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說是納米晶的導磁率高可以減少體積
通過跟鐵芯廠家溝通,發現真正使用的納米晶體積也不比鐵氧體磁芯小,小了的話發熱量也是很大的。
現在不明白了,18Khz的電鍍電源主變用鐵氧體好還是納米晶好?同樣是環形鐵芯,優勢在哪?
本來說是納米晶的導磁率高可以減少體積
通過跟鐵芯廠家溝通,發現真正使用的納米晶體積也不比鐵氧體磁芯小,小了的話發熱量也是很大的。
現在不明白了,18Khz的電鍍電源主變用鐵氧體好還是納米晶好?同樣是環形鐵芯,優勢在哪?
基本磁性參數 納米晶鐵芯 鐵氧體鐵芯
飽和磁感應強度(T) 1.25 0.5
剩余磁感應強度(T) (20KHz) <0.20 0.20
鐵損(20KHz/0.2T) (W/Kg) <3.4 7.5
鐵損(20KHz/0.5T) (W/Kg ) <35 不能使用
鐵損(50KHz/0.3T) (W/Kg ) <40 不能使用
導磁率 (20KHz ) ( Gs/Oe) >20,000 2,000
矯頑力 (A/m) <1.60 6
飽和磁致伸縮系數(×10-6) <2 4
電阻率 (mW-cm) 80 106
居里溫度 ( ℃ ) 570 <200
疊片系數 0.70 ----
1 ,導磁率 不是差一點的問題,通過計算公式可以得出,功率下納米晶的體積是小不少的。
2,電阻率納米晶是鐵氧體的一半,意味著同樣體積的鐵氧體和納米晶在輸出同樣功率的情況下,納米晶的發熱量將會是鐵氧體的2倍。同時考慮到同樣功率下,納米晶的體積要比鐵氧體小不少,那么納米晶的發熱量也不會是上述中鐵氧體的2倍。再者,納米晶采用帶材層疊的結構,可以進一步減小實際截面積的電阻率(這就類似于工頻變壓器采用層疊鋼片的原理)
3, 納米晶更高的居里溫度意味著它可以工作在更高的溫度下,對于過載,特別是焊機60%負載率的情況下,更比鐵氧體有優勢。如果繞線的絕緣材料做的好的話納米晶線包可以長時間穩定工作在80°(這是本人試驗的結果)。鐵氧體則很難超過這個溫度。
就此論題再談一些看法:
微晶鐵芯的居里溫度點高,所以,在導線絕緣也能達到的條件下,設計時可以將溫升指標取得高些,這時鐵芯就可以采用較小的截面和尺寸,但這是以整機空間提高溫度而取得的。整機溫度的提高會加速絕緣材料的老化,如果不片面追求過分縮小體積,適當地取略高于原采用鐵氧體工作時的溫度,把溫升控制住,肯定會對提高使用壽命有幫助。
另外再對變壓器產生的溫度提一點疑問,變壓器的發熱有兩方面,也就是常說的銅損和鐵損,銅損主要是電流流過繞組時阻抗產生的損耗,鐵損主要是交流電流通過線圈時,使鐵芯中的分子不斷改變方向所產生。這兩者都是避免不了的損耗,減小它們將對提高效率有幫助,超導就是針對它們的積極措施。而焊機目前一方面采用新材料,提高鐵芯的導磁率,同時也提高了溫升指標,往往以縮小了體積的價高的新材料與價低但尺寸較大舊材料作成本對比;一方面又要積極地降低機內溫度,用風冷、水冷等技術措施來使溫度平衡點降低。這些方面對設計者來說,都是不能回避的矛盾,只能在這些因素中找到一個比較合理的匯聚點,從而取得比較有利的結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在這個問題上會有各自的見解,通過各自的努力實踐各自尋找突破點。但真正有所重大突破,恐怕還有待于基礎原材料和元器件方面的改進。
看法不一定對,請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