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發的這種是陶瓷Y2電容,做IGBT的高頻吸收,不適合,最佳的是用金屬化薄膜電容。
沈工一直用的是多個小電容串,并,目的是增加耐壓,增加過流,降低溫升。
其實只要提供準確的電容使用參數,我們這些專業廠家是可以一次就提供可靠的電容的。
目前為何有些廠家用的電容容易壞?一切都是低價惹的禍。電壓余量不足,電流余量不足,能不壞嗎?
普通的低壓產品,都是單串結構,
一般的高壓產品,2000V以下,是兩內串結構(薄膜蒸鍍形成內串)
2000-4000V產品,一般是四內串結構(薄膜蒸鍍形成內串)
早期的內串結構,都是用鋁箔做的,優點是過流能力強,發熱少,溫升低。
缺點是耐壓一致性不高,電容容易出現電壓擊穿問題。
四五年前開始導入膜式內串結構,優點是耐壓一致性很高,缺點是相對鋁箔結構的過流差點,溫升會高一點。
igbtsy,您好!
請問具體怎樣做,才能改變電流的相位余度?謝謝!
另外,本人正在做一款600W DC/DC電源,輸入48-60V,輸出240-400V。用推挽,橋式整流。PWM芯片為UC3525.頻率60K,主變壓器圈比NP1:NP2:NS=6:6:74。
初級電感128uH,輸出電感:2.2mH,輸出電容:100uF/450V,兩個并聯。
現在遇到的問題是測VDS波形有震蕩,在輸入高壓時(48V-60V)震蕩加劇,輸出紋波也一樣有震蕩,感覺是反饋沒調好,不知如何調節,煩請指點迷津,謝謝!
波形如下:
CH1:輸出二極管反壓波形; CH2:輸出紋波,上下震蕩; CH3:Vds
CH1:輸出二極管反壓波形;CH2:Vgs;CH3:Vds;CH4:初級電流變壓器輸出電壓。
UC2525電路如下:
1腳和9腳做了個跟隨,2腳給了個3.44V的高電平。輸出電壓反饋用的放大器加光耦,光耦第4腳拉UC2525第2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