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小白,對變壓器計算很是頭疼,看了好多變壓器計算方法,大家都不一樣,不知道哪種是最優的,幾個月前看到了宛東版主的反激變壓器計算表格,表格計算結果做了一個反激,效果很好,一次性成功(已經批量)。最近想優化變壓器,因為變壓器溫升30℃,想降低點。將感量由3.57mH減小到2.6mH,變壓器溫升降低了6℃左右。拿出表格重新計算,發現改變預計效率或者最大占空比,初級感量的計算結果都有一定的變化,而效率又是個不一定的值。所以想來問問:
1、同樣的表格,同樣的算法,由于輸入的預估效率和最大占空比的不同計算出來的初級電感值相差較大,實際工作能否容忍?比如計算時按0.85的效率算得感量為3.57mH,但實際效率為0.75,代入表格得到感量為3.15mH。這里有0.42mH的偏差,影響大嗎?
2、變壓器調整感量后需要測試什么數據來驗證呢,或者說新換一家供應商后變壓器需要如何驗證呢?要看什么波形呢?新手對這里很迷茫,生怕更改變壓器后使產品不穩定?
3、現在3.57mH的感量是否太大了。變壓器和內置mos 的IC的30℃的溫升屬于合格嗎,產品工作溫度是-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