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移向全橋變換器 拓撲結構
介紹一下輔助電路的設計
輔助支路的參數配置主要考慮到在t0時刻輔助支路的電流峰值應滿足以實現滯后橋臂的ZVS條件,即滿足式(1),并且對頻率變化敏感。
變壓器變比和輸出濾波電感電容,已經由前一節確定。將這些參數代入式(2),得到圖32。該圖表明,當1.18 rad≤α≤1.83 rad時,由窄頻率變化(10%)引起的ILf(t0)的最大變化較小。可以認為開關頻率的變化基本不會影響ILf(t0)的值。由于變壓器為降壓變壓器,因此等效至變壓器原邊時,由頻率改變所引起的ΔILf(t0)更小,可以認為頻率的變化并不會對滯后橋臂實現ZVS產生影響。
用Ia(t0)替換式(1)中的ILp(t0)/n + ILm(t0),可得:
滯后橋臂ZVS條件中所需的最小等效輔助支路峰值電流用| Ia(t0)_min |表示,則式3.6可寫為:
將式(2)代入式(3.7)可得以下關系式:
將式(3.1)代入式(3.8)中消去移相角α可得以下關系式:
假設開關管的寄生電容C = 0.8 nF,死區時間td = 150 ns,將它們代入式(3.9),并將滿載時的負載Ro = 9.6 Ω,n = 2.5,Lf = 200 μH,fs = 100 kHz和Vd = 1 V代入式(3.9),可以得到圖3,圖中的實線代表必須提供以確保ZVS條件的輔助支路的最小峰值電流。即,輔助支路在t0時刻的電流峰值必須處于圖中實線上方才能滿足ZVS條件。
將式(3.8)中的| Ia(t0)_min |歸一化可得:
最小等效輔助支路峰值電流Ia(t0)_min為實現ZVS條件的最小輔助支路電流,歸一化后用Ia(t0)_min_PU表示,滿足以下關系式:
從式(3.10)中可知,歸一化后的最小等效輔助支路峰值電流Ia(t0)_min_PU與LC串聯輔助支路的阻抗Zr成正比;根據圖3.2可以認為Ia(t0)_min_PU與γ無關。而式(3.11)表明輔助電路實際能提供的歸一化后的等效輔助支路峰值電流Ia(t0)_PU是關于γ的函數,與Zr無關。則根據式(3.10)和式(3.11)可解得LC串聯輔助支路的阻抗Zr。
將γ = 1和α = 1.18代入式(3.11),可得| Ia(t0)_PU | = 0.2。令| Ia(t0)_min_PU | = 0.2,將n = 2.5,α = 1.18,Ro = 9.6 Ω,Vin = 200 V,Lf = 260 μH,C = 0.8 nF,td = 150 ns及fs = 100 kHz代入式(3.10),解得Zr = 12Ω。
可得LC串聯輔助支路Lp和Cp參數的表達式:
將fs = 100 kHz,γ=1和Zr = 12Ω代入式(3.13)和(3.14)得出Cp = 66 nF,Lp =9.58 μH,Lm = n2Lp =59.9 μH。諧振電容選取高頻特性良好的高頻無感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