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下輸入回路的電解電容,我們知道,逆變器的DC輸入電流通常很大,
一個12V 1000W 的逆變器輸入電流最大可達120A以上,此時輸入端的電解電容
的選擇就非常關鍵了,選擇不當時,炸電解電容的故障就會變成‘家常便飯’了。
第二個要說的就是對不同負載特性適應性問題。
這里又包含兩個問題,1. 是逆變器自身的功率余量、允許最大帶載啟動輸出電
流與過流保護措施;2. 是對不同特性如感性、容性、負阻性等負載的適應性。
一般如果在技術上沒處理好這些問題,產品在使用時就易出現各種問題。
我剛來論壇不久,多謝版主的關注!
沒記錯的話版主就是眾人仰慕的鐘工吧?
占位聽課!
如果逆變器采用先升壓后逆變的拓撲結構,那么怎么做過流保護才可靠?
自己觀點是過流后先關后級的逆變,再關前級。關掉前級晚點不會有問題!
對于原器件的參數設定與選型一樣會影響到產品的可靠性,這個自不必多說。但對MOS管、超快整流二極管來說,不同的封裝形式對可靠性的影響有時差別十分明顯!不得不認真重視之。
不同的封裝形式對可靠性的影響有時差別十分明顯
能講解上面那句話嗎?
ccps朋友你所說到的“均流均壓” 這簡簡單單四個字里不但包含平衡驅動、PCB布
線均衡(布線的DC、AC電阻相等)、還包含了管體散熱均溫、MOS管的Ron動
靜態匹配(選管)等問題。
這個說法不能說不對,其實如已及時關掉了后級,一般前級的過流也就能自行解除了。
當然實用時前級高頻大功率DC/DC與后級50Hz/60Hz逆變部分都應具有性能良好的限流控制環路。
在談驅動問題前,先上一幅實測的推挽逆變電路的其中一邊MOS管的G極波形(1:1 藍)
與升壓變壓器的副邊電壓波(15:1 黃),這是電路處在滿載1000W DC+24V輸入時的
實測波形,可以看到另一路MOS管導通時串入到截止MOS管的G極的干擾尖刺波形。
由于大部分逆變器的MOS管驅動部分的供電與主振蕩IC一樣,都為單電源供電(用SG3525
輸出直驅管MOS的也不少見),因此驅動波形以0V~+15V方波為多見,此時驅動波形如受
到干擾(見上圖尖刺部分),如接近達到MOS管的Vth值,則對系統的不良影響自不用多說,
起碼也會影響效率與溫升。如采取一般的手段無法有效減低或避免這種干擾時,采用負壓
關斷也就很有必要了。這個問題在專業的量產方案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此圖為實測逆變器滿載時的推挽A相與B相MOS管的G極波形(1:10),由于采用了+15V開通、-5V關斷的驅動方式,
同時精選低Qgs的功率MOS管,驅動波形的“尖峰”干擾大為減少,也可看到由于采用了負壓關斷,滿載時從對方相位
串擾過來的“毛刺”被有效控制在0V線以內(紅圈),確保截止時期的MOS管能絕對可靠地截止關斷。
負壓關斷方式可有效地把MOS管G極的“尖峰毛刺”壓制在0V以下的水平。
如采用0V關斷,任憑(如20樓的藍色波形)“干擾尖刺”的存在,則A相與B相存在著“瞬間共態導通”的危險與可能性。
不知CCPS朋友是否已理解?
在說環路反饋與過流保護前,接續4樓散熱話題,先來說說結構設計與主功率管的散熱問題。
舉一個實例:某山寨小企業抄板了某個已成熟的逆變電路,此電路在別人那里反映不錯,而在自己這里的產品卻炸主功率MOS管的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