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趙老師
我目前正做一款五節12V120C串聯鉛酸電池組的充電器,請問該用哪種充電方式?多大電流?應充到多高電壓?我對高頻開關電源比較熟悉,對充電器不太了解,請趙老師幫忙,謝謝!
全部回復(7)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偶摘錄一個電力用直流屏生產廠家的說明書中的一段,供你參考:
直流系統常用參數及設置說明
均充電壓:蓄電池均衡充電狀態下的最高限制電壓.均充初始,以恒流方式充電,充電電壓不斷上升,至均充電壓時,充電電壓被限制而不再上升,進入恒壓充電狀態,充電電流不再恒定,而呈下降趨勢.閥控式鉛酸全免維護蓄電池(以下簡稱鉛免電池)的單體均充電壓值為2.35V-2.40V,對于每只12V(6節單體組成)的18只蓄電池組,均充電壓典型設置值為255V.不同的電池特性和系統組成,設置值也不相同,用戶應根據蓄電池的說明書和系統實際情況進行設置.鎘鎳電池活化時,可將均充電壓設置為活化電壓,但活化完成后,一定要及時將均充電壓設置值恢復為常規運行狀態時的實際值,否則,將影響電池壽命和系統正常運行.
充電限流:均充充電的恒流值和浮充充電的限流值,是蓄電池的安全充電電流.鉛免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值的0.1倍,高倍率鎘鎳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的0.25倍,中倍率鎘鎳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的0.2倍.
浮充電壓:蓄電池的長期恒壓充電電壓,對于蓄電池容量的虧損,給予及時地補充.單體鉛免電池的浮充電壓為2.23V-2.25V.
溫度補償:鉛免電池的容量與浮充電壓的關系,受溫度的影響較大,要求溫度補償,相對于25℃基準溫度,溫度每升高1℃,單體電池(2V)的浮電電壓應降低0.003V.對于每只12V(6節單體組成)的18只蓄電池組,其溫度補償系數是6節/只×18只×0.003V/節℃=0.324V/℃.
轉換電流:均充狀態進入恒壓段后,電流呈指數形式下降,當下降到較小的電流值后,電流的變化將變得較為平緩,電池即將充滿容量.監控系統將某個較小的電流值(一般設定為0.2倍的充電限流),作為由均充轉為浮充的轉換條件,當均充電流下降到這一設定值后,再繼續均充一定時間,便認為電池已經充滿,隨即自動轉向浮充.
計時均充:均充過程的最后階段.均充電流下降到“轉換電流”設定值后,經過“計時均充”的設定時間,均充完成,系統自動轉入浮充.鉛免電池的“計時均充”一般設定為3h,鎘鎳電池一般設定為0.5h .
均充限時:為防止各種意外情況,導致系統長期處于均充狀態,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而采取的后備保護措施.當系統進入均充狀態,經“均充限時”的時間后,系統仍處于均充狀態,則自動強制轉入浮充.該值保守設置18h,設置其稍大于正常均充所需時間更佳.
啟動電流:在浮充狀態下,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蓄電池出現較嚴重的容量虧損時,浮充電流將明顯增大,為快速補充電池容量,系統在浮充電流大于“啟動電流”時,自動轉入均充.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轉均充,一般將啟動電流設置為充電限流值的一半.
電池容量:蓄電池的標稱容量,具有特定的測試條件要求.在不滿足測試條件的情況下測試,其結果僅供參考.例:鉛免電池標稱容量為C10,表示該電池10h放電率的電池容量,即在環境溫度25℃,電池充滿時,以1/10電池標稱容量值的電流進行放電考核,放電10h時,單體電池電壓不低于1.8V.蓄電池的容量考核依據詳見其有關資料中的放電曲線或說明.
直流系統常用參數及設置說明
均充電壓:蓄電池均衡充電狀態下的最高限制電壓.均充初始,以恒流方式充電,充電電壓不斷上升,至均充電壓時,充電電壓被限制而不再上升,進入恒壓充電狀態,充電電流不再恒定,而呈下降趨勢.閥控式鉛酸全免維護蓄電池(以下簡稱鉛免電池)的單體均充電壓值為2.35V-2.40V,對于每只12V(6節單體組成)的18只蓄電池組,均充電壓典型設置值為255V.不同的電池特性和系統組成,設置值也不相同,用戶應根據蓄電池的說明書和系統實際情況進行設置.鎘鎳電池活化時,可將均充電壓設置為活化電壓,但活化完成后,一定要及時將均充電壓設置值恢復為常規運行狀態時的實際值,否則,將影響電池壽命和系統正常運行.
充電限流:均充充電的恒流值和浮充充電的限流值,是蓄電池的安全充電電流.鉛免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值的0.1倍,高倍率鎘鎳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的0.25倍,中倍率鎘鎳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的0.2倍.
浮充電壓:蓄電池的長期恒壓充電電壓,對于蓄電池容量的虧損,給予及時地補充.單體鉛免電池的浮充電壓為2.23V-2.25V.
溫度補償:鉛免電池的容量與浮充電壓的關系,受溫度的影響較大,要求溫度補償,相對于25℃基準溫度,溫度每升高1℃,單體電池(2V)的浮電電壓應降低0.003V.對于每只12V(6節單體組成)的18只蓄電池組,其溫度補償系數是6節/只×18只×0.003V/節℃=0.324V/℃.
轉換電流:均充狀態進入恒壓段后,電流呈指數形式下降,當下降到較小的電流值后,電流的變化將變得較為平緩,電池即將充滿容量.監控系統將某個較小的電流值(一般設定為0.2倍的充電限流),作為由均充轉為浮充的轉換條件,當均充電流下降到這一設定值后,再繼續均充一定時間,便認為電池已經充滿,隨即自動轉向浮充.
計時均充:均充過程的最后階段.均充電流下降到“轉換電流”設定值后,經過“計時均充”的設定時間,均充完成,系統自動轉入浮充.鉛免電池的“計時均充”一般設定為3h,鎘鎳電池一般設定為0.5h .
均充限時:為防止各種意外情況,導致系統長期處于均充狀態,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而采取的后備保護措施.當系統進入均充狀態,經“均充限時”的時間后,系統仍處于均充狀態,則自動強制轉入浮充.該值保守設置18h,設置其稍大于正常均充所需時間更佳.
啟動電流:在浮充狀態下,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蓄電池出現較嚴重的容量虧損時,浮充電流將明顯增大,為快速補充電池容量,系統在浮充電流大于“啟動電流”時,自動轉入均充.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轉均充,一般將啟動電流設置為充電限流值的一半.
電池容量:蓄電池的標稱容量,具有特定的測試條件要求.在不滿足測試條件的情況下測試,其結果僅供參考.例:鉛免電池標稱容量為C10,表示該電池10h放電率的電池容量,即在環境溫度25℃,電池充滿時,以1/10電池標稱容量值的電流進行放電考核,放電10h時,單體電池電壓不低于1.8V.蓄電池的容量考核依據詳見其有關資料中的放電曲線或說明.
0
回復
@井底蛙
偶摘錄一個電力用直流屏生產廠家的說明書中的一段,供你參考:直流系統常用參數及設置說明均充電壓:蓄電池均衡充電狀態下的最高限制電壓.均充初始,以恒流方式充電,充電電壓不斷上升,至均充電壓時,充電電壓被限制而不再上升,進入恒壓充電狀態,充電電流不再恒定,而呈下降趨勢.閥控式鉛酸全免維護蓄電池(以下簡稱鉛免電池)的單體均充電壓值為2.35V-2.40V,對于每只12V(6節單體組成)的18只蓄電池組,均充電壓典型設置值為255V.不同的電池特性和系統組成,設置值也不相同,用戶應根據蓄電池的說明書和系統實際情況進行設置.鎘鎳電池活化時,可將均充電壓設置為活化電壓,但活化完成后,一定要及時將均充電壓設置值恢復為常規運行狀態時的實際值,否則,將影響電池壽命和系統正常運行.充電限流:均充充電的恒流值和浮充充電的限流值,是蓄電池的安全充電電流.鉛免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值的0.1倍,高倍率鎘鎳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的0.25倍,中倍率鎘鎳電池一般為標稱容量的0.2倍.浮充電壓:蓄電池的長期恒壓充電電壓,對于蓄電池容量的虧損,給予及時地補充.單體鉛免電池的浮充電壓為2.23V-2.25V.溫度補償:鉛免電池的容量與浮充電壓的關系,受溫度的影響較大,要求溫度補償,相對于25℃基準溫度,溫度每升高1℃,單體電池(2V)的浮電電壓應降低0.003V.對于每只12V(6節單體組成)的18只蓄電池組,其溫度補償系數是6節/只×18只×0.003V/節℃=0.324V/℃.轉換電流:均充狀態進入恒壓段后,電流呈指數形式下降,當下降到較小的電流值后,電流的變化將變得較為平緩,電池即將充滿容量.監控系統將某個較小的電流值(一般設定為0.2倍的充電限流),作為由均充轉為浮充的轉換條件,當均充電流下降到這一設定值后,再繼續均充一定時間,便認為電池已經充滿,隨即自動轉向浮充.計時均充:均充過程的最后階段.均充電流下降到“轉換電流”設定值后,經過“計時均充”的設定時間,均充完成,系統自動轉入浮充.鉛免電池的“計時均充”一般設定為3h,鎘鎳電池一般設定為0.5h.均充限時:為防止各種意外情況,導致系統長期處于均充狀態,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而采取的后備保護措施.當系統進入均充狀態,經“均充限時”的時間后,系統仍處于均充狀態,則自動強制轉入浮充.該值保守設置18h,設置其稍大于正常均充所需時間更佳.啟動電流:在浮充狀態下,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蓄電池出現較嚴重的容量虧損時,浮充電流將明顯增大,為快速補充電池容量,系統在浮充電流大于“啟動電流”時,自動轉入均充.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轉均充,一般將啟動電流設置為充電限流值的一半.電池容量:蓄電池的標稱容量,具有特定的測試條件要求.在不滿足測試條件的情況下測試,其結果僅供參考.例:鉛免電池標稱容量為C10,表示該電池10h放電率的電池容量,即在環境溫度25℃,電池充滿時,以1/10電池標稱容量值的電流進行放電考核,放電10h時,單體電池電壓不低于1.8V.蓄電池的容量考核依據詳見其有關資料中的放電曲線或說明.
謝謝,祝趙老師早日康復!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