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φ7半螺,冷燈低壓啟動時鎮流器異響
你說的部分有道理。
對于這種燈管,采用自激振蕩電路,沒有進行恒功率控制,是無法實現的。
在低壓低溫的時候,工作頻率升高,管電流變小,管壓增大,導致諧振回路電流增加很大,電感的設計如果沒有余量(中國的節能燈一般都沒有),就會出現你說的情況。
特別是管徑小的燈管,更容易發生EOL(壽命終結)。
除非你采用IC的恒功率控制,讓他的管流維持在一個定值,這樣低溫條件下管壓會變小。
歸結到最后,就是說小管徑,大功率的節能燈(小功率的問題少),是個富貴命。必須要好點的鎮流器和他匹配。
ballastt你好引用你的一句話
在低壓低溫的時候,工作頻率升高,管電流變小,管壓增大,導致諧振回路電流增加很大,電感的設計如果沒有余量(中國的節能燈一般都沒有),就會出現你說的情況。
我想請教兩個問題:
1、請問你所指的電感設計要有余量,請問我現在這燈管做22W,用EE19電感1。1mm氣隙,0。27線,4。0MH感量,按你說電感要怎么用。
2、采用IC的恒功率控制,這怎么用有原理圖嗎?采用這個后電感還有那么高要求嗎
1.在出現變壓器頻響的時候,變壓器一定是發熱很高的。50K左右頻率下,管壓一般在230V左右。并聯在燈管兩端的電容上的電流很大,也就是走燈絲的電流很大,所以燈絲發紅。即使你把電感的余量做的很大,不響,燈照常不能正常工作。
2。解決的辦法就是加輔助電路,能使他的工作頻率回到40K左右,也就是把管電流加大,這樣管電壓就降下來,問題就解決了。也就是要解決你的節能燈隨外部輸入電壓變化時候的工作頻率要穩定。而目前的自己震蕩的電路,都是電壓高頻率小,電壓低頻率反而高,加重了這種情況。
3。雖然調節驅動的負反饋能有所改善,但還不能根本解決。目前的 DB3的電路要比電解電容的電路要惡劣點。也就是DB3的電路從原理上看,頻率的變化范圍要大于電解電容的電路。
4。根本解決的辦法,就是加入IC控制的電路,控制燈管的恒電流,也就是加入電流的負反饋。
5. 如果加入負反饋比較麻煩的話,至少能把頻率控制好,采用目前的一些廠商的8腳的IC,成本會增加2~3元,但是會鎖定頻率,比自己震蕩的電路要好。另外,燈管電流盡量取其標稱電流的上限,這樣,在低電壓的電路時候,燈的工作狀態要好點。
1。目前論壇上已經出項了好多類似的帖子,對于小管徑的燈管。盡量不要做大功率的。我指不過是把大家的意見匯總了而已。
2。這種小管徑的燈管,沒有國標,甚至連行業標準也沒有。雖然國人好創新,但加三聚氰胺畢竟是有害的。
3。管徑越小,功率越大,燈管壽命相對就越小(是相對的)。不要因為同行業的競爭,或者是客戶的需求,就大量的去做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