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手永遠不會,不學理論永遠提不高,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
實際和理論解釋統一了,問題才算解決了.
一些生產廠商不斷向我咨詢維修儀的具體波形,參數.我在這里明確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非常復雜,一兩句,一兩頁(A4)回答不了,都具有局限性和針對性.盡管我答應出版社不會單方面發表的,但是會透露些要點,陸續用提問題的的方式告訴具有一定基礎和實踐的網友的.
本話題只講我自己的實踐,涉及理論來源,以及自己獨到的見解;不評論其他網友的“錯”,只講自己認同的部分.目的就是支持電動車事業,支持環境保護.
為了方便討論,介紹幾本書:1天津大學朱松然教授《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ISBN7-111-09609-6 29元;2《蓄電池快速充電技術》統一書號15045總3001-有5405 0.85元;3《蓄酸蓄電池快速充電》書號15212-122 1.10元;4《蓄電池的使用和維護》增訂本統一書號15045總2031-有514 0.70元;《鎳—鉻電池》統一書號15045總2985-有5397 0.80元;《銀鋅蓄電池》統一書號15045總2678-有5280.我個人認為第一本是最好的、最全面、最權威的一本.后面幾本是文革期間的科技書,適合中學文化程度.這些書網上應該有,超星圖書館里可以查到,不過《鉛蓄電池技術》是第一版.
我在回答網友提問時,告訴大家看朱松然教授《鉛蓄電池技術》10遍,看懂了就成了專家了.這是真的,實事求是的.這樣,本網的口水戰就會少了;言過其實的宣傳就會少的;大罵上當的就會少的;用同樣的設備維修效率,成功率就會高的;維修儀的質量、效果就會大大改觀的,定價會趨于合理的,成本費用、技術成分、培訓費用會透明的.
但是,這本書沒有老師講解,就是普通理工本科生自學也有困難.我驗證過:將其給我的部下,子女,同事(都是本科、研究生學歷)閱讀,100%回答是,看不懂,看不下去.在電池(維修)醫院,在網上,對有書的網友詢問,結果相同.
所以,在大家準備該書,在本話題開頭時,深入淺出的介紹一些難點、要點吧!
(一) 先講一個名詞“電極電勢”.中學生都知道化學的置換反應,活潑金屬可以置換不活潑的金屬,鐵比銅活潑,但是,在做線路板時,線路板(敷銅板)是金屬銅,腐蝕用的液體是三氯化鐵,結果是銅從線路板(敷銅板)消失了,這個反應靠中學化學知識是解釋不了的.在電化學里的解釋是非常容易的,就是銅、二價鐵、三價鐵電極電勢不同,上述反應三價鐵變成了二價鐵.
(二) 再講一個現象,為什么有碰傷的鐵桶碰傷處容易銹蝕.解釋:任何兩種不同金屬,不同物質在電解液里都可能形成一個電池,就是因為電極電勢不同的緣故.即使是同一種金屬,晶格不同電極電勢也不同,前面講的同一張鐵皮,碰傷處就是晶格發生了變化和沒碰傷處電極電勢不同了,形成了電池.再有沒傷的鐵桶水和空氣交面處也容易生銹.
知道了上述知識,介紹一個合理應用的例子.大家知道鋼鐵輪船在大海里如何防銹蝕嗎?海水可是很好的電解質啊,涂漆只能解決部分位置的問題,入水部分是這樣解決的:在入水的部分,焊上鋅板(干電池負極也是鋅),這樣,鐵和鋅由于電極電勢不同,在海水里形成電池,腐蝕的是鋅板(可更換的),保護了鋼鐵.
這個方法用到家用熱水器,在水桶的里面固定一個不同電極電勢的金屬棒,消耗(可更換的)金屬棒,延長了金屬桶的壽命.
各種材料的電極電勢,由專業工作者測好給定.大家只要關心朱老師給出的鉛蓄電池相關的就行了,朱老師給了很多,看書.
ZTXZTX講鉛蓄電池維修
全部回復(352)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電極電勢,不僅僅是金屬,氫、氧、酸根等等都有.形成電池時,電極電勢高的一般為正極,電極電勢低的為負極.
(二)關于氧化還原反應,中學階段對氧氣和鐵、鎂、碳生成氧化鐵、四氧化三鐵、氧化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反應叫氧化,將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鐵和一氧化碳的反應叫還原.在電化學里,范疇大的多,類似的例子還有銅放進硝酸銀溶液里,銅溶解,析出銀,并無氧參與.一般產生電子的叫氧化反應,消耗電子的叫還原反應,一對這樣的反應稱作共軛反應.例如修過17Ah電瓶的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充電停止很長時間了,還會生成氣體,將密封橡皮帽崩起.其中一格原因,就是陰極的自放電,陰極鉛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鉛和氫氣.這是一對氧化還原共軛反應,一個是兩個氫離子消耗兩個電子生成氫氣;一個是鉛和硫酸根結合生成硫酸鉛和兩個電子.中學階段化學只能寫成鉛加硫酸等于硫酸鉛加氫氣.
(三)關于氧化數,這也是化學家們研究提出的一個概念,對中學生是抽象的東西.類似電極電勢一樣,不僅含氧的有氧化數,不含氧的也有氧化數.氧化數可以視為分子中的個別原子吸引或放出電子的傾向.通常一個原子具有兩個以上的氧化數,并非原子實際上帶的電荷數.例如水分子,H為+1,O為-2,H、O并未帶電荷.
一般規則:1,元素態物質氧化數為零.例如C、H2、O2、S8、P4、Fe等氧化數為零.2,化合物中各原子數總和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K2Cr2O7、KMnO4等于零,而SO42-、PO43-依次為-2、-3.3,離子態物質的氧化數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單原子離子K+、Ca2+、Al3+,氧化數依次為+1、+2、+3.4,堿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l;堿土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2.
中國的教材,在變化,早期是受前蘇聯的影響,例如高中物理關于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關于γ射線的描述,過去的教材就是“中子流”,后來為“高速振動的中子流”,我在高考時物理因為少“高速振動”四個字,被扣2分,得98分.化學一些大學知識也下放到了中學里,這些我是知道的,修電池主要是面對初中生為主.我在稿件中已經說明:一些提法、講法是為了讀者容易理解的講法,和朱松然教授書中的有矛盾的,以朱松然教授書為準.例如電池容量Ah這個名詞,為了學員容易理解,第一次舉例10Ah,就是1A放電,放10小時;5A放電,放2小時;10A放電,放1小時.通過滾雪球的方式,將放電率、溫度、電解液濃度等因素的影響擴充進去,逐步靠近較為嚴格的定義.將電動車用電池國標、和啟動電池國標、世界其他標準間的區別逐步引入.我經常接觸各種不同層次的人群,這種滾雪球的方法就是實踐中摸索出來的.
不僅教學要看對象,設計也是如此:例如無刷電機一般8條接線,其中繞組3條接線和轉子位置傳感器的3條接線,共有36種接法.60度角的電機只有兩種正確,1個正轉,1個反轉;120度角的電機則有六種正確,3個正轉,3個反轉.我僅用一個萬用表就可以搞定,講課中學員即使能聽懂,一動手就傻眼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設計了“無刷電機檢測儀”和“無刷控制器檢測儀”,判斷60度還是120度,以及好壞,幾秒就搞定,我的孫子小學2年級,早就會使用.還有“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我3-5秒就告訴兩個恒壓值和轉換電流值,中小學生也能做到8秒之內.上述這類小東西,價廉,壽命長,使用方便,本身安全,對被測對象也非常安全.例如后者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同時具有三角插頭和圓形插頭,不分正負極,24V-48V通用.我在書中都獻給了讀者,當然也有快速檢查電池、維修電池的.
再次聲明:本人不生產、銷售.書中剖析的一些控制器、充電器、維修儀等,都是在義務幫助商家、用戶維修時,根據實物剖析的,目的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售后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注意知識產權.
本網站帖子中的一些爭論,例如幾種二氧化鉛的生成、相互轉化的條件和過程,書中都有.再如充、放電電流的大小對生成物的影響,朱教授描述的更精彩.極板添加劑,電解液添加劑,以及其他添加劑(包括配方),各國的研究成果,機理,朱教授都竭盡其能為大家做了講解.很多,包括美國的專利,都經過她本人驗證,并寫入書中.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看不下去,而這些非常精彩、寶貴的內容,分散在書中不同位置,而不是僅在一處.
(二)關于氧化還原反應,中學階段對氧氣和鐵、鎂、碳生成氧化鐵、四氧化三鐵、氧化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反應叫氧化,將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鐵和一氧化碳的反應叫還原.在電化學里,范疇大的多,類似的例子還有銅放進硝酸銀溶液里,銅溶解,析出銀,并無氧參與.一般產生電子的叫氧化反應,消耗電子的叫還原反應,一對這樣的反應稱作共軛反應.例如修過17Ah電瓶的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充電停止很長時間了,還會生成氣體,將密封橡皮帽崩起.其中一格原因,就是陰極的自放電,陰極鉛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鉛和氫氣.這是一對氧化還原共軛反應,一個是兩個氫離子消耗兩個電子生成氫氣;一個是鉛和硫酸根結合生成硫酸鉛和兩個電子.中學階段化學只能寫成鉛加硫酸等于硫酸鉛加氫氣.
(三)關于氧化數,這也是化學家們研究提出的一個概念,對中學生是抽象的東西.類似電極電勢一樣,不僅含氧的有氧化數,不含氧的也有氧化數.氧化數可以視為分子中的個別原子吸引或放出電子的傾向.通常一個原子具有兩個以上的氧化數,并非原子實際上帶的電荷數.例如水分子,H為+1,O為-2,H、O并未帶電荷.
一般規則:1,元素態物質氧化數為零.例如C、H2、O2、S8、P4、Fe等氧化數為零.2,化合物中各原子數總和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K2Cr2O7、KMnO4等于零,而SO42-、PO43-依次為-2、-3.3,離子態物質的氧化數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單原子離子K+、Ca2+、Al3+,氧化數依次為+1、+2、+3.4,堿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l;堿土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2.
中國的教材,在變化,早期是受前蘇聯的影響,例如高中物理關于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關于γ射線的描述,過去的教材就是“中子流”,后來為“高速振動的中子流”,我在高考時物理因為少“高速振動”四個字,被扣2分,得98分.化學一些大學知識也下放到了中學里,這些我是知道的,修電池主要是面對初中生為主.我在稿件中已經說明:一些提法、講法是為了讀者容易理解的講法,和朱松然教授書中的有矛盾的,以朱松然教授書為準.例如電池容量Ah這個名詞,為了學員容易理解,第一次舉例10Ah,就是1A放電,放10小時;5A放電,放2小時;10A放電,放1小時.通過滾雪球的方式,將放電率、溫度、電解液濃度等因素的影響擴充進去,逐步靠近較為嚴格的定義.將電動車用電池國標、和啟動電池國標、世界其他標準間的區別逐步引入.我經常接觸各種不同層次的人群,這種滾雪球的方法就是實踐中摸索出來的.
不僅教學要看對象,設計也是如此:例如無刷電機一般8條接線,其中繞組3條接線和轉子位置傳感器的3條接線,共有36種接法.60度角的電機只有兩種正確,1個正轉,1個反轉;120度角的電機則有六種正確,3個正轉,3個反轉.我僅用一個萬用表就可以搞定,講課中學員即使能聽懂,一動手就傻眼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設計了“無刷電機檢測儀”和“無刷控制器檢測儀”,判斷60度還是120度,以及好壞,幾秒就搞定,我的孫子小學2年級,早就會使用.還有“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我3-5秒就告訴兩個恒壓值和轉換電流值,中小學生也能做到8秒之內.上述這類小東西,價廉,壽命長,使用方便,本身安全,對被測對象也非常安全.例如后者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同時具有三角插頭和圓形插頭,不分正負極,24V-48V通用.我在書中都獻給了讀者,當然也有快速檢查電池、維修電池的.
再次聲明:本人不生產、銷售.書中剖析的一些控制器、充電器、維修儀等,都是在義務幫助商家、用戶維修時,根據實物剖析的,目的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售后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注意知識產權.
本網站帖子中的一些爭論,例如幾種二氧化鉛的生成、相互轉化的條件和過程,書中都有.再如充、放電電流的大小對生成物的影響,朱教授描述的更精彩.極板添加劑,電解液添加劑,以及其他添加劑(包括配方),各國的研究成果,機理,朱教授都竭盡其能為大家做了講解.很多,包括美國的專利,都經過她本人驗證,并寫入書中.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看不下去,而這些非常精彩、寶貴的內容,分散在書中不同位置,而不是僅在一處.
0
回復
@ztxztx
電極電勢,不僅僅是金屬,氫、氧、酸根等等都有.形成電池時,電極電勢高的一般為正極,電極電勢低的為負極.(二)關于氧化還原反應,中學階段對氧氣和鐵、鎂、碳生成氧化鐵、四氧化三鐵、氧化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反應叫氧化,將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鐵和一氧化碳的反應叫還原.在電化學里,范疇大的多,類似的例子還有銅放進硝酸銀溶液里,銅溶解,析出銀,并無氧參與.一般產生電子的叫氧化反應,消耗電子的叫還原反應,一對這樣的反應稱作共軛反應.例如修過17Ah電瓶的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充電停止很長時間了,還會生成氣體,將密封橡皮帽崩起.其中一格原因,就是陰極的自放電,陰極鉛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鉛和氫氣.這是一對氧化還原共軛反應,一個是兩個氫離子消耗兩個電子生成氫氣;一個是鉛和硫酸根結合生成硫酸鉛和兩個電子.中學階段化學只能寫成鉛加硫酸等于硫酸鉛加氫氣.(三)關于氧化數,這也是化學家們研究提出的一個概念,對中學生是抽象的東西.類似電極電勢一樣,不僅含氧的有氧化數,不含氧的也有氧化數.氧化數可以視為分子中的個別原子吸引或放出電子的傾向.通常一個原子具有兩個以上的氧化數,并非原子實際上帶的電荷數.例如水分子,H為+1,O為-2,H、O并未帶電荷.一般規則:1,元素態物質氧化數為零.例如C、H2、O2、S8、P4、Fe等氧化數為零.2,化合物中各原子數總和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K2Cr2O7、KMnO4等于零,而SO42-、PO43-依次為-2、-3.3,離子態物質的氧化數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單原子離子K+、Ca2+、Al3+,氧化數依次為+1、+2、+3.4,堿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l;堿土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2.中國的教材,在變化,早期是受前蘇聯的影響,例如高中物理關于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關于γ射線的描述,過去的教材就是“中子流”,后來為“高速振動的中子流”,我在高考時物理因為少“高速振動”四個字,被扣2分,得98分.化學一些大學知識也下放到了中學里,這些我是知道的,修電池主要是面對初中生為主.我在稿件中已經說明:一些提法、講法是為了讀者容易理解的講法,和朱松然教授書中的有矛盾的,以朱松然教授書為準.例如電池容量Ah這個名詞,為了學員容易理解,第一次舉例10Ah,就是1A放電,放10小時;5A放電,放2小時;10A放電,放1小時.通過滾雪球的方式,將放電率、溫度、電解液濃度等因素的影響擴充進去,逐步靠近較為嚴格的定義.將電動車用電池國標、和啟動電池國標、世界其他標準間的區別逐步引入.我經常接觸各種不同層次的人群,這種滾雪球的方法就是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不僅教學要看對象,設計也是如此:例如無刷電機一般8條接線,其中繞組3條接線和轉子位置傳感器的3條接線,共有36種接法.60度角的電機只有兩種正確,1個正轉,1個反轉;120度角的電機則有六種正確,3個正轉,3個反轉.我僅用一個萬用表就可以搞定,講課中學員即使能聽懂,一動手就傻眼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設計了“無刷電機檢測儀”和“無刷控制器檢測儀”,判斷60度還是120度,以及好壞,幾秒就搞定,我的孫子小學2年級,早就會使用.還有“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我3-5秒就告訴兩個恒壓值和轉換電流值,中小學生也能做到8秒之內.上述這類小東西,價廉,壽命長,使用方便,本身安全,對被測對象也非常安全.例如后者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同時具有三角插頭和圓形插頭,不分正負極,24V-48V通用.我在書中都獻給了讀者,當然也有快速檢查電池、維修電池的.再次聲明:本人不生產、銷售.書中剖析的一些控制器、充電器、維修儀等,都是在義務幫助商家、用戶維修時,根據實物剖析的,目的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售后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注意知識產權.本網站帖子中的一些爭論,例如幾種二氧化鉛的生成、相互轉化的條件和過程,書中都有.再如充、放電電流的大小對生成物的影響,朱教授描述的更精彩.極板添加劑,電解液添加劑,以及其他添加劑(包括配方),各國的研究成果,機理,朱教授都竭盡其能為大家做了講解.很多,包括美國的專利,都經過她本人驗證,并寫入書中.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看不下去,而這些非常精彩、寶貴的內容,分散在書中不同位置,而不是僅在一處.
就我記得的來說,高中化學不是那么簡單吧.氧化還原反映早就被定義為了化合價的變化,判斷氧化劑還原劑也早就采用了電子得失來判斷.高中化學書中有非常多的離子形式的方程式(姑且這么叫吧,已經忘記該叫什么了),高中化學甚至講到了原子內部電子的分布情況對其化學性質的影響.那個氧化數應該差不多就是價電子的數量吧.我是80年出生的,那時候教材就這樣.現在我反而聽說難度降低了.
張老師出的書書店是否有呢?里面有些我很感興趣.
張老師出的書書店是否有呢?里面有些我很感興趣.
0
回復
@ztxztx
電極電勢,不僅僅是金屬,氫、氧、酸根等等都有.形成電池時,電極電勢高的一般為正極,電極電勢低的為負極.(二)關于氧化還原反應,中學階段對氧氣和鐵、鎂、碳生成氧化鐵、四氧化三鐵、氧化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反應叫氧化,將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鐵和一氧化碳的反應叫還原.在電化學里,范疇大的多,類似的例子還有銅放進硝酸銀溶液里,銅溶解,析出銀,并無氧參與.一般產生電子的叫氧化反應,消耗電子的叫還原反應,一對這樣的反應稱作共軛反應.例如修過17Ah電瓶的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充電停止很長時間了,還會生成氣體,將密封橡皮帽崩起.其中一格原因,就是陰極的自放電,陰極鉛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鉛和氫氣.這是一對氧化還原共軛反應,一個是兩個氫離子消耗兩個電子生成氫氣;一個是鉛和硫酸根結合生成硫酸鉛和兩個電子.中學階段化學只能寫成鉛加硫酸等于硫酸鉛加氫氣.(三)關于氧化數,這也是化學家們研究提出的一個概念,對中學生是抽象的東西.類似電極電勢一樣,不僅含氧的有氧化數,不含氧的也有氧化數.氧化數可以視為分子中的個別原子吸引或放出電子的傾向.通常一個原子具有兩個以上的氧化數,并非原子實際上帶的電荷數.例如水分子,H為+1,O為-2,H、O并未帶電荷.一般規則:1,元素態物質氧化數為零.例如C、H2、O2、S8、P4、Fe等氧化數為零.2,化合物中各原子數總和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K2Cr2O7、KMnO4等于零,而SO42-、PO43-依次為-2、-3.3,離子態物質的氧化數等于其所帶的電荷數.例如:單原子離子K+、Ca2+、Al3+,氧化數依次為+1、+2、+3.4,堿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l;堿土金屬離子的氧化數為+2.中國的教材,在變化,早期是受前蘇聯的影響,例如高中物理關于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關于γ射線的描述,過去的教材就是“中子流”,后來為“高速振動的中子流”,我在高考時物理因為少“高速振動”四個字,被扣2分,得98分.化學一些大學知識也下放到了中學里,這些我是知道的,修電池主要是面對初中生為主.我在稿件中已經說明:一些提法、講法是為了讀者容易理解的講法,和朱松然教授書中的有矛盾的,以朱松然教授書為準.例如電池容量Ah這個名詞,為了學員容易理解,第一次舉例10Ah,就是1A放電,放10小時;5A放電,放2小時;10A放電,放1小時.通過滾雪球的方式,將放電率、溫度、電解液濃度等因素的影響擴充進去,逐步靠近較為嚴格的定義.將電動車用電池國標、和啟動電池國標、世界其他標準間的區別逐步引入.我經常接觸各種不同層次的人群,這種滾雪球的方法就是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不僅教學要看對象,設計也是如此:例如無刷電機一般8條接線,其中繞組3條接線和轉子位置傳感器的3條接線,共有36種接法.60度角的電機只有兩種正確,1個正轉,1個反轉;120度角的電機則有六種正確,3個正轉,3個反轉.我僅用一個萬用表就可以搞定,講課中學員即使能聽懂,一動手就傻眼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設計了“無刷電機檢測儀”和“無刷控制器檢測儀”,判斷60度還是120度,以及好壞,幾秒就搞定,我的孫子小學2年級,早就會使用.還有“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我3-5秒就告訴兩個恒壓值和轉換電流值,中小學生也能做到8秒之內.上述這類小東西,價廉,壽命長,使用方便,本身安全,對被測對象也非常安全.例如后者三段式充電器檢測儀,同時具有三角插頭和圓形插頭,不分正負極,24V-48V通用.我在書中都獻給了讀者,當然也有快速檢查電池、維修電池的.再次聲明:本人不生產、銷售.書中剖析的一些控制器、充電器、維修儀等,都是在義務幫助商家、用戶維修時,根據實物剖析的,目的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售后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注意知識產權.本網站帖子中的一些爭論,例如幾種二氧化鉛的生成、相互轉化的條件和過程,書中都有.再如充、放電電流的大小對生成物的影響,朱教授描述的更精彩.極板添加劑,電解液添加劑,以及其他添加劑(包括配方),各國的研究成果,機理,朱教授都竭盡其能為大家做了講解.很多,包括美國的專利,都經過她本人驗證,并寫入書中.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看不下去,而這些非常精彩、寶貴的內容,分散在書中不同位置,而不是僅在一處.
(四)關于離解常數,這也是中學階段基本不涉及的.參加電池反應的不是負二價的硫酸根離子,主要是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這是因為:就是硫酸離解為氫離子和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的離解常數大于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進一步離解為負二價硫酸根離子和氫離子的離解常數.
(五)關于絡合物及其反應,中學階段的那種好理解、好記憶的知識就更不夠了.
大多數人喜歡比較實際的,對上述這些準備知識沒有興趣,喜歡你就告訴我怎么修吧,1,2,3
我小結一下簡介上述知識的內容的目的:1,維修電池,陽極是關鍵,它不是簡單的二氧化鉛,也不是簡單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混合物.成分很復雜,充放電過程很復雜,生成物的順序,與條件有關,電流僅僅是其中之一,電極電勢是十分重要的.2,對以后的講解,包括作者的經驗,快速診斷電池是否可修的方法,自制專用工具,便以理解.3,對該板塊的一些討論,甚至一些爭論、叫罵,作出正面回應.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吧:
例一, 不開蓋判斷是否缺水,對12V電池,空載高于13.4V,容量又很小.理由是:電壓和硫酸比重有關,缺水,硫酸比重增高,開路電壓高于大多數正常電池的13.2V;電解液少了,參加電化學反應的物質少了,容量自然小了.但是,僅憑這些還不行,判斷單格正確率較高,而對于電動車的只適合很小一部分.原因很簡單,大部分電池是由多格組成的,比如,12V的電池由6個格組成,6V的由3個格組成.其中5個格有失水,但1個格有其他問題,總開路電壓不會高于13.2V.前不久,我在回答某維修儀制造商提問時,通過簡單詢問,立即告訴他靠近陽極那個格有問題了,他很驚訝.為什么,以后會陸續講解的.
例二, 所謂將電池放電到零伏,并不一定每個格為零伏.道理很簡單,有的格很好,有的格壞了,過放電過程中,壞格放到零伏了,好格還沒有.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并不為零伏,繼續放電,好的格繼續輸出電能,壞格則接受這些電能進行反充電,電壓和原來相反,這在電池行業叫反極.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為零伏時,僅僅是好格的電壓總和等于壞格反電壓總和而已.斷開放電電路一小會兒,再測電池端電壓還是正向電壓,即使有人說用短路線短路兩小時,也不行.
(五)關于絡合物及其反應,中學階段的那種好理解、好記憶的知識就更不夠了.
大多數人喜歡比較實際的,對上述這些準備知識沒有興趣,喜歡你就告訴我怎么修吧,1,2,3
我小結一下簡介上述知識的內容的目的:1,維修電池,陽極是關鍵,它不是簡單的二氧化鉛,也不是簡單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混合物.成分很復雜,充放電過程很復雜,生成物的順序,與條件有關,電流僅僅是其中之一,電極電勢是十分重要的.2,對以后的講解,包括作者的經驗,快速診斷電池是否可修的方法,自制專用工具,便以理解.3,對該板塊的一些討論,甚至一些爭論、叫罵,作出正面回應.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吧:
例一, 不開蓋判斷是否缺水,對12V電池,空載高于13.4V,容量又很小.理由是:電壓和硫酸比重有關,缺水,硫酸比重增高,開路電壓高于大多數正常電池的13.2V;電解液少了,參加電化學反應的物質少了,容量自然小了.但是,僅憑這些還不行,判斷單格正確率較高,而對于電動車的只適合很小一部分.原因很簡單,大部分電池是由多格組成的,比如,12V的電池由6個格組成,6V的由3個格組成.其中5個格有失水,但1個格有其他問題,總開路電壓不會高于13.2V.前不久,我在回答某維修儀制造商提問時,通過簡單詢問,立即告訴他靠近陽極那個格有問題了,他很驚訝.為什么,以后會陸續講解的.
例二, 所謂將電池放電到零伏,并不一定每個格為零伏.道理很簡單,有的格很好,有的格壞了,過放電過程中,壞格放到零伏了,好格還沒有.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并不為零伏,繼續放電,好的格繼續輸出電能,壞格則接受這些電能進行反充電,電壓和原來相反,這在電池行業叫反極.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為零伏時,僅僅是好格的電壓總和等于壞格反電壓總和而已.斷開放電電路一小會兒,再測電池端電壓還是正向電壓,即使有人說用短路線短路兩小時,也不行.
0
回復
@ztxztx
(四)關于離解常數,這也是中學階段基本不涉及的.參加電池反應的不是負二價的硫酸根離子,主要是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這是因為:就是硫酸離解為氫離子和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的離解常數大于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進一步離解為負二價硫酸根離子和氫離子的離解常數.(五)關于絡合物及其反應,中學階段的那種好理解、好記憶的知識就更不夠了.大多數人喜歡比較實際的,對上述這些準備知識沒有興趣,喜歡你就告訴我怎么修吧,1,2,3我小結一下簡介上述知識的內容的目的:1,維修電池,陽極是關鍵,它不是簡單的二氧化鉛,也不是簡單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混合物.成分很復雜,充放電過程很復雜,生成物的順序,與條件有關,電流僅僅是其中之一,電極電勢是十分重要的.2,對以后的講解,包括作者的經驗,快速診斷電池是否可修的方法,自制專用工具,便以理解.3,對該板塊的一些討論,甚至一些爭論、叫罵,作出正面回應.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吧:例一,不開蓋判斷是否缺水,對12V電池,空載高于13.4V,容量又很小.理由是:電壓和硫酸比重有關,缺水,硫酸比重增高,開路電壓高于大多數正常電池的13.2V;電解液少了,參加電化學反應的物質少了,容量自然小了.但是,僅憑這些還不行,判斷單格正確率較高,而對于電動車的只適合很小一部分.原因很簡單,大部分電池是由多格組成的,比如,12V的電池由6個格組成,6V的由3個格組成.其中5個格有失水,但1個格有其他問題,總開路電壓不會高于13.2V.前不久,我在回答某維修儀制造商提問時,通過簡單詢問,立即告訴他靠近陽極那個格有問題了,他很驚訝.為什么,以后會陸續講解的.例二,所謂將電池放電到零伏,并不一定每個格為零伏.道理很簡單,有的格很好,有的格壞了,過放電過程中,壞格放到零伏了,好格還沒有.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并不為零伏,繼續放電,好的格繼續輸出電能,壞格則接受這些電能進行反充電,電壓和原來相反,這在電池行業叫反極.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為零伏時,僅僅是好格的電壓總和等于壞格反電壓總和而已.斷開放電電路一小會兒,再測電池端電壓還是正向電壓,即使有人說用短路線短路兩小時,也不行.
講得好,希望還有更精彩的!
0
回復
@ztxztx
(四)關于離解常數,這也是中學階段基本不涉及的.參加電池反應的不是負二價的硫酸根離子,主要是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這是因為:就是硫酸離解為氫離子和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的離解常數大于負一價的硫酸氫根離子進一步離解為負二價硫酸根離子和氫離子的離解常數.(五)關于絡合物及其反應,中學階段的那種好理解、好記憶的知識就更不夠了.大多數人喜歡比較實際的,對上述這些準備知識沒有興趣,喜歡你就告訴我怎么修吧,1,2,3我小結一下簡介上述知識的內容的目的:1,維修電池,陽極是關鍵,它不是簡單的二氧化鉛,也不是簡單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混合物.成分很復雜,充放電過程很復雜,生成物的順序,與條件有關,電流僅僅是其中之一,電極電勢是十分重要的.2,對以后的講解,包括作者的經驗,快速診斷電池是否可修的方法,自制專用工具,便以理解.3,對該板塊的一些討論,甚至一些爭論、叫罵,作出正面回應.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吧:例一,不開蓋判斷是否缺水,對12V電池,空載高于13.4V,容量又很小.理由是:電壓和硫酸比重有關,缺水,硫酸比重增高,開路電壓高于大多數正常電池的13.2V;電解液少了,參加電化學反應的物質少了,容量自然小了.但是,僅憑這些還不行,判斷單格正確率較高,而對于電動車的只適合很小一部分.原因很簡單,大部分電池是由多格組成的,比如,12V的電池由6個格組成,6V的由3個格組成.其中5個格有失水,但1個格有其他問題,總開路電壓不會高于13.2V.前不久,我在回答某維修儀制造商提問時,通過簡單詢問,立即告訴他靠近陽極那個格有問題了,他很驚訝.為什么,以后會陸續講解的.例二,所謂將電池放電到零伏,并不一定每個格為零伏.道理很簡單,有的格很好,有的格壞了,過放電過程中,壞格放到零伏了,好格還沒有.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并不為零伏,繼續放電,好的格繼續輸出電能,壞格則接受這些電能進行反充電,電壓和原來相反,這在電池行業叫反極.外電路就是電池端電壓為零伏時,僅僅是好格的電壓總和等于壞格反電壓總和而已.斷開放電電路一小會兒,再測電池端電壓還是正向電壓,即使有人說用短路線短路兩小時,也不行.
大家先看朱老師《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第13頁-21頁,這部分內容囊括了鉛蓄電池的主要電化學反應,反應物,生成物,與PH、電勢的關系.正如我在前面講的,中學文化程度不好理解,非電化學專業沒有老師講解也是有困難的.那位有書的將其輸入計算機,或者用光電掃描儀掃描后制成電子版后放到這里,那我就代表大家向他致謝了.
在網友準備前,我們再作些準備工作.
我接觸電池維修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當時正在抗美援朝,某師政治部主任、電臺、小車班住在我家,師長住鄰居家.我家這些叔叔們特別喜歡我這個小朋友,我跟他們學了很多知識,他們是我的啟蒙先師,遺憾的是我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了.
當時,電臺還是電子管的,電影《英雄兒女》王成背的也是電子管的,比師部電臺功率小.電臺電池分甲電和乙電,甲電就是現在的1號電池,供電子管燈絲使用;乙電相當于二號電池,供電子管屏極電流.都是很多節電池串聯或者并聯,用火漆封裝而成,外型呈方塊狀.為了延長使用,他們用電臺的手搖發電機經常給電池充電,實在不能用報廢了,就給我玩.我把它們打開,用手電燈泡逐節測試,能用的繼續使用;不能用的,從頂部的正極碳棒和負極鋅皮之間,用錐子鉆兩個洞,灌些食鹽水,然后用火漆封口.這樣,還能延長很長時間,直到負極鋅皮腐蝕嚴重到不能用為止.汽車的鉛電瓶維護、維修在一個姓劉的書記家的一個角落里.我也經常跟著他們去,看他們維修,將電池分解,然后把沒壞的負極板替代正極板,重新組成電池裝回.當時的隔板是木制的,和正極板一樣損壞比負極嚴重.重新制作匯流排和連接條的方法,就是利用報廢的電池的鉛基板柵和連接條,用拇指粗的炭精棒通電加熱熔化而成.他們告訴我這叫電鉛,還給了我很多.回家后,用母親舀飯的鐵勺子,放在煤火上將之熔化,澆注在地上刻有烏龜、牛羊、猴子的模里,冷卻后用繩子牽著玩,非常有趣.
就是這樣,先從實踐開始,后學理論,再去指導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真正提高是從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前,我在天津勸業場為單位買了一個閃光燈.根據我的記憶,這個閃光燈是上海產的101型的,電源是一個外殼透明的鉛蓄電池.每格的一側都有連通器,內置紅、綠、黃綠豆大般的比重球,電解液的比重不同,不同比重的相應顏色的球浮起,一目了然.各種充電電流,極板的變化,氣體的發生,非常直觀.閃光燈使用的是閃光管,這在當時是先進的,使用繼電器振子,將電池低壓變換升為高壓.
在這些年里,我在報刊雜志看到過相關文章,都講的是干電池是一次性的,不能充電;鉛電池平穩直流充電好,交流整流的脈動直流不好等等.實際情況是:干電池通過充電,能延長使用時間,不過一次比一次時間短.掌握脈沖小電流,定時是關鍵.關于鉛電池的充電,由于前述的電池外殼透明,又有備用的,那就大膽試驗吧.穩定直流,半波脈動直流,全波脈動直流,恒流源,階梯波,過放,反充,大電流,小電流…
直到1970年以后,才知道美國人麥斯有高見,大脈沖充電后,放一下電,再充,即現在書中的麥斯三定律.那就抓緊試驗,主要是負脈沖的大小,脈沖寬度等.在和地方同行交流中,電信局的電源室的技術人員敬業、嚴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1883年-1984年首先出書,提供快速充電技術,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他們原來使用的電池,都是2伏的玻璃槽的,可以拉起來檢修,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記錄.當然,因為排資論輩等原因,也限制了基層一部分技術人員的試驗.
印象較深的還有一件事兒,知道麥斯高見期間,還知道了某國的科學家發現塑料在鹵素氣氛中可以導電的現象,并且預言可能用于電池,重量可以輕到當時鉛電池的十分之一,容量大十倍.幾年后的1978年,我在河北省情報中心看到某雜志刊登了一則消息,南京大學一個姓王的女副研究員重現了1平方厘米這位老外的研究成果.但是,她指出不穩定,距實際應用還有距離.后來,給我分配來個南大生,問他這事,不知道.兩年前,我的一個內侄考入南大化學系,送行時,告訴他兩件事:1打聽一下那位王老師2學會制氧,他奶奶離不了氧氣.我給他講,不是現在眾所周知的物理分餾液態空氣制氧(家庭沒有壓縮機,分餾設備),更不是廣告的化學反應制氧(一般家庭用不起);而是一些化合物加熱到某溫度吸收空氣中的氧,繼續加熱到某溫度釋放吸收的氧.如果用兩桶這種東西,加上必要的配套裝置不就可以“連續”制氧了嗎?
30多年來,鉛蓄電池世界沒有爭議的就是三條:1,缺水的補水.2,硫化的去硫化.3,適當過充電.關鍵在第3條,什么叫過放電?什么叫過充電?如何實現過放電?如何實施過充電?
文革期間,有一年北京國慶游行,有個方隊手舉胡蘿貝的東西,代表什么意思呢?這就是代表我國已經可以拉單晶硅了.單晶硅是半導體器件材料,用它制作晶體管,可控硅,CPU等,過去完全依賴進口,現在可以自己拉了.當時報紙介紹了一些單晶硅的知識,在這里突出一點就是必須先有單晶硅的種子,然后在此基礎上,控制條件使單晶硅逐步增大,“拉”單晶硅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拉出來的形狀好像胡蘿貝.強調一點沒有單晶硅晶種是不行的,多晶硅咱們中國早就會.講這個的目的是講硫化就是指陰極生成了大晶體的硫酸鉛,而不是通過充電容易還原為鉛的小晶體的硫酸鉛.解決已生成的大晶體的硫酸鉛就是去硫化,大晶體的硫酸鉛生長過程和單晶硅類似之處,就是要有大晶體的硫酸鉛種子,生長有一定條件.因此,預防生成大晶體的硫酸鉛,屬于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在網友準備前,我們再作些準備工作.
我接觸電池維修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當時正在抗美援朝,某師政治部主任、電臺、小車班住在我家,師長住鄰居家.我家這些叔叔們特別喜歡我這個小朋友,我跟他們學了很多知識,他們是我的啟蒙先師,遺憾的是我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了.
當時,電臺還是電子管的,電影《英雄兒女》王成背的也是電子管的,比師部電臺功率小.電臺電池分甲電和乙電,甲電就是現在的1號電池,供電子管燈絲使用;乙電相當于二號電池,供電子管屏極電流.都是很多節電池串聯或者并聯,用火漆封裝而成,外型呈方塊狀.為了延長使用,他們用電臺的手搖發電機經常給電池充電,實在不能用報廢了,就給我玩.我把它們打開,用手電燈泡逐節測試,能用的繼續使用;不能用的,從頂部的正極碳棒和負極鋅皮之間,用錐子鉆兩個洞,灌些食鹽水,然后用火漆封口.這樣,還能延長很長時間,直到負極鋅皮腐蝕嚴重到不能用為止.汽車的鉛電瓶維護、維修在一個姓劉的書記家的一個角落里.我也經常跟著他們去,看他們維修,將電池分解,然后把沒壞的負極板替代正極板,重新組成電池裝回.當時的隔板是木制的,和正極板一樣損壞比負極嚴重.重新制作匯流排和連接條的方法,就是利用報廢的電池的鉛基板柵和連接條,用拇指粗的炭精棒通電加熱熔化而成.他們告訴我這叫電鉛,還給了我很多.回家后,用母親舀飯的鐵勺子,放在煤火上將之熔化,澆注在地上刻有烏龜、牛羊、猴子的模里,冷卻后用繩子牽著玩,非常有趣.
就是這樣,先從實踐開始,后學理論,再去指導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真正提高是從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前,我在天津勸業場為單位買了一個閃光燈.根據我的記憶,這個閃光燈是上海產的101型的,電源是一個外殼透明的鉛蓄電池.每格的一側都有連通器,內置紅、綠、黃綠豆大般的比重球,電解液的比重不同,不同比重的相應顏色的球浮起,一目了然.各種充電電流,極板的變化,氣體的發生,非常直觀.閃光燈使用的是閃光管,這在當時是先進的,使用繼電器振子,將電池低壓變換升為高壓.
在這些年里,我在報刊雜志看到過相關文章,都講的是干電池是一次性的,不能充電;鉛電池平穩直流充電好,交流整流的脈動直流不好等等.實際情況是:干電池通過充電,能延長使用時間,不過一次比一次時間短.掌握脈沖小電流,定時是關鍵.關于鉛電池的充電,由于前述的電池外殼透明,又有備用的,那就大膽試驗吧.穩定直流,半波脈動直流,全波脈動直流,恒流源,階梯波,過放,反充,大電流,小電流…
直到1970年以后,才知道美國人麥斯有高見,大脈沖充電后,放一下電,再充,即現在書中的麥斯三定律.那就抓緊試驗,主要是負脈沖的大小,脈沖寬度等.在和地方同行交流中,電信局的電源室的技術人員敬業、嚴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1883年-1984年首先出書,提供快速充電技術,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他們原來使用的電池,都是2伏的玻璃槽的,可以拉起來檢修,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記錄.當然,因為排資論輩等原因,也限制了基層一部分技術人員的試驗.
印象較深的還有一件事兒,知道麥斯高見期間,還知道了某國的科學家發現塑料在鹵素氣氛中可以導電的現象,并且預言可能用于電池,重量可以輕到當時鉛電池的十分之一,容量大十倍.幾年后的1978年,我在河北省情報中心看到某雜志刊登了一則消息,南京大學一個姓王的女副研究員重現了1平方厘米這位老外的研究成果.但是,她指出不穩定,距實際應用還有距離.后來,給我分配來個南大生,問他這事,不知道.兩年前,我的一個內侄考入南大化學系,送行時,告訴他兩件事:1打聽一下那位王老師2學會制氧,他奶奶離不了氧氣.我給他講,不是現在眾所周知的物理分餾液態空氣制氧(家庭沒有壓縮機,分餾設備),更不是廣告的化學反應制氧(一般家庭用不起);而是一些化合物加熱到某溫度吸收空氣中的氧,繼續加熱到某溫度釋放吸收的氧.如果用兩桶這種東西,加上必要的配套裝置不就可以“連續”制氧了嗎?
30多年來,鉛蓄電池世界沒有爭議的就是三條:1,缺水的補水.2,硫化的去硫化.3,適當過充電.關鍵在第3條,什么叫過放電?什么叫過充電?如何實現過放電?如何實施過充電?
文革期間,有一年北京國慶游行,有個方隊手舉胡蘿貝的東西,代表什么意思呢?這就是代表我國已經可以拉單晶硅了.單晶硅是半導體器件材料,用它制作晶體管,可控硅,CPU等,過去完全依賴進口,現在可以自己拉了.當時報紙介紹了一些單晶硅的知識,在這里突出一點就是必須先有單晶硅的種子,然后在此基礎上,控制條件使單晶硅逐步增大,“拉”單晶硅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拉出來的形狀好像胡蘿貝.強調一點沒有單晶硅晶種是不行的,多晶硅咱們中國早就會.講這個的目的是講硫化就是指陰極生成了大晶體的硫酸鉛,而不是通過充電容易還原為鉛的小晶體的硫酸鉛.解決已生成的大晶體的硫酸鉛就是去硫化,大晶體的硫酸鉛生長過程和單晶硅類似之處,就是要有大晶體的硫酸鉛種子,生長有一定條件.因此,預防生成大晶體的硫酸鉛,屬于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0
回復
@ztxztx
大家先看朱老師《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第13頁-21頁,這部分內容囊括了鉛蓄電池的主要電化學反應,反應物,生成物,與PH、電勢的關系.正如我在前面講的,中學文化程度不好理解,非電化學專業沒有老師講解也是有困難的.那位有書的將其輸入計算機,或者用光電掃描儀掃描后制成電子版后放到這里,那我就代表大家向他致謝了.在網友準備前,我們再作些準備工作.我接觸電池維修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當時正在抗美援朝,某師政治部主任、電臺、小車班住在我家,師長住鄰居家.我家這些叔叔們特別喜歡我這個小朋友,我跟他們學了很多知識,他們是我的啟蒙先師,遺憾的是我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了.當時,電臺還是電子管的,電影《英雄兒女》王成背的也是電子管的,比師部電臺功率小.電臺電池分甲電和乙電,甲電就是現在的1號電池,供電子管燈絲使用;乙電相當于二號電池,供電子管屏極電流.都是很多節電池串聯或者并聯,用火漆封裝而成,外型呈方塊狀.為了延長使用,他們用電臺的手搖發電機經常給電池充電,實在不能用報廢了,就給我玩.我把它們打開,用手電燈泡逐節測試,能用的繼續使用;不能用的,從頂部的正極碳棒和負極鋅皮之間,用錐子鉆兩個洞,灌些食鹽水,然后用火漆封口.這樣,還能延長很長時間,直到負極鋅皮腐蝕嚴重到不能用為止.汽車的鉛電瓶維護、維修在一個姓劉的書記家的一個角落里.我也經常跟著他們去,看他們維修,將電池分解,然后把沒壞的負極板替代正極板,重新組成電池裝回.當時的隔板是木制的,和正極板一樣損壞比負極嚴重.重新制作匯流排和連接條的方法,就是利用報廢的電池的鉛基板柵和連接條,用拇指粗的炭精棒通電加熱熔化而成.他們告訴我這叫電鉛,還給了我很多.回家后,用母親舀飯的鐵勺子,放在煤火上將之熔化,澆注在地上刻有烏龜、牛羊、猴子的模里,冷卻后用繩子牽著玩,非常有趣.就是這樣,先從實踐開始,后學理論,再去指導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真正提高是從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前,我在天津勸業場為單位買了一個閃光燈.根據我的記憶,這個閃光燈是上海產的101型的,電源是一個外殼透明的鉛蓄電池.每格的一側都有連通器,內置紅、綠、黃綠豆大般的比重球,電解液的比重不同,不同比重的相應顏色的球浮起,一目了然.各種充電電流,極板的變化,氣體的發生,非常直觀.閃光燈使用的是閃光管,這在當時是先進的,使用繼電器振子,將電池低壓變換升為高壓.在這些年里,我在報刊雜志看到過相關文章,都講的是干電池是一次性的,不能充電;鉛電池平穩直流充電好,交流整流的脈動直流不好等等.實際情況是:干電池通過充電,能延長使用時間,不過一次比一次時間短.掌握脈沖小電流,定時是關鍵.關于鉛電池的充電,由于前述的電池外殼透明,又有備用的,那就大膽試驗吧.穩定直流,半波脈動直流,全波脈動直流,恒流源,階梯波,過放,反充,大電流,小電流…直到1970年以后,才知道美國人麥斯有高見,大脈沖充電后,放一下電,再充,即現在書中的麥斯三定律.那就抓緊試驗,主要是負脈沖的大小,脈沖寬度等.在和地方同行交流中,電信局的電源室的技術人員敬業、嚴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1883年-1984年首先出書,提供快速充電技術,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他們原來使用的電池,都是2伏的玻璃槽的,可以拉起來檢修,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記錄.當然,因為排資論輩等原因,也限制了基層一部分技術人員的試驗.印象較深的還有一件事兒,知道麥斯高見期間,還知道了某國的科學家發現塑料在鹵素氣氛中可以導電的現象,并且預言可能用于電池,重量可以輕到當時鉛電池的十分之一,容量大十倍.幾年后的1978年,我在河北省情報中心看到某雜志刊登了一則消息,南京大學一個姓王的女副研究員重現了1平方厘米這位老外的研究成果.但是,她指出不穩定,距實際應用還有距離.后來,給我分配來個南大生,問他這事,不知道.兩年前,我的一個內侄考入南大化學系,送行時,告訴他兩件事:1打聽一下那位王老師2學會制氧,他奶奶離不了氧氣.我給他講,不是現在眾所周知的物理分餾液態空氣制氧(家庭沒有壓縮機,分餾設備),更不是廣告的化學反應制氧(一般家庭用不起);而是一些化合物加熱到某溫度吸收空氣中的氧,繼續加熱到某溫度釋放吸收的氧.如果用兩桶這種東西,加上必要的配套裝置不就可以“連續”制氧了嗎?30多年來,鉛蓄電池世界沒有爭議的就是三條:1,缺水的補水.2,硫化的去硫化.3,適當過充電.關鍵在第3條,什么叫過放電?什么叫過充電?如何實現過放電?如何實施過充電?文革期間,有一年北京國慶游行,有個方隊手舉胡蘿貝的東西,代表什么意思呢?這就是代表我國已經可以拉單晶硅了.單晶硅是半導體器件材料,用它制作晶體管,可控硅,CPU等,過去完全依賴進口,現在可以自己拉了.當時報紙介紹了一些單晶硅的知識,在這里突出一點就是必須先有單晶硅的種子,然后在此基礎上,控制條件使單晶硅逐步增大,“拉”單晶硅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拉出來的形狀好像胡蘿貝.強調一點沒有單晶硅晶種是不行的,多晶硅咱們中國早就會.講這個的目的是講硫化就是指陰極生成了大晶體的硫酸鉛,而不是通過充電容易還原為鉛的小晶體的硫酸鉛.解決已生成的大晶體的硫酸鉛就是去硫化,大晶體的硫酸鉛生長過程和單晶硅類似之處,就是要有大晶體的硫酸鉛種子,生長有一定條件.因此,預防生成大晶體的硫酸鉛,屬于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生動有料,前輩風范.
0
回復
@ztxztx
大家先看朱老師《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第13頁-21頁,這部分內容囊括了鉛蓄電池的主要電化學反應,反應物,生成物,與PH、電勢的關系.正如我在前面講的,中學文化程度不好理解,非電化學專業沒有老師講解也是有困難的.那位有書的將其輸入計算機,或者用光電掃描儀掃描后制成電子版后放到這里,那我就代表大家向他致謝了.在網友準備前,我們再作些準備工作.我接觸電池維修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當時正在抗美援朝,某師政治部主任、電臺、小車班住在我家,師長住鄰居家.我家這些叔叔們特別喜歡我這個小朋友,我跟他們學了很多知識,他們是我的啟蒙先師,遺憾的是我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了.當時,電臺還是電子管的,電影《英雄兒女》王成背的也是電子管的,比師部電臺功率小.電臺電池分甲電和乙電,甲電就是現在的1號電池,供電子管燈絲使用;乙電相當于二號電池,供電子管屏極電流.都是很多節電池串聯或者并聯,用火漆封裝而成,外型呈方塊狀.為了延長使用,他們用電臺的手搖發電機經常給電池充電,實在不能用報廢了,就給我玩.我把它們打開,用手電燈泡逐節測試,能用的繼續使用;不能用的,從頂部的正極碳棒和負極鋅皮之間,用錐子鉆兩個洞,灌些食鹽水,然后用火漆封口.這樣,還能延長很長時間,直到負極鋅皮腐蝕嚴重到不能用為止.汽車的鉛電瓶維護、維修在一個姓劉的書記家的一個角落里.我也經常跟著他們去,看他們維修,將電池分解,然后把沒壞的負極板替代正極板,重新組成電池裝回.當時的隔板是木制的,和正極板一樣損壞比負極嚴重.重新制作匯流排和連接條的方法,就是利用報廢的電池的鉛基板柵和連接條,用拇指粗的炭精棒通電加熱熔化而成.他們告訴我這叫電鉛,還給了我很多.回家后,用母親舀飯的鐵勺子,放在煤火上將之熔化,澆注在地上刻有烏龜、牛羊、猴子的模里,冷卻后用繩子牽著玩,非常有趣.就是這樣,先從實踐開始,后學理論,再去指導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真正提高是從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前,我在天津勸業場為單位買了一個閃光燈.根據我的記憶,這個閃光燈是上海產的101型的,電源是一個外殼透明的鉛蓄電池.每格的一側都有連通器,內置紅、綠、黃綠豆大般的比重球,電解液的比重不同,不同比重的相應顏色的球浮起,一目了然.各種充電電流,極板的變化,氣體的發生,非常直觀.閃光燈使用的是閃光管,這在當時是先進的,使用繼電器振子,將電池低壓變換升為高壓.在這些年里,我在報刊雜志看到過相關文章,都講的是干電池是一次性的,不能充電;鉛電池平穩直流充電好,交流整流的脈動直流不好等等.實際情況是:干電池通過充電,能延長使用時間,不過一次比一次時間短.掌握脈沖小電流,定時是關鍵.關于鉛電池的充電,由于前述的電池外殼透明,又有備用的,那就大膽試驗吧.穩定直流,半波脈動直流,全波脈動直流,恒流源,階梯波,過放,反充,大電流,小電流…直到1970年以后,才知道美國人麥斯有高見,大脈沖充電后,放一下電,再充,即現在書中的麥斯三定律.那就抓緊試驗,主要是負脈沖的大小,脈沖寬度等.在和地方同行交流中,電信局的電源室的技術人員敬業、嚴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1883年-1984年首先出書,提供快速充電技術,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他們原來使用的電池,都是2伏的玻璃槽的,可以拉起來檢修,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記錄.當然,因為排資論輩等原因,也限制了基層一部分技術人員的試驗.印象較深的還有一件事兒,知道麥斯高見期間,還知道了某國的科學家發現塑料在鹵素氣氛中可以導電的現象,并且預言可能用于電池,重量可以輕到當時鉛電池的十分之一,容量大十倍.幾年后的1978年,我在河北省情報中心看到某雜志刊登了一則消息,南京大學一個姓王的女副研究員重現了1平方厘米這位老外的研究成果.但是,她指出不穩定,距實際應用還有距離.后來,給我分配來個南大生,問他這事,不知道.兩年前,我的一個內侄考入南大化學系,送行時,告訴他兩件事:1打聽一下那位王老師2學會制氧,他奶奶離不了氧氣.我給他講,不是現在眾所周知的物理分餾液態空氣制氧(家庭沒有壓縮機,分餾設備),更不是廣告的化學反應制氧(一般家庭用不起);而是一些化合物加熱到某溫度吸收空氣中的氧,繼續加熱到某溫度釋放吸收的氧.如果用兩桶這種東西,加上必要的配套裝置不就可以“連續”制氧了嗎?30多年來,鉛蓄電池世界沒有爭議的就是三條:1,缺水的補水.2,硫化的去硫化.3,適當過充電.關鍵在第3條,什么叫過放電?什么叫過充電?如何實現過放電?如何實施過充電?文革期間,有一年北京國慶游行,有個方隊手舉胡蘿貝的東西,代表什么意思呢?這就是代表我國已經可以拉單晶硅了.單晶硅是半導體器件材料,用它制作晶體管,可控硅,CPU等,過去完全依賴進口,現在可以自己拉了.當時報紙介紹了一些單晶硅的知識,在這里突出一點就是必須先有單晶硅的種子,然后在此基礎上,控制條件使單晶硅逐步增大,“拉”單晶硅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拉出來的形狀好像胡蘿貝.強調一點沒有單晶硅晶種是不行的,多晶硅咱們中國早就會.講這個的目的是講硫化就是指陰極生成了大晶體的硫酸鉛,而不是通過充電容易還原為鉛的小晶體的硫酸鉛.解決已生成的大晶體的硫酸鉛就是去硫化,大晶體的硫酸鉛生長過程和單晶硅類似之處,就是要有大晶體的硫酸鉛種子,生長有一定條件.因此,預防生成大晶體的硫酸鉛,屬于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關于第2條硫化和去硫化,硫化產生的原因,世界有兩種不同觀點,并且都有試驗做證明和依據:一是認為電解液中硫酸鉛飽和,低溫擾動會返還到極板,在負極形成大晶體硫酸鉛,大晶體硫酸鉛導電極差;二是認為電解液中活性劑的存在,降低了硫酸鉛的溶解度,負極板對活性劑的吸附提高了鉛析出的超電勢,同樣使硫酸鉛轉化為鉛的過程受阻,這是更重要的.
關于去硫化,輕度的可用小電流0.05C恒流長時間充,中度的、嚴重的,可用“水療”,這個辦法全世界都用了幾十年了,前面介紹的書中都有,缺點就是時間長.朱松然老師《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在兩個地方論述了硫化和去硫化,第211頁-213頁和第324頁都有論述,其中對第二種觀點朱老師講“若認為吸附是造成不可逆硫酸鹽化的原因,則可以用高電流密度(100毫安/平方厘米)充電”.朱老師也指出這種方法產生氣體特別是陽極產生大量氣體沖刷活性物質的副作用,當然,朱老師如果還是電子技術專家,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關于使用添加劑活化液,強化液使硫酸鹽化的電極重新活化的問題,朱老師對國產L-50和美國VFBC進行了試驗,并在213-214頁公布了情況.關于其它添加劑的內容在書中還有幾處,還講解了機理.
關于去硫化,輕度的可用小電流0.05C恒流長時間充,中度的、嚴重的,可用“水療”,這個辦法全世界都用了幾十年了,前面介紹的書中都有,缺點就是時間長.朱松然老師《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在兩個地方論述了硫化和去硫化,第211頁-213頁和第324頁都有論述,其中對第二種觀點朱老師講“若認為吸附是造成不可逆硫酸鹽化的原因,則可以用高電流密度(100毫安/平方厘米)充電”.朱老師也指出這種方法產生氣體特別是陽極產生大量氣體沖刷活性物質的副作用,當然,朱老師如果還是電子技術專家,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關于使用添加劑活化液,強化液使硫酸鹽化的電極重新活化的問題,朱老師對國產L-50和美國VFBC進行了試驗,并在213-214頁公布了情況.關于其它添加劑的內容在書中還有幾處,還講解了機理.
0
回復
@ztxztx
關于第2條硫化和去硫化,硫化產生的原因,世界有兩種不同觀點,并且都有試驗做證明和依據:一是認為電解液中硫酸鉛飽和,低溫擾動會返還到極板,在負極形成大晶體硫酸鉛,大晶體硫酸鉛導電極差;二是認為電解液中活性劑的存在,降低了硫酸鉛的溶解度,負極板對活性劑的吸附提高了鉛析出的超電勢,同樣使硫酸鉛轉化為鉛的過程受阻,這是更重要的.關于去硫化,輕度的可用小電流0.05C恒流長時間充,中度的、嚴重的,可用“水療”,這個辦法全世界都用了幾十年了,前面介紹的書中都有,缺點就是時間長.朱松然老師《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在兩個地方論述了硫化和去硫化,第211頁-213頁和第324頁都有論述,其中對第二種觀點朱老師講“若認為吸附是造成不可逆硫酸鹽化的原因,則可以用高電流密度(100毫安/平方厘米)充電”.朱老師也指出這種方法產生氣體特別是陽極產生大量氣體沖刷活性物質的副作用,當然,朱老師如果還是電子技術專家,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關于使用添加劑活化液,強化液使硫酸鹽化的電極重新活化的問題,朱老師對國產L-50和美國VFBC進行了試驗,并在213-214頁公布了情況.關于其它添加劑的內容在書中還有幾處,還講解了機理.
請教張老師出版的書名叫什么?哪一家出版社發行?哪里能夠買到?再搬一沙發來聽課,謝謝張老師!
0
回復
@ztxztx
關于第2條硫化和去硫化,硫化產生的原因,世界有兩種不同觀點,并且都有試驗做證明和依據:一是認為電解液中硫酸鉛飽和,低溫擾動會返還到極板,在負極形成大晶體硫酸鉛,大晶體硫酸鉛導電極差;二是認為電解液中活性劑的存在,降低了硫酸鉛的溶解度,負極板對活性劑的吸附提高了鉛析出的超電勢,同樣使硫酸鉛轉化為鉛的過程受阻,這是更重要的.關于去硫化,輕度的可用小電流0.05C恒流長時間充,中度的、嚴重的,可用“水療”,這個辦法全世界都用了幾十年了,前面介紹的書中都有,缺點就是時間長.朱松然老師《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在兩個地方論述了硫化和去硫化,第211頁-213頁和第324頁都有論述,其中對第二種觀點朱老師講“若認為吸附是造成不可逆硫酸鹽化的原因,則可以用高電流密度(100毫安/平方厘米)充電”.朱老師也指出這種方法產生氣體特別是陽極產生大量氣體沖刷活性物質的副作用,當然,朱老師如果還是電子技術專家,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關于使用添加劑活化液,強化液使硫酸鹽化的電極重新活化的問題,朱老師對國產L-50和美國VFBC進行了試驗,并在213-214頁公布了情況.關于其它添加劑的內容在書中還有幾處,還講解了機理.
市場上常見的一般有兩大類:一類是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一類是活化儀.
市場上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又分有源、無源兩類:無源類是利用電池自身的電能通過電子線路給電感儲能,然后突然切斷電流,電感儲能瞬間釋放,根據楞次定律e=-Ldi/dt,形成高的電流窄脈沖給電池反充電,如此反復進行.典型的線路見《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一文;有源類,用獨立的電源,通過電子電路形成充、放電脈沖,對電池進行修復.典型的產品就是美國的pulsetech的電池修復儀和新威公司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趙老師(即ABT-BJ趙鐵良先生)在網上公開提供了維修參考的數據:充電脈沖寬度900mS,間隔10mS,上升沿要陡直,除硫效果好;放電50mS;測試開路電壓40mS;放電脈沖選用3歐姆電阻.放電電流為3~4.5A.從克服極化的角度來說,所加的負脈沖時間上要很短.一般在時間上往往是正脈沖的3%以內.幅度上來說,是正脈沖的1.5~3倍;去硫化脈沖頻率取8.33KHZ.這兩類修復對極板損壞小,廠家稱無損修復.正好先生也有類似《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的產品,并有很大改進.
這類產品的名稱很復雜,如“保護器”、“電池伴侶”、“延生器”、“電池寶”等等、效果參差不齊.如果和電池長時間連接,有可以防止硫化的說法.目前的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小容量電池的,對大容量電池的不多.基本都是消除硫化有效,對正極軟化(加水有黑液)的電池無效.
第二類就是國內比較流行的是活化儀,這類儀器實際就是給電池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深度充、放電.
目前還有一些產品,屬于過充電修復.如果不太計較電池壽命,采用這種修復方法是立竿見影的.采用深度放電和充電,電池容量可以上升,這是世界公認的.但是對電池壽命可能有傷害,本網站許多帖子,僅僅圍繞過充電可以將電池正極板把表面的α氧化鉛到β氧化鉛的轉換,完成電池容量的提升,在修復中采用這種措施容易形成不可恢復的容量下降.有些反退給電池廠商的電池,就是使用了這類方法修復.
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為,好的過放、過充電修復,只要嚴格限制電流和時間,參考極板制造時類似化成的做法,的確有很好的結果.關鍵是判斷,不是千篇一律,統統進行反充.舉一個前幾天的實例吧,我到網友老三的店里串門,正好剛換下一組電摩的4只17Ah電池,準備(120元)賣給收舊電池的,我告訴他們不要賣,應該能修理,于是拿回檢修,簡要敘述一下:
例三, 上述電池4只,浙江長興產的,但不是天能的.因為是剛換下的,就沒有作其他測試和充電.開路電壓依次為:1號13.42V;2號13.36V;3號13.18.V;4號12.4V.很明顯,缺水.開蓋,給前三只每格加6再+4毫升,4號加6再+2毫升,靜止兩小時開始充電,開始10A,2分鐘后改為3A,半小時后改為階梯,陸續開始產汽,1-3號各格產汽比較一致,4號有5個格號產汽先后比較一致,它們產汽后,靠近陽極的格仍不大量產生汽.停止充電,檢測容量,1-3號接近新品,4號只有1.5Ah.1-3號每格又加4毫升水,并用階梯充到所有格析汽;單獨充4號1小時后,5A放電,檢測端電壓,從13.2V降到10.5V為20分鐘,降到8.32V只用了不到5分鐘,繼續用5A放電,保持8.15V左右可到1小時,停止檢查.為什么停止呢,結論有了:靠近陽極那個格壞了,壞格容量約1.5Ah.簡單用理論解釋一下:從13.2V降到10.5V20分鐘,就是壞格(已經大大低于1.7V了)具有不到1.5Ah的證明;繼續5A放電,壞格降到0V,其余5個好格(10V)對壞格進行反充電,壞格反向充到將近2V時穩定時間長,電池端電壓為5個好格電壓的和減去壞格反極電壓,即10-2=8V.不必要再繼續了,否則對5個好格也有損壞.告訴大家如何判斷那個為壞格,這類電池加液孔比10Ah的小得多,用自制鍍鉛工具幾秒就能判定那個格為壞格,本例5個格析汽,靠近陽極的格不析汽,應首先檢測它,檢測結果證實.該壞格壞了了,并且是部分脫落.單獨處理該格,使其容量到了10Ah.至此維修完成,容量1-3號接近新的,4號10Ah(其中5個好格的容量和1-3號一樣接近新的).
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對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
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市場上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又分有源、無源兩類:無源類是利用電池自身的電能通過電子線路給電感儲能,然后突然切斷電流,電感儲能瞬間釋放,根據楞次定律e=-Ldi/dt,形成高的電流窄脈沖給電池反充電,如此反復進行.典型的線路見《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一文;有源類,用獨立的電源,通過電子電路形成充、放電脈沖,對電池進行修復.典型的產品就是美國的pulsetech的電池修復儀和新威公司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趙老師(即ABT-BJ趙鐵良先生)在網上公開提供了維修參考的數據:充電脈沖寬度900mS,間隔10mS,上升沿要陡直,除硫效果好;放電50mS;測試開路電壓40mS;放電脈沖選用3歐姆電阻.放電電流為3~4.5A.從克服極化的角度來說,所加的負脈沖時間上要很短.一般在時間上往往是正脈沖的3%以內.幅度上來說,是正脈沖的1.5~3倍;去硫化脈沖頻率取8.33KHZ.這兩類修復對極板損壞小,廠家稱無損修復.正好先生也有類似《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的產品,并有很大改進.
這類產品的名稱很復雜,如“保護器”、“電池伴侶”、“延生器”、“電池寶”等等、效果參差不齊.如果和電池長時間連接,有可以防止硫化的說法.目前的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小容量電池的,對大容量電池的不多.基本都是消除硫化有效,對正極軟化(加水有黑液)的電池無效.
第二類就是國內比較流行的是活化儀,這類儀器實際就是給電池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深度充、放電.
目前還有一些產品,屬于過充電修復.如果不太計較電池壽命,采用這種修復方法是立竿見影的.采用深度放電和充電,電池容量可以上升,這是世界公認的.但是對電池壽命可能有傷害,本網站許多帖子,僅僅圍繞過充電可以將電池正極板把表面的α氧化鉛到β氧化鉛的轉換,完成電池容量的提升,在修復中采用這種措施容易形成不可恢復的容量下降.有些反退給電池廠商的電池,就是使用了這類方法修復.
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為,好的過放、過充電修復,只要嚴格限制電流和時間,參考極板制造時類似化成的做法,的確有很好的結果.關鍵是判斷,不是千篇一律,統統進行反充.舉一個前幾天的實例吧,我到網友老三的店里串門,正好剛換下一組電摩的4只17Ah電池,準備(120元)賣給收舊電池的,我告訴他們不要賣,應該能修理,于是拿回檢修,簡要敘述一下:
例三, 上述電池4只,浙江長興產的,但不是天能的.因為是剛換下的,就沒有作其他測試和充電.開路電壓依次為:1號13.42V;2號13.36V;3號13.18.V;4號12.4V.很明顯,缺水.開蓋,給前三只每格加6再+4毫升,4號加6再+2毫升,靜止兩小時開始充電,開始10A,2分鐘后改為3A,半小時后改為階梯,陸續開始產汽,1-3號各格產汽比較一致,4號有5個格號產汽先后比較一致,它們產汽后,靠近陽極的格仍不大量產生汽.停止充電,檢測容量,1-3號接近新品,4號只有1.5Ah.1-3號每格又加4毫升水,并用階梯充到所有格析汽;單獨充4號1小時后,5A放電,檢測端電壓,從13.2V降到10.5V為20分鐘,降到8.32V只用了不到5分鐘,繼續用5A放電,保持8.15V左右可到1小時,停止檢查.為什么停止呢,結論有了:靠近陽極那個格壞了,壞格容量約1.5Ah.簡單用理論解釋一下:從13.2V降到10.5V20分鐘,就是壞格(已經大大低于1.7V了)具有不到1.5Ah的證明;繼續5A放電,壞格降到0V,其余5個好格(10V)對壞格進行反充電,壞格反向充到將近2V時穩定時間長,電池端電壓為5個好格電壓的和減去壞格反極電壓,即10-2=8V.不必要再繼續了,否則對5個好格也有損壞.告訴大家如何判斷那個為壞格,這類電池加液孔比10Ah的小得多,用自制鍍鉛工具幾秒就能判定那個格為壞格,本例5個格析汽,靠近陽極的格不析汽,應首先檢測它,檢測結果證實.該壞格壞了了,并且是部分脫落.單獨處理該格,使其容量到了10Ah.至此維修完成,容量1-3號接近新的,4號10Ah(其中5個好格的容量和1-3號一樣接近新的).
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對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
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0
回復
@ddxx
請教張老師出版的書名叫什么?哪一家出版社發行?哪里能夠買到?再搬一沙發來聽課,謝謝張老師!
由電子報社出版,我的意見是《電動車電子技術大全》,涵蓋了目前控制器、充電器、鉛蓄電池維護.從元器件,基本電子電路,到整機,數百張電路圖.其中有我設計的適合初學者自制的多種儀器、儀表,突出了簡單、實用、安全、適合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從業人員使用.自身可靠,對被測被修對象可靠.如果作為產品,不會有連帶官司.大中專文化程度畢業設計、就業也可以作為參考書.
目前,雖然市場上有幾本電動車類的書籍,關于電子技術沒有我寫得深入、全面、具體.這和常年從事教學、科研有關,與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實踐有關.
目前,雖然市場上有幾本電動車類的書籍,關于電子技術沒有我寫得深入、全面、具體.這和常年從事教學、科研有關,與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實踐有關.
0
回復
@ztxztx
市場上常見的一般有兩大類:一類是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一類是活化儀.市場上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又分有源、無源兩類:無源類是利用電池自身的電能通過電子線路給電感儲能,然后突然切斷電流,電感儲能瞬間釋放,根據楞次定律e=-Ldi/dt,形成高的電流窄脈沖給電池反充電,如此反復進行.典型的線路見《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一文;有源類,用獨立的電源,通過電子電路形成充、放電脈沖,對電池進行修復.典型的產品就是美國的pulsetech的電池修復儀和新威公司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趙老師(即ABT-BJ趙鐵良先生)在網上公開提供了維修參考的數據:充電脈沖寬度900mS,間隔10mS,上升沿要陡直,除硫效果好;放電50mS;測試開路電壓40mS;放電脈沖選用3歐姆電阻.放電電流為3~4.5A.從克服極化的角度來說,所加的負脈沖時間上要很短.一般在時間上往往是正脈沖的3%以內.幅度上來說,是正脈沖的1.5~3倍;去硫化脈沖頻率取8.33KHZ.這兩類修復對極板損壞小,廠家稱無損修復.正好先生也有類似《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的產品,并有很大改進.這類產品的名稱很復雜,如“保護器”、“電池伴侶”、“延生器”、“電池寶”等等、效果參差不齊.如果和電池長時間連接,有可以防止硫化的說法.目前的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小容量電池的,對大容量電池的不多.基本都是消除硫化有效,對正極軟化(加水有黑液)的電池無效.第二類就是國內比較流行的是活化儀,這類儀器實際就是給電池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深度充、放電.目前還有一些產品,屬于過充電修復.如果不太計較電池壽命,采用這種修復方法是立竿見影的.采用深度放電和充電,電池容量可以上升,這是世界公認的.但是對電池壽命可能有傷害,本網站許多帖子,僅僅圍繞過充電可以將電池正極板把表面的α氧化鉛到β氧化鉛的轉換,完成電池容量的提升,在修復中采用這種措施容易形成不可恢復的容量下降.有些反退給電池廠商的電池,就是使用了這類方法修復.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為,好的過放、過充電修復,只要嚴格限制電流和時間,參考極板制造時類似化成的做法,的確有很好的結果.關鍵是判斷,不是千篇一律,統統進行反充.舉一個前幾天的實例吧,我到網友老三的店里串門,正好剛換下一組電摩的4只17Ah電池,準備(120元)賣給收舊電池的,我告訴他們不要賣,應該能修理,于是拿回檢修,簡要敘述一下:例三,上述電池4只,浙江長興產的,但不是天能的.因為是剛換下的,就沒有作其他測試和充電.開路電壓依次為:1號13.42V;2號13.36V;3號13.18.V;4號12.4V.很明顯,缺水.開蓋,給前三只每格加6再+4毫升,4號加6再+2毫升,靜止兩小時開始充電,開始10A,2分鐘后改為3A,半小時后改為階梯,陸續開始產汽,1-3號各格產汽比較一致,4號有5個格號產汽先后比較一致,它們產汽后,靠近陽極的格仍不大量產生汽.停止充電,檢測容量,1-3號接近新品,4號只有1.5Ah.1-3號每格又加4毫升水,并用階梯充到所有格析汽;單獨充4號1小時后,5A放電,檢測端電壓,從13.2V降到10.5V為20分鐘,降到8.32V只用了不到5分鐘,繼續用5A放電,保持8.15V左右可到1小時,停止檢查.為什么停止呢,結論有了:靠近陽極那個格壞了,壞格容量約1.5Ah.簡單用理論解釋一下:從13.2V降到10.5V20分鐘,就是壞格(已經大大低于1.7V了)具有不到1.5Ah的證明;繼續5A放電,壞格降到0V,其余5個好格(10V)對壞格進行反充電,壞格反向充到將近2V時穩定時間長,電池端電壓為5個好格電壓的和減去壞格反極電壓,即10-2=8V.不必要再繼續了,否則對5個好格也有損壞.告訴大家如何判斷那個為壞格,這類電池加液孔比10Ah的小得多,用自制鍍鉛工具幾秒就能判定那個格為壞格,本例5個格析汽,靠近陽極的格不析汽,應首先檢測它,檢測結果證實.該壞格壞了了,并且是部分脫落.單獨處理該格,使其容量到了10Ah.至此維修完成,容量1-3號接近新的,4號10Ah(其中5個好格的容量和1-3號一樣接近新的).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對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張老師,檢測壞格用的自制鍍鉛工具怎么做呢?
0
回復
@ztxztx
市場上常見的一般有兩大類:一類是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一類是活化儀.市場上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又分有源、無源兩類:無源類是利用電池自身的電能通過電子線路給電感儲能,然后突然切斷電流,電感儲能瞬間釋放,根據楞次定律e=-Ldi/dt,形成高的電流窄脈沖給電池反充電,如此反復進行.典型的線路見《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一文;有源類,用獨立的電源,通過電子電路形成充、放電脈沖,對電池進行修復.典型的產品就是美國的pulsetech的電池修復儀和新威公司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趙老師(即ABT-BJ趙鐵良先生)在網上公開提供了維修參考的數據:充電脈沖寬度900mS,間隔10mS,上升沿要陡直,除硫效果好;放電50mS;測試開路電壓40mS;放電脈沖選用3歐姆電阻.放電電流為3~4.5A.從克服極化的角度來說,所加的負脈沖時間上要很短.一般在時間上往往是正脈沖的3%以內.幅度上來說,是正脈沖的1.5~3倍;去硫化脈沖頻率取8.33KHZ.這兩類修復對極板損壞小,廠家稱無損修復.正好先生也有類似《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的產品,并有很大改進.這類產品的名稱很復雜,如“保護器”、“電池伴侶”、“延生器”、“電池寶”等等、效果參差不齊.如果和電池長時間連接,有可以防止硫化的說法.目前的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小容量電池的,對大容量電池的不多.基本都是消除硫化有效,對正極軟化(加水有黑液)的電池無效.第二類就是國內比較流行的是活化儀,這類儀器實際就是給電池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深度充、放電.目前還有一些產品,屬于過充電修復.如果不太計較電池壽命,采用這種修復方法是立竿見影的.采用深度放電和充電,電池容量可以上升,這是世界公認的.但是對電池壽命可能有傷害,本網站許多帖子,僅僅圍繞過充電可以將電池正極板把表面的α氧化鉛到β氧化鉛的轉換,完成電池容量的提升,在修復中采用這種措施容易形成不可恢復的容量下降.有些反退給電池廠商的電池,就是使用了這類方法修復.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為,好的過放、過充電修復,只要嚴格限制電流和時間,參考極板制造時類似化成的做法,的確有很好的結果.關鍵是判斷,不是千篇一律,統統進行反充.舉一個前幾天的實例吧,我到網友老三的店里串門,正好剛換下一組電摩的4只17Ah電池,準備(120元)賣給收舊電池的,我告訴他們不要賣,應該能修理,于是拿回檢修,簡要敘述一下:例三,上述電池4只,浙江長興產的,但不是天能的.因為是剛換下的,就沒有作其他測試和充電.開路電壓依次為:1號13.42V;2號13.36V;3號13.18.V;4號12.4V.很明顯,缺水.開蓋,給前三只每格加6再+4毫升,4號加6再+2毫升,靜止兩小時開始充電,開始10A,2分鐘后改為3A,半小時后改為階梯,陸續開始產汽,1-3號各格產汽比較一致,4號有5個格號產汽先后比較一致,它們產汽后,靠近陽極的格仍不大量產生汽.停止充電,檢測容量,1-3號接近新品,4號只有1.5Ah.1-3號每格又加4毫升水,并用階梯充到所有格析汽;單獨充4號1小時后,5A放電,檢測端電壓,從13.2V降到10.5V為20分鐘,降到8.32V只用了不到5分鐘,繼續用5A放電,保持8.15V左右可到1小時,停止檢查.為什么停止呢,結論有了:靠近陽極那個格壞了,壞格容量約1.5Ah.簡單用理論解釋一下:從13.2V降到10.5V20分鐘,就是壞格(已經大大低于1.7V了)具有不到1.5Ah的證明;繼續5A放電,壞格降到0V,其余5個好格(10V)對壞格進行反充電,壞格反向充到將近2V時穩定時間長,電池端電壓為5個好格電壓的和減去壞格反極電壓,即10-2=8V.不必要再繼續了,否則對5個好格也有損壞.告訴大家如何判斷那個為壞格,這類電池加液孔比10Ah的小得多,用自制鍍鉛工具幾秒就能判定那個格為壞格,本例5個格析汽,靠近陽極的格不析汽,應首先檢測它,檢測結果證實.該壞格壞了了,并且是部分脫落.單獨處理該格,使其容量到了10Ah.至此維修完成,容量1-3號接近新的,4號10Ah(其中5個好格的容量和1-3號一樣接近新的).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對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電池蓋子打開 就看見幾個加液口 問 如何并聯 或短路壞格呢?
0
回復
@ztxztx
市場上常見的一般有兩大類:一類是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一類是活化儀.市場上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又分有源、無源兩類:無源類是利用電池自身的電能通過電子線路給電感儲能,然后突然切斷電流,電感儲能瞬間釋放,根據楞次定律e=-Ldi/dt,形成高的電流窄脈沖給電池反充電,如此反復進行.典型的線路見《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一文;有源類,用獨立的電源,通過電子電路形成充、放電脈沖,對電池進行修復.典型的產品就是美國的pulsetech的電池修復儀和新威公司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趙老師(即ABT-BJ趙鐵良先生)在網上公開提供了維修參考的數據:充電脈沖寬度900mS,間隔10mS,上升沿要陡直,除硫效果好;放電50mS;測試開路電壓40mS;放電脈沖選用3歐姆電阻.放電電流為3~4.5A.從克服極化的角度來說,所加的負脈沖時間上要很短.一般在時間上往往是正脈沖的3%以內.幅度上來說,是正脈沖的1.5~3倍;去硫化脈沖頻率取8.33KHZ.這兩類修復對極板損壞小,廠家稱無損修復.正好先生也有類似《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的產品,并有很大改進.這類產品的名稱很復雜,如“保護器”、“電池伴侶”、“延生器”、“電池寶”等等、效果參差不齊.如果和電池長時間連接,有可以防止硫化的說法.目前的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小容量電池的,對大容量電池的不多.基本都是消除硫化有效,對正極軟化(加水有黑液)的電池無效.第二類就是國內比較流行的是活化儀,這類儀器實際就是給電池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深度充、放電.目前還有一些產品,屬于過充電修復.如果不太計較電池壽命,采用這種修復方法是立竿見影的.采用深度放電和充電,電池容量可以上升,這是世界公認的.但是對電池壽命可能有傷害,本網站許多帖子,僅僅圍繞過充電可以將電池正極板把表面的α氧化鉛到β氧化鉛的轉換,完成電池容量的提升,在修復中采用這種措施容易形成不可恢復的容量下降.有些反退給電池廠商的電池,就是使用了這類方法修復.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為,好的過放、過充電修復,只要嚴格限制電流和時間,參考極板制造時類似化成的做法,的確有很好的結果.關鍵是判斷,不是千篇一律,統統進行反充.舉一個前幾天的實例吧,我到網友老三的店里串門,正好剛換下一組電摩的4只17Ah電池,準備(120元)賣給收舊電池的,我告訴他們不要賣,應該能修理,于是拿回檢修,簡要敘述一下:例三,上述電池4只,浙江長興產的,但不是天能的.因為是剛換下的,就沒有作其他測試和充電.開路電壓依次為:1號13.42V;2號13.36V;3號13.18.V;4號12.4V.很明顯,缺水.開蓋,給前三只每格加6再+4毫升,4號加6再+2毫升,靜止兩小時開始充電,開始10A,2分鐘后改為3A,半小時后改為階梯,陸續開始產汽,1-3號各格產汽比較一致,4號有5個格號產汽先后比較一致,它們產汽后,靠近陽極的格仍不大量產生汽.停止充電,檢測容量,1-3號接近新品,4號只有1.5Ah.1-3號每格又加4毫升水,并用階梯充到所有格析汽;單獨充4號1小時后,5A放電,檢測端電壓,從13.2V降到10.5V為20分鐘,降到8.32V只用了不到5分鐘,繼續用5A放電,保持8.15V左右可到1小時,停止檢查.為什么停止呢,結論有了:靠近陽極那個格壞了,壞格容量約1.5Ah.簡單用理論解釋一下:從13.2V降到10.5V20分鐘,就是壞格(已經大大低于1.7V了)具有不到1.5Ah的證明;繼續5A放電,壞格降到0V,其余5個好格(10V)對壞格進行反充電,壞格反向充到將近2V時穩定時間長,電池端電壓為5個好格電壓的和減去壞格反極電壓,即10-2=8V.不必要再繼續了,否則對5個好格也有損壞.告訴大家如何判斷那個為壞格,這類電池加液孔比10Ah的小得多,用自制鍍鉛工具幾秒就能判定那個格為壞格,本例5個格析汽,靠近陽極的格不析汽,應首先檢測它,檢測結果證實.該壞格壞了了,并且是部分脫落.單獨處理該格,使其容量到了10Ah.至此維修完成,容量1-3號接近新的,4號10Ah(其中5個好格的容量和1-3號一樣接近新的).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對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1.5AH的那一格怎樣單獨處理修到10AH?
0
回復
@ztxztx
市場上常見的一般有兩大類:一類是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一類是活化儀.市場上脈沖消除硫化的設備又分有源、無源兩類:無源類是利用電池自身的電能通過電子線路給電感儲能,然后突然切斷電流,電感儲能瞬間釋放,根據楞次定律e=-Ldi/dt,形成高的電流窄脈沖給電池反充電,如此反復進行.典型的線路見《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一文;有源類,用獨立的電源,通過電子電路形成充、放電脈沖,對電池進行修復.典型的產品就是美國的pulsetech的電池修復儀和新威公司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趙老師(即ABT-BJ趙鐵良先生)在網上公開提供了維修參考的數據:充電脈沖寬度900mS,間隔10mS,上升沿要陡直,除硫效果好;放電50mS;測試開路電壓40mS;放電脈沖選用3歐姆電阻.放電電流為3~4.5A.從克服極化的角度來說,所加的負脈沖時間上要很短.一般在時間上往往是正脈沖的3%以內.幅度上來說,是正脈沖的1.5~3倍;去硫化脈沖頻率取8.33KHZ.這兩類修復對極板損壞小,廠家稱無損修復.正好先生也有類似《電子報》2002年合訂本294頁的《鉛酸蓄電池容量恢復器》的產品,并有很大改進.這類產品的名稱很復雜,如“保護器”、“電池伴侶”、“延生器”、“電池寶”等等、效果參差不齊.如果和電池長時間連接,有可以防止硫化的說法.目前的這些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小容量電池的,對大容量電池的不多.基本都是消除硫化有效,對正極軟化(加水有黑液)的電池無效.第二類就是國內比較流行的是活化儀,這類儀器實際就是給電池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深度充、放電.目前還有一些產品,屬于過充電修復.如果不太計較電池壽命,采用這種修復方法是立竿見影的.采用深度放電和充電,電池容量可以上升,這是世界公認的.但是對電池壽命可能有傷害,本網站許多帖子,僅僅圍繞過充電可以將電池正極板把表面的α氧化鉛到β氧化鉛的轉換,完成電池容量的提升,在修復中采用這種措施容易形成不可恢復的容量下降.有些反退給電池廠商的電池,就是使用了這類方法修復.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為,好的過放、過充電修復,只要嚴格限制電流和時間,參考極板制造時類似化成的做法,的確有很好的結果.關鍵是判斷,不是千篇一律,統統進行反充.舉一個前幾天的實例吧,我到網友老三的店里串門,正好剛換下一組電摩的4只17Ah電池,準備(120元)賣給收舊電池的,我告訴他們不要賣,應該能修理,于是拿回檢修,簡要敘述一下:例三,上述電池4只,浙江長興產的,但不是天能的.因為是剛換下的,就沒有作其他測試和充電.開路電壓依次為:1號13.42V;2號13.36V;3號13.18.V;4號12.4V.很明顯,缺水.開蓋,給前三只每格加6再+4毫升,4號加6再+2毫升,靜止兩小時開始充電,開始10A,2分鐘后改為3A,半小時后改為階梯,陸續開始產汽,1-3號各格產汽比較一致,4號有5個格號產汽先后比較一致,它們產汽后,靠近陽極的格仍不大量產生汽.停止充電,檢測容量,1-3號接近新品,4號只有1.5Ah.1-3號每格又加4毫升水,并用階梯充到所有格析汽;單獨充4號1小時后,5A放電,檢測端電壓,從13.2V降到10.5V為20分鐘,降到8.32V只用了不到5分鐘,繼續用5A放電,保持8.15V左右可到1小時,停止檢查.為什么停止呢,結論有了:靠近陽極那個格壞了,壞格容量約1.5Ah.簡單用理論解釋一下:從13.2V降到10.5V20分鐘,就是壞格(已經大大低于1.7V了)具有不到1.5Ah的證明;繼續5A放電,壞格降到0V,其余5個好格(10V)對壞格進行反充電,壞格反向充到將近2V時穩定時間長,電池端電壓為5個好格電壓的和減去壞格反極電壓,即10-2=8V.不必要再繼續了,否則對5個好格也有損壞.告訴大家如何判斷那個為壞格,這類電池加液孔比10Ah的小得多,用自制鍍鉛工具幾秒就能判定那個格為壞格,本例5個格析汽,靠近陽極的格不析汽,應首先檢測它,檢測結果證實.該壞格壞了了,并且是部分脫落.單獨處理該格,使其容量到了10Ah.至此維修完成,容量1-3號接近新的,4號10Ah(其中5個好格的容量和1-3號一樣接近新的).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對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因為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擴大,于是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
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繼續嘮叨2去硫化和3過放、充的問題.我已經講過,只要是有審批文號的,包括一些三無但是有效的產品,都是有針對性的、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不是簡單的接上就可以修復.商業維修關鍵是快速判斷是否可修,什么問題,對癥下藥.生產廠商要進行技術培訓,要完善使用說明書,要實事求是.業者要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舉兩個例子吧.
例四, 我是在老三的店里見到新威公司的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和毫斯萊(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修復儀的.關于前者,趙老師在網上講過,并且給過36121充電器的圖,雖然沒有打開,我相信屬于同一技術,主要針對電池硫化的.關于后者,就是過、充放,充電電路和天能TN-1(具體電路圖見《電子報》2004年合訂本附錄,據石家莊天能專賣講早就停產了)一樣.共同的問題,就是沒有測試判斷手段,需要人工進行.當初,我在看到這兩件維修儀時,就告訴過他們,前者針對硫化有效,后者過放、過充對很多電池有效,但是要掌握時間,否則會充鼓肚子.他們當時還不理解,現在懂了,因為沒有掌握好,用后者修壞過一組電池.
給大家介紹一個不開蓋檢查是否硫化的方法:用可調恒流源調到0.05C左右給電池充電,注意符合下述情況就是硫化,以12V電瓶為例,開始電壓高于15V(硫化嚴重的偏離值大),并且隨充電時間的增加,電壓降低,向15V靠攏;如果改為恒壓充電,則電流有增加趨勢.這是我的經驗,而一般書籍僅僅講,發熱,析汽早,容量小等等.我曾經先后給幾位到家造訪的業內大學生當場演示過判斷方法,分別比較了幾個硫化程度不同的鉛蓄電池.可調恒流源是我1978年設計的“新星多功能充電器”, 曾經編入我寫的《黑白電視機裝修教材》的附錄,當時是36V變壓器,分立元件線性的,后來又改進成集成電路線性的和電子開關控制的恒流式的.
這類例子不勝枚舉,許多網站流傳什么“維的奧”吃官司了,那家、那家大騙子了.
電池失效不完全是失水和硫化,目前人們關心的是電摩電池,熱門話題是陽極軟化.關于軟化共有三種論點,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僅僅是其中之一.請大家看朱老師書的150頁-160頁.
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
繼續嘮叨2去硫化和3過放、充的問題.我已經講過,只要是有審批文號的,包括一些三無但是有效的產品,都是有針對性的、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不是簡單的接上就可以修復.商業維修關鍵是快速判斷是否可修,什么問題,對癥下藥.生產廠商要進行技術培訓,要完善使用說明書,要實事求是.業者要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舉兩個例子吧.
例四, 我是在老三的店里見到新威公司的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和毫斯萊(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修復儀的.關于前者,趙老師在網上講過,并且給過36121充電器的圖,雖然沒有打開,我相信屬于同一技術,主要針對電池硫化的.關于后者,就是過、充放,充電電路和天能TN-1(具體電路圖見《電子報》2004年合訂本附錄,據石家莊天能專賣講早就停產了)一樣.共同的問題,就是沒有測試判斷手段,需要人工進行.當初,我在看到這兩件維修儀時,就告訴過他們,前者針對硫化有效,后者過放、過充對很多電池有效,但是要掌握時間,否則會充鼓肚子.他們當時還不理解,現在懂了,因為沒有掌握好,用后者修壞過一組電池.
給大家介紹一個不開蓋檢查是否硫化的方法:用可調恒流源調到0.05C左右給電池充電,注意符合下述情況就是硫化,以12V電瓶為例,開始電壓高于15V(硫化嚴重的偏離值大),并且隨充電時間的增加,電壓降低,向15V靠攏;如果改為恒壓充電,則電流有增加趨勢.這是我的經驗,而一般書籍僅僅講,發熱,析汽早,容量小等等.我曾經先后給幾位到家造訪的業內大學生當場演示過判斷方法,分別比較了幾個硫化程度不同的鉛蓄電池.可調恒流源是我1978年設計的“新星多功能充電器”, 曾經編入我寫的《黑白電視機裝修教材》的附錄,當時是36V變壓器,分立元件線性的,后來又改進成集成電路線性的和電子開關控制的恒流式的.
這類例子不勝枚舉,許多網站流傳什么“維的奧”吃官司了,那家、那家大騙子了.
電池失效不完全是失水和硫化,目前人們關心的是電摩電池,熱門話題是陽極軟化.關于軟化共有三種論點,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僅僅是其中之一.請大家看朱老師書的150頁-160頁.
0
回復
@ztxztx
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因為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擴大,于是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繼續嘮叨2去硫化和3過放、充的問題.我已經講過,只要是有審批文號的,包括一些三無但是有效的產品,都是有針對性的、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不是簡單的接上就可以修復.商業維修關鍵是快速判斷是否可修,什么問題,對癥下藥.生產廠商要進行技術培訓,要完善使用說明書,要實事求是.業者要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舉兩個例子吧.例四,我是在老三的店里見到新威公司的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和毫斯萊(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修復儀的.關于前者,趙老師在網上講過,并且給過36121充電器的圖,雖然沒有打開,我相信屬于同一技術,主要針對電池硫化的.關于后者,就是過、充放,充電電路和天能TN-1(具體電路圖見《電子報》2004年合訂本附錄,據石家莊天能專賣講早就停產了)一樣.共同的問題,就是沒有測試判斷手段,需要人工進行.當初,我在看到這兩件維修儀時,就告訴過他們,前者針對硫化有效,后者過放、過充對很多電池有效,但是要掌握時間,否則會充鼓肚子.他們當時還不理解,現在懂了,因為沒有掌握好,用后者修壞過一組電池.給大家介紹一個不開蓋檢查是否硫化的方法:用可調恒流源調到0.05C左右給電池充電,注意符合下述情況就是硫化,以12V電瓶為例,開始電壓高于15V(硫化嚴重的偏離值大),并且隨充電時間的增加,電壓降低,向15V靠攏;如果改為恒壓充電,則電流有增加趨勢.這是我的經驗,而一般書籍僅僅講,發熱,析汽早,容量小等等.我曾經先后給幾位到家造訪的業內大學生當場演示過判斷方法,分別比較了幾個硫化程度不同的鉛蓄電池.可調恒流源是我1978年設計的“新星多功能充電器”,曾經編入我寫的《黑白電視機裝修教材》的附錄,當時是36V變壓器,分立元件線性的,后來又改進成集成電路線性的和電子開關控制的恒流式的.這類例子不勝枚舉,許多網站流傳什么“維的奧”吃官司了,那家、那家大騙子了.電池失效不完全是失水和硫化,目前人們關心的是電摩電池,熱門話題是陽極軟化.關于軟化共有三種論點,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僅僅是其中之一.請大家看朱老師書的150頁-160頁.
請問一下,在采用這種方法看硫化之前是不是應該先降電池充好電?
0
回復
@ztxztx
由電子報社出版,我的意見是《電動車電子技術大全》,涵蓋了目前控制器、充電器、鉛蓄電池維護.從元器件,基本電子電路,到整機,數百張電路圖.其中有我設計的適合初學者自制的多種儀器、儀表,突出了簡單、實用、安全、適合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從業人員使用.自身可靠,對被測被修對象可靠.如果作為產品,不會有連帶官司.大中專文化程度畢業設計、就業也可以作為參考書.目前,雖然市場上有幾本電動車類的書籍,關于電子技術沒有我寫得深入、全面、具體.這和常年從事教學、科研有關,與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實踐有關.
張老師的《電動車電子技術大全》出版了嗎?在那兒買?
0
回復
@ztxztx
我看這樣吧,我集中快速結束講解后,可能你的問題就明白了.我向你提三個問題:1是不是應該把電池充滿電,何為充滿?2何為輕度硫化,什么標志?3放完電的標志?
充滿和放完我理解嚴格來說都是只電池內部充電或者放電反映物至少有一方面被耗盡,無法維持正常的充電放電主要反應.比如所有的二氧化鉛都轉變為硫酸鉛(當然這樣是有害的,就按照平時最常見的定義來規定放電結束吧),反之所有的硫酸鉛都被消耗生成二氧化鉛(當然不包括已經形成大的晶體無法參加反映的部分).
硫化程度可以按照極板上的硫酸鉛晶體大小,或者說形成難溶晶體的硫酸鉛占整個電池應有的硫酸鉛的比例來定義吧.
硫化程度可以按照極板上的硫酸鉛晶體大小,或者說形成難溶晶體的硫酸鉛占整個電池應有的硫酸鉛的比例來定義吧.
0
回復
@ztxztx
我要提醒網友,商業維修,就不要修4號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分析判斷的過程.我是玩,只有大容量的才進一步判斷什么問題,要不要修,例如本例,因為部分斷格的,故障還要繼續擴大,于是我用一只22Ah的鎳鉻電池并聯到壞格上,繼續使用.如果是100Ah的,不修,而是短路該壞格繼續使用.當然,需調整充電機(降低電壓)和控制器(降低欠壓保護電壓).關于陰、陽極板制造和化成見朱老師書的413頁以及409-450頁繼續嘮叨2去硫化和3過放、充的問題.我已經講過,只要是有審批文號的,包括一些三無但是有效的產品,都是有針對性的、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不是簡單的接上就可以修復.商業維修關鍵是快速判斷是否可修,什么問題,對癥下藥.生產廠商要進行技術培訓,要完善使用說明書,要實事求是.業者要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舉兩個例子吧.例四,我是在老三的店里見到新威公司的SPXF-8A數字組合脈沖式鉛酸蓄電池修復儀和毫斯萊(專利技術)鉛酸蓄電池修復儀的.關于前者,趙老師在網上講過,并且給過36121充電器的圖,雖然沒有打開,我相信屬于同一技術,主要針對電池硫化的.關于后者,就是過、充放,充電電路和天能TN-1(具體電路圖見《電子報》2004年合訂本附錄,據石家莊天能專賣講早就停產了)一樣.共同的問題,就是沒有測試判斷手段,需要人工進行.當初,我在看到這兩件維修儀時,就告訴過他們,前者針對硫化有效,后者過放、過充對很多電池有效,但是要掌握時間,否則會充鼓肚子.他們當時還不理解,現在懂了,因為沒有掌握好,用后者修壞過一組電池.給大家介紹一個不開蓋檢查是否硫化的方法:用可調恒流源調到0.05C左右給電池充電,注意符合下述情況就是硫化,以12V電瓶為例,開始電壓高于15V(硫化嚴重的偏離值大),并且隨充電時間的增加,電壓降低,向15V靠攏;如果改為恒壓充電,則電流有增加趨勢.這是我的經驗,而一般書籍僅僅講,發熱,析汽早,容量小等等.我曾經先后給幾位到家造訪的業內大學生當場演示過判斷方法,分別比較了幾個硫化程度不同的鉛蓄電池.可調恒流源是我1978年設計的“新星多功能充電器”,曾經編入我寫的《黑白電視機裝修教材》的附錄,當時是36V變壓器,分立元件線性的,后來又改進成集成電路線性的和電子開關控制的恒流式的.這類例子不勝枚舉,許多網站流傳什么“維的奧”吃官司了,那家、那家大騙子了.電池失效不完全是失水和硫化,目前人們關心的是電摩電池,熱門話題是陽極軟化.關于軟化共有三種論點,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僅僅是其中之一.請大家看朱老師書的150頁-160頁.
電池失效不完全是失水和硫化,目前人們關心的是電摩電池,熱門話題是陽極軟化.關于軟化共有三種論點,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僅僅是其中之一.請大家看朱老師書的150頁-160頁.
前面已經講過,未壞的陰極極板可以替代陽極,電信部門電源室的操作規程也有對反極(正極反充為負極,負極反充為正極)單格電池的處理.我仔細觀察過透明外殼的電池過放電,反充的過程.當然,我是用小電流進行的,觀察到極板的顏色變化是逐漸的,串聯各格也不是同時的.我在維修各種電瓶時,對常規處理無效的電池,常用的殺手锏就是進行放電、反充,偶爾疏忽,出現電流非常大的情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發現后要及時終止,電源功率要足夠,或者有限流措施.講解反充的目的,在于它的“特殊功效”,后面適當時候還要講,否則容易使某些讀者造成誤解.
我的實踐證明,非生產的把陽極變為陰極、把陰極變為陽極雖然是可行的,但是容量、自放電等指標和陰陽極正常的電池是沒法相比的.因此,1不要盲目統統反充電,否則“得”小于“失”.2對單格采用該法,一般是奏效的,不適于電動車商業維修,廣告目的另當別論.3關于膠體電池早期失效(PCL),普遍可以低倍率放電至電壓為0,以特殊充電制度充電處理可以恢復的問題,和我前面講的內容不屬同一回事.關于電池的早期失效、鈍化、膠體電池早期失效(PCL)的問題朱教授在多處做了深刻的剖析,甚至使用了“但是驚人的是PCL的可逆性”這樣一反嚴肅的語言(書第二版163頁),并且給出了非常具體的方法和步驟,并且給出了對付鉛鈣合金板柵早期失效的日本專利,在電解液中加入鉀皂和乙二胺四乙酸鉀的具體濃度.
關于陽極活性物質軟化脫落,朱老師對世界三種主要論點都做了詳細的介紹.
首推的就是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變體模型,α二氧化鉛是骨架,循環中逐漸變為β二氧化鉛,導致活性物質軟化脫落.我們銀行有朱老師書中提到的檢測設備,只要含有金、銀、銅、鉛、鐵,屏幕上一目了然,并且顯示含量,遺憾的是沒有二氧化鉛的譜線.我要強調的是如下幾點:化學法生產的二氧化鉛缺乏電化學活性,不適宜在蓄電池中(見朱老師書135頁).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的平衡電勢、特性、相互轉化條件見朱老師書136-138頁.
第二種觀點,就是具有質子和電子傳輸功能的凝膠.晶體體系,認為正極活性物質的最小單位是α二氧化鉛、β二氧化鉛的晶體和凝膠的小顆粒,而不是晶體,充放電反應機理詳見朱老師書138-139頁.這種觀點認為隨著循環的進行,無定形態逐漸晶形化,即結晶度增加,水化聚合物數目減小,凝膠區電阻增加,顆粒間的電接觸惡化,導致活性物質軟化脫落(見朱老師書158頁).
第三種觀點,視整個電極為一個結構整體.正極活性物質中存在兩種尺寸的孔,隨充放電的進行,孔的結構進行重排,出現珊瑚狀結構.一方面顆粒密集,表面收縮,同時小孔匯聚成大孔,逐漸使原來正極較為均勻的孔分布結構潰散.活性物質形成若干密集的團塊,當團塊缺乏足夠的連接時就會脫落,(見朱老師書158-160頁).
前面已經講過,未壞的陰極極板可以替代陽極,電信部門電源室的操作規程也有對反極(正極反充為負極,負極反充為正極)單格電池的處理.我仔細觀察過透明外殼的電池過放電,反充的過程.當然,我是用小電流進行的,觀察到極板的顏色變化是逐漸的,串聯各格也不是同時的.我在維修各種電瓶時,對常規處理無效的電池,常用的殺手锏就是進行放電、反充,偶爾疏忽,出現電流非常大的情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發現后要及時終止,電源功率要足夠,或者有限流措施.講解反充的目的,在于它的“特殊功效”,后面適當時候還要講,否則容易使某些讀者造成誤解.
我的實踐證明,非生產的把陽極變為陰極、把陰極變為陽極雖然是可行的,但是容量、自放電等指標和陰陽極正常的電池是沒法相比的.因此,1不要盲目統統反充電,否則“得”小于“失”.2對單格采用該法,一般是奏效的,不適于電動車商業維修,廣告目的另當別論.3關于膠體電池早期失效(PCL),普遍可以低倍率放電至電壓為0,以特殊充電制度充電處理可以恢復的問題,和我前面講的內容不屬同一回事.關于電池的早期失效、鈍化、膠體電池早期失效(PCL)的問題朱教授在多處做了深刻的剖析,甚至使用了“但是驚人的是PCL的可逆性”這樣一反嚴肅的語言(書第二版163頁),并且給出了非常具體的方法和步驟,并且給出了對付鉛鈣合金板柵早期失效的日本專利,在電解液中加入鉀皂和乙二胺四乙酸鉀的具體濃度.
關于陽極活性物質軟化脫落,朱老師對世界三種主要論點都做了詳細的介紹.
首推的就是大家熟悉的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變體模型,α二氧化鉛是骨架,循環中逐漸變為β二氧化鉛,導致活性物質軟化脫落.我們銀行有朱老師書中提到的檢測設備,只要含有金、銀、銅、鉛、鐵,屏幕上一目了然,并且顯示含量,遺憾的是沒有二氧化鉛的譜線.我要強調的是如下幾點:化學法生產的二氧化鉛缺乏電化學活性,不適宜在蓄電池中(見朱老師書135頁).α二氧化鉛和β二氧化鉛的平衡電勢、特性、相互轉化條件見朱老師書136-138頁.
第二種觀點,就是具有質子和電子傳輸功能的凝膠.晶體體系,認為正極活性物質的最小單位是α二氧化鉛、β二氧化鉛的晶體和凝膠的小顆粒,而不是晶體,充放電反應機理詳見朱老師書138-139頁.這種觀點認為隨著循環的進行,無定形態逐漸晶形化,即結晶度增加,水化聚合物數目減小,凝膠區電阻增加,顆粒間的電接觸惡化,導致活性物質軟化脫落(見朱老師書158頁).
第三種觀點,視整個電極為一個結構整體.正極活性物質中存在兩種尺寸的孔,隨充放電的進行,孔的結構進行重排,出現珊瑚狀結構.一方面顆粒密集,表面收縮,同時小孔匯聚成大孔,逐漸使原來正極較為均勻的孔分布結構潰散.活性物質形成若干密集的團塊,當團塊缺乏足夠的連接時就會脫落,(見朱老師書158-160頁).
0
回復
@ztxztx
一并回答網友的幾個問題吧:1正常電池恒流充電,端電壓上升;恒壓充電,電流下降2鍍鉛就是用自行車輻條磨尖一端,然后鍍鉛,或者銅絲鍍鉛,鍍鉛的目的,防止鐵,銅等接觸電解液,鉛就是廢電瓶的廢極板,板柵3打孔,要有經驗或看過拆開的電池,確認連接條的位置,實踐一下就知道了
感謝熱心的網友
昨天得知,網友赤腳書生已經將《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部分章節掃描為PDF文檔,發表在門戶網站上,我去看了,是我在前面講的內容涉及到的囊括了鉛酸電池的全部反應的13-21頁,www.ddcyy.com/2.rar解壓密碼www.tzxw.cn.網友ZMG666666也在網上問誰要《鉛蓄電池技術》PDF文檔,最后經落實,是趙老師ABT貼在本網站上的,今天上午解壓后確認是《鉛蓄電池技術》第一版共四個文件1129000415,1129000510,1129000606,1129000706解壓時首先對第一個1129000415解壓,當出現提示時,將文件名改為1129000510,當再出現提示時,將文件名改為1129000606......依此類推直到最后的1129000.我在第一講就介紹了,《鉛蓄電池技術》第一版,超星圖書館早就放在了網上,需要花錢才能下載,下載后換臺計算機就不能看,很多人企圖破解,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至今沒有人真正破解.當時買不到書,我是花錢下載的,并刻為光盤,我是用修改注冊表的方法在其它機子上閱讀的,沒有涉及版權問題,《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我是看到就買了.
昨天得知,網友赤腳書生已經將《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部分章節掃描為PDF文檔,發表在門戶網站上,我去看了,是我在前面講的內容涉及到的囊括了鉛酸電池的全部反應的13-21頁,www.ddcyy.com/2.rar解壓密碼www.tzxw.cn.網友ZMG666666也在網上問誰要《鉛蓄電池技術》PDF文檔,最后經落實,是趙老師ABT貼在本網站上的,今天上午解壓后確認是《鉛蓄電池技術》第一版共四個文件1129000415,1129000510,1129000606,1129000706解壓時首先對第一個1129000415解壓,當出現提示時,將文件名改為1129000510,當再出現提示時,將文件名改為1129000606......依此類推直到最后的1129000.我在第一講就介紹了,《鉛蓄電池技術》第一版,超星圖書館早就放在了網上,需要花錢才能下載,下載后換臺計算機就不能看,很多人企圖破解,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至今沒有人真正破解.當時買不到書,我是花錢下載的,并刻為光盤,我是用修改注冊表的方法在其它機子上閱讀的,沒有涉及版權問題,《鉛蓄電池技術》第二版我是看到就買了.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