路和單片機的去耦電容布進去
看一下初步布完的,由于復位按鍵是需要人手去按的,所以放在中間的話,左右排針會所干涉,故把按鍵移到左下角空白處
按鍵移動后,這個按鍵移到這個地方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板子不存在高頻和大電流的線路。
到了這,我們就可以給板子加上板框了(注意,實際項目中基本都是和結構工程師對接好,導入結構工程師給的DXF文件作為板框,不推薦布完局再畫板框這種畫法)由于我們這個板卡比較簡單,而且沒有尺寸限制,所以布完后再畫板框是沒問題的。
在布局時,可以適當的打開飛線觀察走線,盡量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不能因為一根線順暢,而讓多根線繞遠和打孔。
當然了,上面的布局還不是最優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動手布一下,下一篇
我們再優化一下布局。
好了,今天就先寫到這吧!我們下一章開始PCB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