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全国免费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VM_久久www人成免费看片中文_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_深夜福利www_日韩一级成人av

  • 回復
  • 收藏
  • 點贊
  • 分享
  • 發新帖

[原]電池管理系統(BMS) 設計詳述

看到最近電池管理系統(BMS)最近挺熱的,尤其是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所以結合以前做過的產品的一些經驗,將一些具體設計發出來,拋磚引玉,還希望能有高手出來指點。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提高。每天時間比較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寫完。其中的內容,主要以電動汽車的BMS為例。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電池管理系統是電池與用戶之間的紐帶,主要對象是二次電池。 二次電池存在下面的一些缺點,如存儲能量少、壽命短、串并聯使用問題、使用安全性、電池電量估算困難等。電池的性能是很復雜的,不同類型的電池特性亦相差很大。 電池管理系統(BMS)主要就是為了能夠提高電池的利用率,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監控電池的狀態。-------引自百度百科名片:)

 

電池管理系統(BMS)主要涵蓋以下幾個功能

1)  電池工作狀態監控:主要指在電池的工作過程中,對電池的電壓,溫度,工作電流,電池電量等一系列電池相關參數進行實時監測或計算,并根據這些參數判斷目前電池的狀態,以進行相應的操作,防止電池的過充或過放。

2)  電池充放電管理:在電池的充電或放電的過程中,根據環境狀態,電池狀態等相關參數對電池的充電或放電進行管理,設置電池的最佳充電或放電曲線(如充電電流,充電上限電壓值,放電下限電壓值等)

3)  單體電池間均衡:即為單體電池均衡充電,使電池組中各個電池都達到均衡一致的狀態。均衡器是電池管理系統的核心部件,但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還不成熟。

 

注:目前很多電動汽車上都會專門區分BMSBBSBATTERY BALANCE SYSTEM),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誤解,覺得是兩個各自獨立的部件,實際上是一種從屬關系。且當前國內汽車上在充放電管理和均衡器這兩個部分的功能上比較弱,BMS實際上僅僅是進行電量的計算和實現一個過欠壓(組與單體)保護及通信的功能。

 

電池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信號采集模塊:主要用于對電池組電壓,充電電流,放電電流,單體電壓,電池溫度,等參數進行采集。通常采用隔離處理的方式。(除溫度信號)

2)  電池保護電路模塊:通常這部分是采用軟件控制一些外部器件來實現的。如通過信號控制繼電器的通斷來允許或禁止充放電設備或電池的工作以實現對電池保護。

3)  均衡電路模塊:主要用于對電池組單體電壓的采集,并進行單體間的均衡充電使組中各電池達到均衡一致的狀態。目前主要有主動均衡和被動均衡兩種均衡方式。(實在想不出來還會有第三種么?)也可稱之為無損均衡和有損均衡。

4)  下位機模塊:信號處理,控制。 通訊。

 

系統框圖

 

以下以電動汽車風冷電池系統為例,在此處,將整個電源系統和管理系統放在一個系統中進行處理。

 

目前高壓電動汽車通常采用330V左右的系統,以磷酸鐵鋰電池組為例,大約為110串左右。目前通常采用36800 26650 單體進行多個并聯的方式。也有一些采用多個大容量軟包電池進行模組封裝。目前采用鋼殼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的比較少。電池方面我也不是很深入,據說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軟包主要是體積小,重量輕。而采用小容量電芯主要是目前技術較成熟,可靠性高,并且在試產階段成本較低。根據電動汽車國家補貼標準,全額補貼標準是20KWh,則電池通常采用60Ah。圖就不方便貼了,請大家理解。

 

個人點評:無論硬封裝還是軟包,目前車上通常都采用單組電池供電模式。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組件,尤其在單體數目特別多的情況下,若采用單組供電模式,極大降低了整車的可靠性,目前很多高可靠性系統應用中多采用兩組電池并聯輸出的方式,若采用兩組30Ah電池來代替60Ah電池,可大大提高電池組的可靠性,雖然會提高一定的成本,但我相信,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高要遠遠超出這部分額外成本的價值。這樣的話,相信很難發生因為某一節單體故障就導致車趴在路上了。赫赫:)。這個可是目前電動汽車經常發生的問題。

 

(一)   信號采集系統

 

信號采集系統主要用于采集以下信號

1 蓄電池組相關信號:蓄電池組電壓,充電電流,放電電流,蓄電池組溫度信號。

2 蓄電池單體相關信號:蓄電池單體電壓。

3 外設設備狀態信號:充放電開關狀態,風機開關狀態,高壓電路對地絕緣狀態,充電口狀態。

4 其它信號:其它一些車輛上的有關的狀態信號。

 

注:由于人在江湖,不方便將電路原理圖直接貼出來,赫赫。如果有問題,可以發郵件,大家一起交流。我盡量把框圖做詳細點,基本上都是最基本的電路模塊。

采集電路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信號隔離采集:

主要用于電壓信號,電流信號

電路圖如圖2

這里可以把模擬開關和隔離采樣部分調換位置,但在信號多的時候,器件會增多。

 

信號非隔離采樣:

主要用于溫度信號采樣和狀態量采樣。電路圖如圖3

3是狀態量測量電路,溫度信號采樣電路,可使用橋式檢測法,精度高,但電路復雜。除非在對溫度響應要求非常高的場合下,比如鎳鎘電池,否則不建議使用。通常采用電阻串聯采樣方式,雖然精度和抗干擾藥差點,但成本低,應用很廣泛。:)

 

其中比較特殊的是充電口狀態檢測和絕緣狀態檢測。

充電口狀態檢測可以參考電動車充電口標準規范(QC/T 841-2010,內有相關電路。

 

在線絕緣檢測目前主要采用橋式檢測法,也有少數采用母線接地法。母線接地法由于無法檢測對地電容,很容易產生誤報,不建議使用。由于汽車上絕緣檢測要求不高,采用橋式檢測基本能滿足需求。

 

電池管理系統設計簡述    

全部回復(3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1-10-09 09:50
后續會逐漸發出來 上班 也沒有太多時間來寫 不過我一定會堅持寫完 希望各位大家能多多指點。
0
回復
2011-10-09 09:55
學習中...期待樓主繼續...
0
回復
2011-10-11 15:12

(一)   充電調節器

    電動汽車用充電器主要有兩種,車載充電器和非車載充電器(如充電站等快充設備),在這里主要是分析車載充電器,對于非車載充電設備與整車的接口,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電接口和機械借口都沒有規范化,這里就不做詳細的描述了。

    針對20KWh電池,車載充電機至少要配置3KW以上功率才可以滿足。這樣才能滿足8~10個小時內能保證將電池充滿的要求。

充電機原理框圖如下:

PFC部分目前流行的是交錯BOOST的方式,單路軟開關應用較少,主要是不穩定。

 

主充部分主要是用LLC或者移相全橋的方式,LLC的我沒有做過,我用的是移相全橋的方式,據說效率要比LLC低上12個百分點。

 

電路都是比較成熟的應用,其實車載充電機最主要的難題在于散熱和體積,由于功率密度要求高,散熱就成了最大的問題,應用在車上,由于安裝位置的不同,有的地方不方便使用風冷的方式,所以盡可能的選擇水冷或者自然冷卻的方式,選擇水冷方式通常需要與整車配合進行控制和調劑,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水冷方式功率密度最高。自然冷卻最大問題就是散熱。這給設計帶來很多困難。

 

具體的充電機電路圖就不貼出來了,比較多,有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系。

(一)   放電調節器

實際上就是一個的DC/DC充電模塊,主要是用于給車上12V小電池充電的,輸入就是車上電池組。這個沒有什么好說的。和我們常用的12V鉛酸電池充電器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增加了一個通信部分和MCU進行通信。

 

目前有部分廠家將充電器和放電調節器放在一起,其實個人覺得這個方案是很好的,在車上應用時,這兩個模塊不會同時工作,放在一起的話,可以節省一個通信模塊,增大體積,有利于散熱。同時充電機本身是帶有一個12V充電模塊的,若將兩者做在一起的話,實際可以將充電機上的這個模塊節省掉,可以有效降低產品的成本。

 

當然,這個我自己也沒有做過,不過可以畫一個框圖上來 :如下

  

0
回復
2011-10-11 15:14
@dongjiating
(一)  充電調節器   電動汽車用充電器主要有兩種,車載充電器和非車載充電器(如充電站等快充設備),在這里主要是分析車載充電器,對于非車載充電設備與整車的接口,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電接口和機械借口都沒有規范化,這里就不做詳細的描述了。   針對20KWh電池,車載充電機至少要配置3KW以上功率才可以滿足。這樣才能滿足8~10個小時內能保證將電池充滿的要求。充電機原理框圖如下:PFC部分目前流行的是交錯BOOST的方式,單路軟開關應用較少,主要是不穩定。 主充部分主要是用LLC或者移相全橋的方式,LLC的我沒有做過,我用的是移相全橋的方式,據說效率要比LLC低上1到2個百分點。 電路都是比較成熟的應用,其實車載充電機最主要的難題在于散熱和體積,由于功率密度要求高,散熱就成了最大的問題,應用在車上,由于安裝位置的不同,有的地方不方便使用風冷的方式,所以盡可能的選擇水冷或者自然冷卻的方式,選擇水冷方式通常需要與整車配合進行控制和調劑,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水冷方式功率密度最高。自然冷卻最大問題就是散熱。這給設計帶來很多困難。 具體的充電機電路圖就不貼出來了,比較多,有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系。(一)  放電調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的DC/DC充電模塊,主要是用于給車上12V小電池充電的,輸入就是車上電池組。這個沒有什么好說的。和我們常用的12V鉛酸電池充電器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增加了一個通信部分和MCU進行通信。 目前有部分廠家將充電器和放電調節器放在一起,其實個人覺得這個方案是很好的,在車上應用時,這兩個模塊不會同時工作,放在一起的話,可以節省一個通信模塊,增大體積,有利于散熱。同時充電機本身是帶有一個12V充電模塊的,若將兩者做在一起的話,實際可以將充電機上的這個模塊節省掉,可以有效降低產品的成本。 當然,這個我自己也沒有做過,不過可以畫一個框圖上來:如下  

斑竹能不能把這個作為討論貼阿 ?

0
回復
2011-10-12 08:11
@dongjiating
(一)  充電調節器   電動汽車用充電器主要有兩種,車載充電器和非車載充電器(如充電站等快充設備),在這里主要是分析車載充電器,對于非車載充電設備與整車的接口,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電接口和機械借口都沒有規范化,這里就不做詳細的描述了。   針對20KWh電池,車載充電機至少要配置3KW以上功率才可以滿足。這樣才能滿足8~10個小時內能保證將電池充滿的要求。充電機原理框圖如下:PFC部分目前流行的是交錯BOOST的方式,單路軟開關應用較少,主要是不穩定。 主充部分主要是用LLC或者移相全橋的方式,LLC的我沒有做過,我用的是移相全橋的方式,據說效率要比LLC低上1到2個百分點。 電路都是比較成熟的應用,其實車載充電機最主要的難題在于散熱和體積,由于功率密度要求高,散熱就成了最大的問題,應用在車上,由于安裝位置的不同,有的地方不方便使用風冷的方式,所以盡可能的選擇水冷或者自然冷卻的方式,選擇水冷方式通常需要與整車配合進行控制和調劑,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水冷方式功率密度最高。自然冷卻最大問題就是散熱。這給設計帶來很多困難。 具體的充電機電路圖就不貼出來了,比較多,有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系。(一)  放電調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的DC/DC充電模塊,主要是用于給車上12V小電池充電的,輸入就是車上電池組。這個沒有什么好說的。和我們常用的12V鉛酸電池充電器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增加了一個通信部分和MCU進行通信。 目前有部分廠家將充電器和放電調節器放在一起,其實個人覺得這個方案是很好的,在車上應用時,這兩個模塊不會同時工作,放在一起的話,可以節省一個通信模塊,增大體積,有利于散熱。同時充電機本身是帶有一個12V充電模塊的,若將兩者做在一起的話,實際可以將充電機上的這個模塊節省掉,可以有效降低產品的成本。 當然,這個我自己也沒有做過,不過可以畫一個框圖上來:如下  

傷心了,都沒有反應的,沒人做這個么?

0
回復
2011-10-12 17:02
@dongjiating
傷心了,都沒有反應的,沒人做這個么?
頂起~~~
0
回復
2011-10-12 21:44
@無敵司馬亮
頂起~~~
正想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呢,頂一下吧
0
回復
2011-10-13 09:48
@dongjiating
(一)  充電調節器   電動汽車用充電器主要有兩種,車載充電器和非車載充電器(如充電站等快充設備),在這里主要是分析車載充電器,對于非車載充電設備與整車的接口,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電接口和機械借口都沒有規范化,這里就不做詳細的描述了。   針對20KWh電池,車載充電機至少要配置3KW以上功率才可以滿足。這樣才能滿足8~10個小時內能保證將電池充滿的要求。充電機原理框圖如下:PFC部分目前流行的是交錯BOOST的方式,單路軟開關應用較少,主要是不穩定。 主充部分主要是用LLC或者移相全橋的方式,LLC的我沒有做過,我用的是移相全橋的方式,據說效率要比LLC低上1到2個百分點。 電路都是比較成熟的應用,其實車載充電機最主要的難題在于散熱和體積,由于功率密度要求高,散熱就成了最大的問題,應用在車上,由于安裝位置的不同,有的地方不方便使用風冷的方式,所以盡可能的選擇水冷或者自然冷卻的方式,選擇水冷方式通常需要與整車配合進行控制和調劑,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水冷方式功率密度最高。自然冷卻最大問題就是散熱。這給設計帶來很多困難。 具體的充電機電路圖就不貼出來了,比較多,有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系。(一)  放電調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的DC/DC充電模塊,主要是用于給車上12V小電池充電的,輸入就是車上電池組。這個沒有什么好說的。和我們常用的12V鉛酸電池充電器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增加了一個通信部分和MCU進行通信。 目前有部分廠家將充電器和放電調節器放在一起,其實個人覺得這個方案是很好的,在車上應用時,這兩個模塊不會同時工作,放在一起的話,可以節省一個通信模塊,增大體積,有利于散熱。同時充電機本身是帶有一個12V充電模塊的,若將兩者做在一起的話,實際可以將充電機上的這個模塊節省掉,可以有效降低產品的成本。 當然,這個我自己也沒有做過,不過可以畫一個框圖上來:如下  

(一)   均衡電路

      這章是重點之一,要好好考慮一下怎么寫,要引用的東西比較多,這個我自己做了試驗板,不過還沒有調試完。等做完了再補充一些心得。主要引用的還是以前做過的一些均衡方式。

 

     這里主要是根據我自己的理解來做的介紹,可能部分內容不是很準確 還請大家見諒。

 

    根據均衡的時段 可以分為 充電均衡 和放電均衡。在有些場合的應用下(通常是DOD不是非常深的情況下),可以不使用放電均衡。由于在電動汽車的應用上,通常DOD都要超過80%,為避免單個電池的過放而保護,再充電和放電狀態下均加入均衡功能。在實際應用中,車載電池放電電流要遠遠大于充電電流,放電電流能達到1C,最大甚至能達到3C,要想做這么大電流的均衡會造成均衡器的性價比很低,所以我們選擇的時候按照車輛勻速30KM/H的速度行使時的放電電流來計算均衡電流。在此處我們選擇的均衡電流為3A。大約為10%的放電電流。

 

    根據均衡器處理能量的可能流向分單向和雙向均衡,雙向型使用雙向變換器,輸入輸出方向動態調整。比較而言,雙向型更具優勢,基于均衡效率考慮,單向型均衡器,使用自組高壓到單體低壓的變換器適用于放電均衡,使用自單體低壓到組高壓的逆變器適合充電均衡。

上圖只是一個框圖,我曾經試制過一個組到單體的均衡器,輸出采用多繞組一一對應的方式,均衡電流是最大5A,功率回路采用反激的方式,7串均衡,均衡精度50mV,充電均衡。是兩年前和別人一起做的,有些記得不是非常清楚了。主要問題大概有以下幾個:

1 均衡電路輸出紋波要小于20mV,這個我們最后也沒有達到,因為是在電池以30A充電時開啟均衡時測試。我們當時紋波好像到了100mV。

2 整個系統的溫度系數,雖然在采樣環節加入了溫度補償,但在實際應用中,隨著溫度變化,均衡精度相差很大。最大大約有幾十mV。

3 均衡轉換非常頻繁,往往一個單體尚未均衡完成,就轉到另一個,修改軟件后,在充電完成后,總有一個單體電壓過高。

4轉換效率低,其實這個當時根本沒有去考慮,因為功能還沒有完成,那還考慮性能阿。不過由于輸出是低壓,所以在功率回路的設計中還是要考慮這方面問題,以提高轉換效率。

由于個人原因,最后這個項目并沒有完成,感覺挺遺憾的,里面有很多問題也沒有深入去發掘?,F在很多資料都找不到了。

         

    最先進的均衡方案是從單體到單體, 從高壓單體直接把能量變換到低壓單體, 具有最佳的均衡效率, 實現難度也較大。 按單體容量大小排序 C1>C2>

>Cnn 是串聯單體數量,平均容量為 Ca=(C1+C2+Cn)/n,設第 k 只單體容量最接近平均值,即 Ck=Ca,則均衡系統的目標是從 C1,C2,,Ck-1 取出能量

Cout=(C1+C2++Ck-1)-(k-1)Ca,轉移到 Ck+1,Ck+2,,Cn。考慮到能量變換效率 d,k 值需要適當后移。

這個是目前我正在試制的均衡器采樣的方案,均衡電流1A~5A,均衡精度30mV。(因為采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充放電平臺實在太平了:(,30mV實在是沒有把握。)當然實際應用中不可能同時將C1Ck-1的容量都通過變換器去給剩余的電池補充充電,實際上我只采用了一個變換器,去均衡10串電池,(可擴容到14串)到后期如果不行的話考慮使用兩個變換器去均衡。

 

當把上述單向和雙向變換器接向組電壓的所有繞組合并為一個繞組后,就得到圖 2所示的集中式變換器,優點是變換器成本和技術復雜度大幅降低,主要缺點有:低壓繞組到各單體之間的導線長度和形狀不同,變比有差異,均衡誤差大。另一方面,變換器與電池組之間的 n+1條功率導線的布線工藝不容易設計,車輛行駛過程中對導線的拉伸和剪切給安全帶來隱患。

 

0
回復
2011-10-13 09:57

樓主你好!最好把圖直接貼在你文字描述的后面啊。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11
2011-10-13 10:00
@笨小孩1114
樓主你好!最好把圖直接貼在你文字描述的后面啊。

圖貼不上來,所以我把文檔傳上來了 你可以下文檔看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12
2011-10-17 10:59

上圖是目前大多數均衡采用的方式,大家可以作為參考,目前我采用的方案就是借鑒飛渡電容法,只是將電容變為DC/DC了。而且使用單體到單體,大大縮短了均衡的時間。等到樣板做出來,測試完后,我會把結果發上來大家再討論。下圖是我的均衡電路的框圖

以上所說的都是能量轉移的均衡方式。但在小電流均衡(通常在500mA以下)時,采用最多的則是電阻放電法。原理很簡單,通過每串單體上并聯一個串接的開關和電阻,一旦某串單體電壓高出均衡閾值,則接通開關,通過電阻將多余的能量釋放掉。電路簡單。但大電流情況下就不能使用。原理圖如下:

以上敘述的主要是均衡電路的硬件設計,下面要說的就是均衡電路的軟件設計。

針對硬件設計的補充:

上文主要敘述的是單模塊均衡電路的設計,在實際應用中,每個模塊10個單體,共11個模塊,外加一個組模塊,共有12個模塊。MCU選用的是Infineon XC888。本身帶有810ADCAN接口,基本能夠滿足要求了。

首先申明,我本身不是專業做軟件出身,而且所有的代碼都是自己手寫的,設計過程也不規范,還請大家見諒。

 

軟件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I/O模塊

 

AD模塊

 

數據處理模塊

 

均衡控制模塊

 

CAN 模塊

 

軟件流程圖 如下:

10 均衡軟件流程圖

 

各部分功能如下:

I/O 模塊

主要是對外控制一些外設和進行選址。主要有均衡電路輸入,輸出單體地址,信號采集地址,功率電路啟動控制,均衡啟動控制,均衡關閉控制等。

 

AD模塊

電路中使用XC888 P2.3作為模擬信號的輸入腳,采用查詢方式進行AD轉換。采樣結果存儲在數組中,共有10個單體電壓信號,一個組電壓信號,一個均衡電流信號,共12個模擬信號。通過DG406接入XC888。

 

數據處理模塊

數據處理模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AD采樣的數據處理,主要是濾波平均。將處理后數據最為最終數據。我采用的方式就是最簡單的單點連續采樣在去除5個最高最低后取平均值得方式。各位有什么好的采樣方面的C例程可以發過來讓我抄襲一下,赫赫。第二部分實際就是保護模塊,主要將各個采樣數據與各自對應的閾值進行比較,一旦超出閾值范圍,則啟動相應的保護措施,以防止電池過充,過放,及均衡電路是否正常工作。

 

均衡控制模塊

均衡控制模塊是整個的核心模塊。通過對各個單體電壓值進行一系列處理后對電池進行均衡控制。

流程圖如下

11 均衡控制流程圖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13
2011-10-20 13:42
@dongjiating
上圖是目前大多數均衡采用的方式,大家可以作為參考,目前我采用的方案就是借鑒飛渡電容法,只是將電容變為DC/DC了。而且使用單體到單體,大大縮短了均衡的時間。等到樣板做出來,測試完后,我會把結果發上來大家再討論。下圖是我的均衡電路的框圖以上所說的都是能量轉移的均衡方式。但在小電流均衡(通常在500mA以下)時,采用最多的則是電阻放電法。原理很簡單,通過每串單體上并聯一個串接的開關和電阻,一旦某串單體電壓高出均衡閾值,則接通開關,通過電阻將多余的能量釋放掉。電路簡單。但大電流情況下就不能使用。原理圖如下:以上敘述的主要是均衡電路的硬件設計,下面要說的就是均衡電路的軟件設計。針對硬件設計的補充:上文主要敘述的是單模塊均衡電路的設計,在實際應用中,每個模塊10個單體,共11個模塊,外加一個組模塊,共有12個模塊。MCU選用的是Infineon的XC888。本身帶有8路10位AD,CAN接口,基本能夠滿足要求了。首先申明,我本身不是專業做軟件出身,而且所有的代碼都是自己手寫的,設計過程也不規范,還請大家見諒。 軟件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I/O模塊 AD模塊 數據處理模塊 均衡控制模塊 CAN模塊 軟件流程圖如下:圖10均衡軟件流程圖 各部分功能如下:I/O模塊主要是對外控制一些外設和進行選址。主要有均衡電路輸入,輸出單體地址,信號采集地址,功率電路啟動控制,均衡啟動控制,均衡關閉控制等。 AD模塊電路中使用XC888的P2.3作為模擬信號的輸入腳,采用查詢方式進行AD轉換。采樣結果存儲在數組中,共有10個單體電壓信號,一個組電壓信號,一個均衡電流信號,共12個模擬信號。通過DG406接入XC888。 數據處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AD采樣的數據處理,主要是濾波平均。將處理后數據最為最終數據。我采用的方式就是最簡單的單點連續采樣在去除5個最高最低后取平均值得方式。各位有什么好的采樣方面的C例程可以發過來讓我抄襲一下,赫赫。第二部分實際就是保護模塊,主要將各個采樣數據與各自對應的閾值進行比較,一旦超出閾值范圍,則啟動相應的保護措施,以防止電池過充,過放,及均衡電路是否正常工作。 均衡控制模塊均衡控制模塊是整個的核心模塊。通過對各個單體電壓值進行一系列處理后對電池進行均衡控制。流程圖如下圖11均衡控制流程圖

沒有人看阿 傷心了

0
回復
2011-11-02 09:35

幫頂下

0
回復
zcyzvs
LV.3
15
2011-11-02 12:45
@dongjiating
沒有人看阿傷心了

    今天才看到這個帖子,寫的非常不錯,我對BMS非常的有興趣的,大師能不能留過聯系方式呢?

0
回復
123000a
LV.2
16
2011-11-04 14:40
@dongjiating
沒有人看阿傷心了

有在看啊。。。

寫的不錯,容易看懂。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17
2011-11-05 08:32
@zcyzvs
   今天才看到這個帖子,寫的非常不錯,我對BMS非常的有興趣的,大師能不能留過聯系方式呢?
QQ:50859954
0
回復
2011-11-07 13:14
多謝分享,學習了
0
回復
st.you
LV.10
19
2011-11-07 14:20
一度對磷酸鐵鋰電池組的均衡比較感興趣,還為此設計過雙向的DC-Dc,只是后來對電池的研究發現其放電平臺的原因導致只有到了放電后期均衡電路才能起作用,為了使電池不至于過放電損壞,需要超大電流的DC-DC,可靠性會很差,就沒往下研究了。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20
2011-11-08 09:44
@dongjiating
上圖是目前大多數均衡采用的方式,大家可以作為參考,目前我采用的方案就是借鑒飛渡電容法,只是將電容變為DC/DC了。而且使用單體到單體,大大縮短了均衡的時間。等到樣板做出來,測試完后,我會把結果發上來大家再討論。下圖是我的均衡電路的框圖以上所說的都是能量轉移的均衡方式。但在小電流均衡(通常在500mA以下)時,采用最多的則是電阻放電法。原理很簡單,通過每串單體上并聯一個串接的開關和電阻,一旦某串單體電壓高出均衡閾值,則接通開關,通過電阻將多余的能量釋放掉。電路簡單。但大電流情況下就不能使用。原理圖如下:以上敘述的主要是均衡電路的硬件設計,下面要說的就是均衡電路的軟件設計。針對硬件設計的補充:上文主要敘述的是單模塊均衡電路的設計,在實際應用中,每個模塊10個單體,共11個模塊,外加一個組模塊,共有12個模塊。MCU選用的是Infineon的XC888。本身帶有8路10位AD,CAN接口,基本能夠滿足要求了。首先申明,我本身不是專業做軟件出身,而且所有的代碼都是自己手寫的,設計過程也不規范,還請大家見諒。 軟件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I/O模塊 AD模塊 數據處理模塊 均衡控制模塊 CAN模塊 軟件流程圖如下:圖10均衡軟件流程圖 各部分功能如下:I/O模塊主要是對外控制一些外設和進行選址。主要有均衡電路輸入,輸出單體地址,信號采集地址,功率電路啟動控制,均衡啟動控制,均衡關閉控制等。 AD模塊電路中使用XC888的P2.3作為模擬信號的輸入腳,采用查詢方式進行AD轉換。采樣結果存儲在數組中,共有10個單體電壓信號,一個組電壓信號,一個均衡電流信號,共12個模擬信號。通過DG406接入XC888。 數據處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AD采樣的數據處理,主要是濾波平均。將處理后數據最為最終數據。我采用的方式就是最簡單的單點連續采樣在去除5個最高最低后取平均值得方式。各位有什么好的采樣方面的C例程可以發過來讓我抄襲一下,赫赫。第二部分實際就是保護模塊,主要將各個采樣數據與各自對應的閾值進行比較,一旦超出閾值范圍,則啟動相應的保護措施,以防止電池過充,過放,及均衡電路是否正常工作。 均衡控制模塊均衡控制模塊是整個的核心模塊。通過對各個單體電壓值進行一系列處理后對電池進行均衡控制。流程圖如下圖11均衡控制流程圖

11 均衡控制流程圖

遲滯均衡的名字是我自己起的,類似遲滯比較器的作用 覺得比較形象而以。

 

具體差值目前設置的最大窗口是50mv-70mv。遲滯周期是2個周期。

 

由于均衡控制判據采用電壓判據的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對于鈷酸鋰的電池效果還不錯,(實際我以前做的都是錳酸鋰類的)但針對磷酸鐵鋰,一方面還沒有做過實際的試驗,再者,根據鐵鋰的測試數據,

 

鐵鋰放電曲線

 

鈷酸鋰放電曲線

由上圖可知,鐵鋰的放電平臺較鈷酸鋰的平臺要更加平緩,故這個會導致在鐵鋰電池平臺階段的均衡會非常困難,故均衡主要放在末期,這個就需要更長的均衡時間,所以在電池的放電控制策略上需要做出調整。(注:充電則相對要好很多,充電末期本身恒壓階段就有充足的時間,而且這個階段充電電流較小,均衡電流相對較大,可以有效快速的均衡。)

CAN模塊:主要是將系統所需要的數據發送到總線上。通信用。

 

 

(一)   其它外設

主要外部設備就是充放電開關,風機控制開關,充電機斷開開關,DC/DC斷開開關,放浪涌控制信號等。一般都通過輸出高低電平信號進行控制。

 

下面進行一個實例設計

 

要求:設計一個110串,60Ah磷酸鐵鋰電池報的電池管理系統,系統采用風冷的方式。放電DOD不大于95%。(暫時不考慮兩組電池,這個涉及到電機控制,我不是很熟悉,所以不好討論)

  

設計過程

  1 首先,根據電池特性,電池平臺電壓是3.3V,放電截止電壓為2.8 *110 V,單體保護電壓為2.5V,充電恒壓段電壓為3.7*110V,單體保護電壓是3.8V。

  2 根據負載特性,按照平均放電電流為30A,基本上為60km/h以上的速度了(不同的車情況不一樣),足夠城市狀態下使用了。充電電流為8A。均衡電流為5A。采用主動均衡的方式。

 

  3 第一步 是布局設計,當然這個涉及到不同的車又不同的狀況,不可一概而論,這里僅僅是針對電池管理系統而言,從盡可能有利的布局方式來考慮。

   

電池為110串,共分成10個模組,每個模組11個單體,每塊單體配備一塊單體均衡板,整包配置一塊模組均衡板。布置圖如下。

 

其中,各個模組的均衡板越靠近電池模組越好,一方面降低了傳輸線路上寄生參數所導致的干擾,其次減少了傳輸線路上的損耗??山梃b收集電池或筆記本電池上的保護板安裝方式。而模組之間的均衡板(母板)則安裝在公共機箱內,這樣有利于散熱。

公共機箱內主要安裝模組間的均衡板,MCU,信號采集系統(除單體電壓和溫度信號,這些信號在均衡板上采集)及一些外設(如充放電繼電器,防浪涌開關等)。

公共機箱一般是貼近電池安裝,有利于減少干擾。

 

第二步 電路設計

均衡板硬件電路設計:

主功率回路采用反激拓撲 輸入2.7~4.2V,輸出2.7~4.2V,電流0~5ADC/DC電路。工作電源通過模組電壓變換后得到。

11路單體電壓信號+1路組電壓信號+1路均衡電流信號采用光耦隔離采樣,11路溫度信號采用電阻分壓采樣。

控制芯片使用Infineon公司的XC8888位單片機,10AD)。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21
2011-11-08 09:48
@dongjiating
圖11均衡控制流程圖遲滯均衡的名字是我自己起的,類似遲滯比較器的作用覺得比較形象而以。 具體差值目前設置的最大窗口是50mv-70mv。遲滯周期是2個周期。 由于均衡控制判據采用電壓判據的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對于鈷酸鋰的電池效果還不錯,(實際我以前做的都是錳酸鋰類的)但針對磷酸鐵鋰,一方面還沒有做過實際的試驗,再者,根據鐵鋰的測試數據, 鐵鋰放電曲線 鈷酸鋰放電曲線由上圖可知,鐵鋰的放電平臺較鈷酸鋰的平臺要更加平緩,故這個會導致在鐵鋰電池平臺階段的均衡會非常困難,故均衡主要放在末期,這個就需要更長的均衡時間,所以在電池的放電控制策略上需要做出調整。(注:充電則相對要好很多,充電末期本身恒壓階段就有充足的時間,而且這個階段充電電流較小,均衡電流相對較大,可以有效快速的均衡。)CAN模塊:主要是將系統所需要的數據發送到總線上。通信用。  (一)  其它外設主要外部設備就是充放電開關,風機控制開關,充電機斷開開關,DC/DC斷開開關,放浪涌控制信號等。一般都通過輸出高低電平信號進行控制。 下面進行一個實例設計 要求:設計一個110串,60Ah磷酸鐵鋰電池報的電池管理系統,系統采用風冷的方式。放電DOD不大于95%。(暫時不考慮兩組電池,這個涉及到電機控制,我不是很熟悉,所以不好討論)  設計過程 1首先,根據電池特性,電池平臺電壓是3.3V,放電截止電壓為2.8*110V,單體保護電壓為2.5V,充電恒壓段電壓為3.7*110V,單體保護電壓是3.8V。 2根據負載特性,按照平均放電電流為30A,基本上為60km/h以上的速度了(不同的車情況不一樣),足夠城市狀態下使用了。充電電流為8A。均衡電流為5A。采用主動均衡的方式。  3第一步是布局設計,當然這個涉及到不同的車又不同的狀況,不可一概而論,這里僅僅是針對電池管理系統而言,從盡可能有利的布局方式來考慮。   電池為110串,共分成10個模組,每個模組11個單體,每塊單體配備一塊單體均衡板,整包配置一塊模組均衡板。布置圖如下。 其中,各個模組的均衡板越靠近電池模組越好,一方面降低了傳輸線路上寄生參數所導致的干擾,其次減少了傳輸線路上的損耗??山梃b收集電池或筆記本電池上的保護板安裝方式。而模組之間的均衡板(母板)則安裝在公共機箱內,這樣有利于散熱。公共機箱內主要安裝模組間的均衡板,MCU,信號采集系統(除單體電壓和溫度信號,這些信號在均衡板上采集)及一些外設(如充放電繼電器,防浪涌開關等)。公共機箱一般是貼近電池安裝,有利于減少干擾。 第二步電路設計均衡板硬件電路設計:主功率回路采用反激拓撲輸入2.7~4.2V,輸出2.7~4.2V,電流0~5A的DC/DC電路。工作電源通過模組電壓變換后得到。11路單體電壓信號+1路組電壓信號+1路均衡電流信號采用光耦隔離采樣,11路溫度信號采用電阻分壓采樣??刂菩酒褂肐nfineon公司的XC888(8位單片機,10位AD)。 

MCU及外圍電路原理圖如下

采樣電路原理圖如下(本圖針對的是10串單體)

單體選擇開關及外圍電路原理圖如下

主功率電路原理圖

供電電源原理圖

以上是11串(圖中為10串)一個模組所配對的均衡器(子板)

 

另需要一個模組間均衡用的均衡板,也稱為母板

 

與子板不同之處:主功率回路的輸入和輸出改為 輸入 29.7~46.2V,輸出29.7~46.2V,電流0~5A,拓撲換為雙管正激或半橋(本人選擇的是半橋,好像有點浪費啊,赫赫)。供電則使用外接12V電源供電。

         其余部分與子板一樣。

 

至此,均衡部分硬件電路設計完畢

 

BMS主控板設計,MCU選用的是MC9S12.

         主要還是描述一下一些設計的基礎,由于均衡板設計已經完成,整個系統采用CAN總線通訊方式,各均衡子板及母板將溫度信號,單體電壓信號,模組電壓信號通過CAN總線傳輸至主控板,主控板主要功能:

1 熱控系統

 

主要是進行電池的散熱。系統采用風冷方式,具體的風道,風扇之類有專人設計。使用可調速風扇。BMS只負責進行啟動和關閉控制。

控制策略如下圖

2 電池保護系統

主要預防電池單體過壓欠壓保護,單點過溫保護,組過壓欠壓保護,組過電流保護,絕緣檢測,12V小電池檢測及保護。

         電壓及電流的保護均通過數據采集處理后和保護點閾值比較。

通常情況下:

過壓采用雙閾值保護,低閾值一般報警,不影響正常工作,但將報警上報,需處理。高閾值嚴重報警,直接斷開功率回路,并不可恢復。

過流采用單閾值保護,直接斷開功率回路,恢復后,連續產生3次后,斷開后不再恢復。

單點過溫采用窗口保護方式,斷開電池功率回路后,單點恢復到可啟動值后恢復正常工作。

絕緣檢測目前使用的是橋式采樣法,采用雙閾值保護法,低閾值一般報警,不影響正常工作,高閾值斷開功率回路,且不可恢復。

12V小電池檢測采用不間斷檢測法,使用純硬件檢測,一旦低于閾值,直接報警。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22
2011-11-08 09:49
@dongjiating
MCU及外圍電路原理圖如下采樣電路原理圖如下(本圖針對的是10串單體)單體選擇開關及外圍電路原理圖如下主功率電路原理圖供電電源原理圖以上是11串(圖中為10串)一個模組所配對的均衡器(子板) 另需要一個模組間均衡用的均衡板,也稱為母板 與子板不同之處:主功率回路的輸入和輸出改為輸入29.7~46.2V,輸出29.7~46.2V,電流0~5A,拓撲換為雙管正激或半橋(本人選擇的是半橋,好像有點浪費啊,赫赫)。供電則使用外接12V電源供電。        其余部分與子板一樣。 至此,均衡部分硬件電路設計完畢 BMS主控板設計,MCU選用的是MC9S12.        主要還是描述一下一些設計的基礎,由于均衡板設計已經完成,整個系統采用CAN總線通訊方式,各均衡子板及母板將溫度信號,單體電壓信號,模組電壓信號通過CAN總線傳輸至主控板,主控板主要功能:1熱控系統 主要是進行電池的散熱。系統采用風冷方式,具體的風道,風扇之類有專人設計。使用可調速風扇。BMS只負責進行啟動和關閉控制??刂撇呗匀缦聢D2電池保護系統主要預防電池單體過壓欠壓保護,單點過溫保護,組過壓欠壓保護,組過電流保護,絕緣檢測,12V小電池檢測及保護。        電壓及電流的保護均通過數據采集處理后和保護點閾值比較。通常情況下:過壓采用雙閾值保護,低閾值一般報警,不影響正常工作,但將報警上報,需處理。高閾值嚴重報警,直接斷開功率回路,并不可恢復。過流采用單閾值保護,直接斷開功率回路,恢復后,連續產生3次后,斷開后不再恢復。單點過溫采用窗口保護方式,斷開電池功率回路后,單點恢復到可啟動值后恢復正常工作。絕緣檢測目前使用的是橋式采樣法,采用雙閾值保護法,低閾值一般報警,不影響正常工作,高閾值斷開功率回路,且不可恢復。12V小電池檢測采用不間斷檢測法,使用純硬件檢測,一旦低于閾值,直接報警。  

3 充電控制系統

         鋰離子電池充電控制一般都是通過充電機自主控制的方式,BMS通過CAN發送充電曲線,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電池的充電曲線中并未加入溫度因素,充電曲線通常根據預先設定值給出,并沒有發揮出其優勢。僅給出恒壓點3.7*110V,恒流值8A,截止電流0.35A,輸入電壓保護值220V+15%,220V-15%,輸入電流限流值16A,充電機限溫值(殼體溫度)65攝氏度。充電機具備恒壓,限流,輸入電流跟隨,溫度跟隨,防反接,輸入輸出保護等功能。

         充電機的設計在上文已經敘述過了,這里就不再重復了。當然了,理想化的設計是在充電控制中加入電池壽命和環境溫度的制約因素。當然這個就比較多了,目前也沒有成熟的數據或者例子可以參考。這個需要電池方面做出大量的試驗及能夠提供準確的數據。        

 

4 放電控制系統

         放電控制系統并不是針對DC-DC所做出的一些控制,12V小電池主要由DC-DC自主監控,并外加一個硬件監控電路。放電控制系統主要針對電池在放電過程中根據電池的剩余SOC及電池組和單體的電壓狀況,電池組溫度狀況來調節電池的放電狀態。(若能夠從電池方面得到一個V-T的曲線會更有利于保護設計)

         通常根據溫度,電池狀態,剩余容量來設置放電狀態。

在本設計中,采用以下的控制策略,如圖

在本設計中,因試驗數據不足,并未加入電池壽命的影響因素,在電池壽命末期,會對使用有一定影響。

 

 

5  SOC計算

         對于目前對SOC計算網上的討論很多,有很多種方法,但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本身對電池的保護,使用電壓參考相對SOC參考來說,要容易實現的多,畢竟使用電壓參考,只需要引入環境溫度,電池壽命狀態(循環次數)這兩個變量,再輔以SOC和放電電流即可,而使用SOC,涉及到環境溫度,電池壽命,放電電流,充放電效率,電池壽命狀態(循環次數),SOC修正,初始SOC修正等很多因素。當然,使用電壓參考很難準確的去判斷續航里程等車輛狀態,所以在本設計中,最終判據通常是根據電壓和環境溫度來作為電池保護依據,輔以SOC,當然這個是個人的設計思想,未必準確。

         本設計中,SOC計算使用安時積分法,通過每次充電來修正SOC,設置為標稱容量。當然這種方法的SOC在壽命中期和后期誤差會非常大。

         計劃將來修改方法:除初次使用采用充電來修正SOC,設置為標稱容量,再后續使用中,通過電壓和溫度來修正SOC,這種方法準確率不知如何,要等待后續試驗來驗證。

 

6 代碼整合

         基本按照上述的模塊和流程圖進行代碼編寫。然后再結合一些底層如CAN數據收發,ADI/O口(通常這些可以通過軟件自動生成)。需要自己去完成的主要是SOC計算,和充放電管理這塊。具體的程序代碼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7 設計總結

         在本設計中采用的是分-總式設計,其中MCU借鑒的是幾年前別人設計的,所以芯片也沒有改,在后續改進中會去做一些修改,盡量使用一家公司的芯片。在均衡器的設計中采用了分布式系統,11個子系統各自獨立管理,母板又可以將各個子板之間均衡一致,但不參與10塊子板之間的管理,這11個子系統進行均衡處理和電池狀態檢測,判斷,但不作任何處理,只將檢測結果上報主控板,由主控板統一處理。主控板根據各子系統的檢測結果進行相應處理,同時對電池的充放電進行管理。

 

好了,基本的BMS的設計就完成了,車上用的還會有一些額外的要求,比如充電口接入信號,KEY啟動信號等,這個都可以按照要求加入進來就可以了。

 

當然了,上述的都是一些基本設計,不過應該可以大致的了解BMS的一些基本功能和作用了。具體設計時還會有些具體的要求。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發郵件給我,大家一起討論。

 yuan.fu0511@gmail.com

 

圖中間插入不了,大家可以下載附件,那里面很完整.(附件在1樓)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23
2011-11-08 11:04
@dongjiating
3充電控制系統        鋰離子電池充電控制一般都是通過充電機自主控制的方式,BMS通過CAN發送充電曲線,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電池的充電曲線中并未加入溫度因素,充電曲線通常根據預先設定值給出,并沒有發揮出其優勢。僅給出恒壓點3.7*110V,恒流值8A,截止電流0.35A,輸入電壓保護值220V+15%,220V-15%,輸入電流限流值16A,充電機限溫值(殼體溫度)65攝氏度。充電機具備恒壓,限流,輸入電流跟隨,溫度跟隨,防反接,輸入輸出保護等功能。        充電機的設計在上文已經敘述過了,這里就不再重復了。當然了,理想化的設計是在充電控制中加入電池壽命和環境溫度的制約因素。當然這個就比較多了,目前也沒有成熟的數據或者例子可以參考。這個需要電池方面做出大量的試驗及能夠提供準確的數據。         4放電控制系統        放電控制系統并不是針對DC-DC所做出的一些控制,12V小電池主要由DC-DC自主監控,并外加一個硬件監控電路。放電控制系統主要針對電池在放電過程中根據電池的剩余SOC及電池組和單體的電壓狀況,電池組溫度狀況來調節電池的放電狀態。(若能夠從電池方面得到一個V-T的曲線會更有利于保護設計)        通常根據溫度,電池狀態,剩余容量來設置放電狀態。在本設計中,采用以下的控制策略,如圖在本設計中,因試驗數據不足,并未加入電池壽命的影響因素,在電池壽命末期,會對使用有一定影響。  5 SOC計算        對于目前對SOC計算網上的討論很多,有很多種方法,但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本身對電池的保護,使用電壓參考相對SOC參考來說,要容易實現的多,畢竟使用電壓參考,只需要引入環境溫度,電池壽命狀態(循環次數)這兩個變量,再輔以SOC和放電電流即可,而使用SOC,涉及到環境溫度,電池壽命,放電電流,充放電效率,電池壽命狀態(循環次數),SOC修正,初始SOC修正等很多因素。當然,使用電壓參考很難準確的去判斷續航里程等車輛狀態,所以在本設計中,最終判據通常是根據電壓和環境溫度來作為電池保護依據,輔以SOC,當然這個是個人的設計思想,未必準確。        本設計中,SOC計算使用安時積分法,通過每次充電來修正SOC,設置為標稱容量。當然這種方法的SOC在壽命中期和后期誤差會非常大。        計劃將來修改方法:除初次使用采用充電來修正SOC,設置為標稱容量,再后續使用中,通過電壓和溫度來修正SOC,這種方法準確率不知如何,要等待后續試驗來驗證。 6代碼整合        基本按照上述的模塊和流程圖進行代碼編寫。然后再結合一些底層如CAN數據收發,AD,I/O口(通常這些可以通過軟件自動生成)。需要自己去完成的主要是SOC計算,和充放電管理這塊。具體的程序代碼在這里就不贅述了。7設計總結        在本設計中采用的是分-總式設計,其中MCU借鑒的是幾年前別人設計的,所以芯片也沒有改,在后續改進中會去做一些修改,盡量使用一家公司的芯片。在均衡器的設計中采用了分布式系統,11個子系統各自獨立管理,母板又可以將各個子板之間均衡一致,但不參與10塊子板之間的管理,這11個子系統進行均衡處理和電池狀態檢測,判斷,但不作任何處理,只將檢測結果上報主控板,由主控板統一處理。主控板根據各子系統的檢測結果進行相應處理,同時對電池的充放電進行管理。 好了,基本的BMS的設計就完成了,車上用的還會有一些額外的要求,比如充電口接入信號,KEY啟動信號等,這個都可以按照要求加入進來就可以了。 當然了,上述的都是一些基本設計,不過應該可以大致的了解BMS的一些基本功能和作用了。具體設計時還會有些具體的要求。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發郵件給我,大家一起討論。 yuan.fu0511@gmail.com 圖中間插入不了,大家可以下載附件,那里面很完整.(附件在1樓)

終于寫完了 要求加精,累死了 哈哈哈哈哈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24
2011-11-09 09:04
@st.you
一度對磷酸鐵鋰電池組的均衡比較感興趣,還為此設計過雙向的DC-Dc,只是后來對電池的研究發現其放電平臺的原因導致只有到了放電后期均衡電路才能起作用,為了使電池不至于過放電損壞,需要超大電流的DC-DC,可靠性會很差,就沒往下研究了。
這么辛苦寫完了,沒有人關注阿 ,要求置頂
0
回復
zcyzvs
LV.3
25
2011-11-09 09:13
@dongjiating
這么辛苦寫完了,沒有人關注阿 ,要求置頂[圖片]

大師,你寫的非常的經典啊,頂你,膜拜

0
回復
ice007
LV.1
26
2011-11-09 09:44
@zcyzvs
大師,你寫的非常的經典啊,頂你,膜拜
大師,你寫的非常的經典啊大師,你寫的非常的經典啊
0
回復
guyan6175
LV.5
27
2011-11-09 10:25
@dongjiating
這么辛苦寫完了,沒有人關注阿 ,要求置頂[圖片]

學習中,頂一下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28
2011-11-09 10:44
@guyan6175
學習中,頂一下

滿足一下虛榮心 哈哈哈哈

0
回復
dongjiating
LV.3
29
2011-11-10 09:07
@st.you
一度對磷酸鐵鋰電池組的均衡比較感興趣,還為此設計過雙向的DC-Dc,只是后來對電池的研究發現其放電平臺的原因導致只有到了放電后期均衡電路才能起作用,為了使電池不至于過放電損壞,需要超大電流的DC-DC,可靠性會很差,就沒往下研究了。

也不會,這個要結合你的管理策略的,文中關于放電控制策略有描述,應該是足夠時間均衡了

0
回復
隱形專家
LV.10
30
2011-11-10 10:52
@dongjiating
也不會,這個要結合你的管理策略的,文中關于放電控制策略有描述,應該是足夠時間均衡了
 
0
回復
doctor_liu
LV.4
31
2011-11-26 08:00
學習
0
回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精产品一二二区视频 | 亚洲视频色 | 日韩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亚洲国产一二区 | 91视频盛宴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无码区 | 米奇影院777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大乳av成人天堂精品 | 国产一级黄色录像片 | h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在线 | 网站黄色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aaa级黄色大片 | 日韩经典在线观看 | 草草在线免费视频 | 97视频免费 | a级大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 中国美女a级毛片 |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绿色 | 女人被做到高潮免费视频 |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牛和人交videos欧美 |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 | 国产迷晕暴力玩弄网站 | 天天澡日日澡狠狠欧美老妇 | xxxxx亚洲|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 | YY111111少妇影院免费观看 | 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免费看 | 国产A∨天天免费观看美女 亚洲精品7777 |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免费 | 免费视频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