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電保護,這個圖對嗎?有人用過沒有?

全部回復(19)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我怎么覺得這個像DSP里面為解決上電時序的問題而做的一個電路,不過二極管是要反過來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42/1150975405.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0
回復
@smartway
我怎么覺得這個像DSP里面為解決上電時序的問題而做的一個電路,不過二極管是要反過來[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42/1150975405.gif');}"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請問下面的三個二極管是什么道理??
0
回復
@b.r.g.j.wallace航天電源
我覺得不對;C1充的電荷沒有作用.誰有見解說一下.
個人理解,還望各位給批評指正:
掉電保護功能是GJB181中對電源特性的一個小試驗.
對于你所提供的電路圖,我沒有研究過,個人理解是:正常通電時,電容充電,電壓達到外部供電電壓減去二極管的壓降的電壓值(當然,二極管的壓降很低,對于后端的電源處理來講,正常工作不成什么問題).當外部電源突然產生掉電現象時(當然時間很短),由電容進行放電,給后續系統提供一個可以工作的電壓,電容放電時間取決于電容的容值的大小,一般來說,要將近F的值(我曾經見過人用0.24F的).當外部電源供電正常時,電容繼續充電,從而完成掉電保護的功能.對于各個器件的作用個人認為:
D1和D2都是防止在電源掉電時,電容放電反饋到前端電源,從而對前端電源產生破壞.
在外部電源工作正常,而此時電容還處于放電到充電的瞬間時,外部電源通過D2,電壓于C上的電壓不一致,必然要有一個可以器件來平衡之間的電壓,R的作用就體現出來,通過電流產生壓降,從使電容漸漸充電.D3的作用也使如此,當外部電源正常時,電容右端的電壓比D1右端電壓低,有了D3,可以防止電流向C流,從而達到保護C的作用.
以上只是個人己見.不知對否?
掉電保護功能是GJB181中對電源特性的一個小試驗.
對于你所提供的電路圖,我沒有研究過,個人理解是:正常通電時,電容充電,電壓達到外部供電電壓減去二極管的壓降的電壓值(當然,二極管的壓降很低,對于后端的電源處理來講,正常工作不成什么問題).當外部電源突然產生掉電現象時(當然時間很短),由電容進行放電,給后續系統提供一個可以工作的電壓,電容放電時間取決于電容的容值的大小,一般來說,要將近F的值(我曾經見過人用0.24F的).當外部電源供電正常時,電容繼續充電,從而完成掉電保護的功能.對于各個器件的作用個人認為:
D1和D2都是防止在電源掉電時,電容放電反饋到前端電源,從而對前端電源產生破壞.
在外部電源工作正常,而此時電容還處于放電到充電的瞬間時,外部電源通過D2,電壓于C上的電壓不一致,必然要有一個可以器件來平衡之間的電壓,R的作用就體現出來,通過電流產生壓降,從使電容漸漸充電.D3的作用也使如此,當外部電源正常時,電容右端的電壓比D1右端電壓低,有了D3,可以防止電流向C流,從而達到保護C的作用.
以上只是個人己見.不知對否?
0
回復
@馬兒不吃草
個人理解,還望各位給批評指正: 掉電保護功能是GJB181中對電源特性的一個小試驗. 對于你所提供的電路圖,我沒有研究過,個人理解是:正常通電時,電容充電,電壓達到外部供電電壓減去二極管的壓降的電壓值(當然,二極管的壓降很低,對于后端的電源處理來講,正常工作不成什么問題).當外部電源突然產生掉電現象時(當然時間很短),由電容進行放電,給后續系統提供一個可以工作的電壓,電容放電時間取決于電容的容值的大小,一般來說,要將近F的值(我曾經見過人用0.24F的).當外部電源供電正常時,電容繼續充電,從而完成掉電保護的功能.對于各個器件的作用個人認為:D1和D2都是防止在電源掉電時,電容放電反饋到前端電源,從而對前端電源產生破壞.在外部電源工作正常,而此時電容還處于放電到充電的瞬間時,外部電源通過D2,電壓于C上的電壓不一致,必然要有一個可以器件來平衡之間的電壓,R的作用就體現出來,通過電流產生壓降,從使電容漸漸充電.D3的作用也使如此,當外部電源正常時,電容右端的電壓比D1右端電壓低,有了D3,可以防止電流向C流,從而達到保護C的作用. 以上只是個人己見.不知對否?
正常情況下充電,C的極性是左正右負,但是掉電時D2,D3均是反向偏置,根本無法實現放電.
0
回復
@馬兒不吃草
個人理解,還望各位給批評指正: 掉電保護功能是GJB181中對電源特性的一個小試驗. 對于你所提供的電路圖,我沒有研究過,個人理解是:正常通電時,電容充電,電壓達到外部供電電壓減去二極管的壓降的電壓值(當然,二極管的壓降很低,對于后端的電源處理來講,正常工作不成什么問題).當外部電源突然產生掉電現象時(當然時間很短),由電容進行放電,給后續系統提供一個可以工作的電壓,電容放電時間取決于電容的容值的大小,一般來說,要將近F的值(我曾經見過人用0.24F的).當外部電源供電正常時,電容繼續充電,從而完成掉電保護的功能.對于各個器件的作用個人認為:D1和D2都是防止在電源掉電時,電容放電反饋到前端電源,從而對前端電源產生破壞.在外部電源工作正常,而此時電容還處于放電到充電的瞬間時,外部電源通過D2,電壓于C上的電壓不一致,必然要有一個可以器件來平衡之間的電壓,R的作用就體現出來,通過電流產生壓降,從使電容漸漸充電.D3的作用也使如此,當外部電源正常時,電容右端的電壓比D1右端電壓低,有了D3,可以防止電流向C流,從而達到保護C的作用. 以上只是個人己見.不知對否?
我感覺您的分析是對的!這個圖我感覺是對的!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