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由原子組成,電平衡的狀態下,原子核中的正電荷與負電荷(即電子與質子)數量相同。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引起正負電荷數量失衡時,便是靜電產生的過程。
引用自:Keyence《靜電學手冊》
靜電特性
物體帶電本質上是電子的移動,并且電子受庫侖力的作用影響。如下所列舉的材料中,兩兩之間的材料產生靜電時,電子從越左端的物體移動到越右端的物體上。比如玻璃和棉布接觸時,電子更容易從玻璃移動到棉布上,最終導致玻璃帶正電,棉布帶負電。
引用自:Keyence《靜電學手冊》
靜電產生方式
在生活中,產生靜電的典型情況有:摩擦帶電、分離帶電、感應帶電、極化。
摩擦帶電:物體接觸的表面共同摩擦,摩擦的表面放出電子。如梳頭發時,頭發與梳子摩擦起電;如氣體或液體急速通過管道時,會產生靜電,這種情況若發生在清洗帶有易燃物料的容器內部時,容易產生爆炸。
引用自:Keyence《靜電學手冊》
分離帶電:接觸的物體分開,分開的表面電荷分布失衡。如撕開新買的手機保護膜;
如注塑制品沒有從模具上正確脫離,容易粘在模具上。
引用自:Keyence《靜電學手冊》
感應帶電:帶電物體靠近導體時,在物體相對的表面產生極性相反的電荷。如部件送料機工作時在周圍產生的電磁場導致物料帶電,物料出現相互擠兌并導致送料器卡機。
引用自:Keyence《靜電學手冊》
極化:絕緣體靠近帶電物體時,分子模型因電磁場而改變,由于絕緣體內部電子無法移動,最終達成絕緣體某個部分帶正電而其他部分帶負電,即:極化。塑料表面噴涂過程中,空氣中的帶電灰塵吸附到極化的絕緣體表面,導致涂層表面不規則。
引用自:Keyence《靜電學手冊》
靜電釋放模型
人們將靜電釋放過程總結為3種模型:人體模型(HBM)、機器模型(MM)、充電器件模型(CDM)。
人體模型:帶靜電的人對物體進行放電;
機器模型:帶電導體對物體進行放電;
帶電設備模型:帶電物體通過導體至地進行放電。
引用自:Keyence《靜電學手冊》
基于這幾個模型,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靜電的模擬方法、消除方法、測試方法。避免篇幅過長,我們下一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