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下,有沒有人介紹一下電池的均沖與浮沖?
如題
全部回復(16)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yj-power
你說的是鉛酸電池充電吧,均充是指前面的恒流充電,當電池電壓達到一個值時,再恒壓充電,此時充電流會慢慢變小,當變成幾十MA時,再把恒壓值變為另一個值,這就是所謂的浮充了.比喻說:一個12V/7AH的鉛酸電池充電器,首先以2A,恒流充至電壓到14.7V時,再恒壓,當電流減小到200MA時,恒壓點設為13.6V,此后一直以這種方式充電,這就是浮充了.
不,你說的不對
理解有好幾種,沒有一個規定的,按修電瓶的行話與設計的行話都不一樣,就拿均充來說吧,很多人指的不是你說的那種,而是為了使串聯的幾只電池都能充滿的方式,因為在使用中,各串聯電池會出現老化程度不同的情況,這時如果把余電少的充飽后就停,那么虧電多的電池就無法充飽,為了使它們都充飽而采用的方式叫均充.僅這一種理解的均充就分兩個說法:1、充飽后用小于0.1c的電流充電,慢慢充飽剩余的電池,叫均充,這一個說法適合鎳氫、鉛酸等電池組;2、用特殊的電路分別充電,或者用特殊的電路把充飽后電池跳過,把沒充飽的繼續充,叫均充.這種電路適合各種電池組.
這只是均充的眾多的說法的其中之一,還有幾種說法,包括浮充,有的人和“浮電”(汽車電瓶維修店常聽到的詞語)看成是一回事,還有人把充電電流小于電瓶自放電的“無用的充電方式”叫浮充,......
樓主沒說明他需要什么樣的回答,即使我搞了多年的電瓶研究,也無法回答他的問題,全面的回答是不可能,而任何偏面的回答都不恰當.
理解有好幾種,沒有一個規定的,按修電瓶的行話與設計的行話都不一樣,就拿均充來說吧,很多人指的不是你說的那種,而是為了使串聯的幾只電池都能充滿的方式,因為在使用中,各串聯電池會出現老化程度不同的情況,這時如果把余電少的充飽后就停,那么虧電多的電池就無法充飽,為了使它們都充飽而采用的方式叫均充.僅這一種理解的均充就分兩個說法:1、充飽后用小于0.1c的電流充電,慢慢充飽剩余的電池,叫均充,這一個說法適合鎳氫、鉛酸等電池組;2、用特殊的電路分別充電,或者用特殊的電路把充飽后電池跳過,把沒充飽的繼續充,叫均充.這種電路適合各種電池組.
這只是均充的眾多的說法的其中之一,還有幾種說法,包括浮充,有的人和“浮電”(汽車電瓶維修店常聽到的詞語)看成是一回事,還有人把充電電流小于電瓶自放電的“無用的充電方式”叫浮充,......
樓主沒說明他需要什么樣的回答,即使我搞了多年的電瓶研究,也無法回答他的問題,全面的回答是不可能,而任何偏面的回答都不恰當.
0
回復
@冒號
不,你說的不對理解有好幾種,沒有一個規定的,按修電瓶的行話與設計的行話都不一樣,就拿均充來說吧,很多人指的不是你說的那種,而是為了使串聯的幾只電池都能充滿的方式,因為在使用中,各串聯電池會出現老化程度不同的情況,這時如果把余電少的充飽后就停,那么虧電多的電池就無法充飽,為了使它們都充飽而采用的方式叫均充.僅這一種理解的均充就分兩個說法:1、充飽后用小于0.1c的電流充電,慢慢充飽剩余的電池,叫均充,這一個說法適合鎳氫、鉛酸等電池組;2、用特殊的電路分別充電,或者用特殊的電路把充飽后電池跳過,把沒充飽的繼續充,叫均充.這種電路適合各種電池組.這只是均充的眾多的說法的其中之一,還有幾種說法,包括浮充,有的人和“浮電”(汽車電瓶維修店常聽到的詞語)看成是一回事,還有人把充電電流小于電瓶自放電的“無用的充電方式”叫浮充,......樓主沒說明他需要什么樣的回答,即使我搞了多年的電瓶研究,也無法回答他的問題,全面的回答是不可能,而任何偏面的回答都不恰當.
對行話的理解不一樣,對樓主的提問理解不一樣,我們的回答不存在對與不對.
按我們設計充電器的行話來說,我認為你說的均充,是均衡充電方式.
均衡充電:在電池組的各單體電池上附加一個并聯均衡電路,以達到分流的作用.在這種模式下,當某個電池首先達到滿充時,均衡裝置能阻止其過充并將多余的能量轉化成熱能,繼續對未充滿的電池充電.
均充:以定電流和定時間的方式對電池充電,充電較快,一般在充電器內采用定電流充電,按單體為2V的鉛酸電池來說,至到電池充電電壓為2.40—2.50V/單格時,轉為恒壓.
浮充:當電池處于充滿狀態時,充電器不會停止充電,仍會提供恒定的浮充電壓與很小浮充電流供給電池,因為,一旦充電器停止充電,電池會自然地釋放電能,所以利用浮充的方式,平衡這種自然放電.
按我們設計充電器的行話來說,我認為你說的均充,是均衡充電方式.
均衡充電:在電池組的各單體電池上附加一個并聯均衡電路,以達到分流的作用.在這種模式下,當某個電池首先達到滿充時,均衡裝置能阻止其過充并將多余的能量轉化成熱能,繼續對未充滿的電池充電.
均充:以定電流和定時間的方式對電池充電,充電較快,一般在充電器內采用定電流充電,按單體為2V的鉛酸電池來說,至到電池充電電壓為2.40—2.50V/單格時,轉為恒壓.
浮充:當電池處于充滿狀態時,充電器不會停止充電,仍會提供恒定的浮充電壓與很小浮充電流供給電池,因為,一旦充電器停止充電,電池會自然地釋放電能,所以利用浮充的方式,平衡這種自然放電.
0
回復
@yj-power
對行話的理解不一樣,對樓主的提問理解不一樣,我們的回答不存在對與不對.按我們設計充電器的行話來說,我認為你說的均充,是均衡充電方式.均衡充電:在電池組的各單體電池上附加一個并聯均衡電路,以達到分流的作用.在這種模式下,當某個電池首先達到滿充時,均衡裝置能阻止其過充并將多余的能量轉化成熱能,繼續對未充滿的電池充電.均充:以定電流和定時間的方式對電池充電,充電較快,一般在充電器內采用定電流充電,按單體為2V的鉛酸電池來說,至到電池充電電壓為2.40—2.50V/單格時,轉為恒壓.浮充:當電池處于充滿狀態時,充電器不會停止充電,仍會提供恒定的浮充電壓與很小浮充電流供給電池,因為,一旦充電器停止充電,電池會自然地釋放電能,所以利用浮充的方式,平衡這種自然放電.
脈沖恆流然後再涓流充電
0
回復
@yj-power
對行話的理解不一樣,對樓主的提問理解不一樣,我們的回答不存在對與不對.按我們設計充電器的行話來說,我認為你說的均充,是均衡充電方式.均衡充電:在電池組的各單體電池上附加一個并聯均衡電路,以達到分流的作用.在這種模式下,當某個電池首先達到滿充時,均衡裝置能阻止其過充并將多余的能量轉化成熱能,繼續對未充滿的電池充電.均充:以定電流和定時間的方式對電池充電,充電較快,一般在充電器內采用定電流充電,按單體為2V的鉛酸電池來說,至到電池充電電壓為2.40—2.50V/單格時,轉為恒壓.浮充:當電池處于充滿狀態時,充電器不會停止充電,仍會提供恒定的浮充電壓與很小浮充電流供給電池,因為,一旦充電器停止充電,電池會自然地釋放電能,所以利用浮充的方式,平衡這種自然放電.
按你的描述(一些芯片也是這樣描述),孚充電壓比恒壓充電電壓低,這個時候電池是不是會放掉一部分電量?如果這樣,相對而言電池還是沒充滿?
0
回復
@diandian
"浮充只是補充電池自放電而釋放的能量",這一點我理解,從長期看這是百分百正確.我也看得很清楚,可能你沒明白我想知道什么:我指的是剛完成恒壓充電的時候電池的電能要比浮充剛開始時的電能要多.當電池由于自放電或者對外漏電,直到電壓下降到浮充電壓值時,充電器才真正對電池進行"充電",而之前的所胃浮充是在"偷電"(盡管可能很小)而不是充電,這只是我的一點猜想,想求證一下.
你的說話很理論,同意你的想法.但對電池充滿程度影響不大
1),不過"剛完成恒壓充電的時候電池的電能要比浮充剛開始時的電能要多", 這個多,其實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的,鉛酸電池恒壓充滿后,如果拿開,它的電壓會很快下降到浮充電壓點的.
2),"而之前的所胃浮充是在"偷電"(盡管可能很小)而不是充電,"其實從恒壓轉為浮充這段時間很短的,10多分鐘而已.偷電可能性幾乎沒有,充電器都會帶二極管隔離的,其漏電流是uA級別的.
1),不過"剛完成恒壓充電的時候電池的電能要比浮充剛開始時的電能要多", 這個多,其實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的,鉛酸電池恒壓充滿后,如果拿開,它的電壓會很快下降到浮充電壓點的.
2),"而之前的所胃浮充是在"偷電"(盡管可能很小)而不是充電,"其實從恒壓轉為浮充這段時間很短的,10多分鐘而已.偷電可能性幾乎沒有,充電器都會帶二極管隔離的,其漏電流是uA級別的.
0
回復
@yj-power
你的說話很理論,同意你的想法.但對電池充滿程度影響不大1),不過"剛完成恒壓充電的時候電池的電能要比浮充剛開始時的電能要多",這個多,其實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的,鉛酸電池恒壓充滿后,如果拿開,它的電壓會很快下降到浮充電壓點的.2),"而之前的所胃浮充是在"偷電"(盡管可能很小)而不是充電,"其實從恒壓轉為浮充這段時間很短的,10多分鐘而已.偷電可能性幾乎沒有,充電器都會帶二極管隔離的,其漏電流是uA級別的.
一般的,把充飽后再用小電流充電的方式叫“涓充”,而且這個涓充,也不僅僅是為了補充電池自放電的效果,補充電池自放電的電能損失只是一個次要功能.真正的是為了穩定閥值的.
0
回復
@光速不變
一般的,把充飽后再用小電流充電的方式叫“涓充”,而且這個涓充,也不僅僅是為了補充電池自放電的效果,補充電池自放電的電能損失只是一個次要功能.真正的是為了穩定閥值的.
你說的正確,但不容易理解.
設計涓充的初衷,是起始于早期窗口期窄的電路里,也就是“閥值”電路里,這種電路的判飽主要依靠電壓判飽,大致狀態是:在電池電壓上升到某一個值時,它立即停止充電.當電壓低于這個值時,它就再打開充電電路充電.這樣的充電方式,對某些充電電池就產生了一個麻煩,例如鎳鎘、鎳氫、鉛酸等,這些電池的飽和電壓是模糊的、非閥型的,例如鎳氫電池,它的單節電壓是1.2V,如果用1C的電流充電,在自身溫度是40度以下時,它的飽和電壓是1.42V,但這個值是變化的,同樣的溫度下,你停止充電后,它的電壓會在一小時內慢慢下降到1.35-1.38V,而這時電池是飽和的,所以正常的鎳氫電池,要在充電后靜置一小時后才能對其進行測驗.這時一切的化學變化都基本停止了,電壓也穩定了.
那么這種情況反映到充電管理時,就出現了麻煩:當電壓達到飽和電壓時,充電電路停止,但一會兒,電池電壓開始下降,十幾分鐘后下降到了足以使電路重新啟動的情況,這時充電電路就出現了:停充--電壓下降--重新充電--停充......周而復始的讓人無法接受的現象.
為了使這種制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設計者就在這種閥型充電電路里加上了一個“涓流充電”,以保證在充電停止后,電池仍然能維持一個判飽值以上的電壓.這就是涓流充電的由來,以后有的電池需要的自放電補充的說法,只是一種輔帶效應罷了.
后來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判飽電路,還有智能電路,這時電壓的變化帶來的麻煩基本不存在了,慢慢的大家忘掉了涓充的意圖,后來免維護電池應用的出現,以及規模型設備使用的出現,使“補充電池自放電”的涓充第一次有了意義,但非常有限,所以很多情況里(比如智能判飽電路里),充飽后的涓充幾乎可以不要.但規模免維護設備里的充電電路里仍然要用的,因為這種電路充飽后有時就是停止幾個月用不到電池,所以一定要加上涓充補充的(例如電信部門的備用電源里).
設計涓充的初衷,是起始于早期窗口期窄的電路里,也就是“閥值”電路里,這種電路的判飽主要依靠電壓判飽,大致狀態是:在電池電壓上升到某一個值時,它立即停止充電.當電壓低于這個值時,它就再打開充電電路充電.這樣的充電方式,對某些充電電池就產生了一個麻煩,例如鎳鎘、鎳氫、鉛酸等,這些電池的飽和電壓是模糊的、非閥型的,例如鎳氫電池,它的單節電壓是1.2V,如果用1C的電流充電,在自身溫度是40度以下時,它的飽和電壓是1.42V,但這個值是變化的,同樣的溫度下,你停止充電后,它的電壓會在一小時內慢慢下降到1.35-1.38V,而這時電池是飽和的,所以正常的鎳氫電池,要在充電后靜置一小時后才能對其進行測驗.這時一切的化學變化都基本停止了,電壓也穩定了.
那么這種情況反映到充電管理時,就出現了麻煩:當電壓達到飽和電壓時,充電電路停止,但一會兒,電池電壓開始下降,十幾分鐘后下降到了足以使電路重新啟動的情況,這時充電電路就出現了:停充--電壓下降--重新充電--停充......周而復始的讓人無法接受的現象.
為了使這種制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設計者就在這種閥型充電電路里加上了一個“涓流充電”,以保證在充電停止后,電池仍然能維持一個判飽值以上的電壓.這就是涓流充電的由來,以后有的電池需要的自放電補充的說法,只是一種輔帶效應罷了.
后來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判飽電路,還有智能電路,這時電壓的變化帶來的麻煩基本不存在了,慢慢的大家忘掉了涓充的意圖,后來免維護電池應用的出現,以及規模型設備使用的出現,使“補充電池自放電”的涓充第一次有了意義,但非常有限,所以很多情況里(比如智能判飽電路里),充飽后的涓充幾乎可以不要.但規模免維護設備里的充電電路里仍然要用的,因為這種電路充飽后有時就是停止幾個月用不到電池,所以一定要加上涓充補充的(例如電信部門的備用電源里).
0
回復
@冒號
你說的正確,但不容易理解.設計涓充的初衷,是起始于早期窗口期窄的電路里,也就是“閥值”電路里,這種電路的判飽主要依靠電壓判飽,大致狀態是:在電池電壓上升到某一個值時,它立即停止充電.當電壓低于這個值時,它就再打開充電電路充電.這樣的充電方式,對某些充電電池就產生了一個麻煩,例如鎳鎘、鎳氫、鉛酸等,這些電池的飽和電壓是模糊的、非閥型的,例如鎳氫電池,它的單節電壓是1.2V,如果用1C的電流充電,在自身溫度是40度以下時,它的飽和電壓是1.42V,但這個值是變化的,同樣的溫度下,你停止充電后,它的電壓會在一小時內慢慢下降到1.35-1.38V,而這時電池是飽和的,所以正常的鎳氫電池,要在充電后靜置一小時后才能對其進行測驗.這時一切的化學變化都基本停止了,電壓也穩定了.那么這種情況反映到充電管理時,就出現了麻煩:當電壓達到飽和電壓時,充電電路停止,但一會兒,電池電壓開始下降,十幾分鐘后下降到了足以使電路重新啟動的情況,這時充電電路就出現了:停充--電壓下降--重新充電--停充......周而復始的讓人無法接受的現象.為了使這種制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設計者就在這種閥型充電電路里加上了一個“涓流充電”,以保證在充電停止后,電池仍然能維持一個判飽值以上的電壓.這就是涓流充電的由來,以后有的電池需要的自放電補充的說法,只是一種輔帶效應罷了.后來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判飽電路,還有智能電路,這時電壓的變化帶來的麻煩基本不存在了,慢慢的大家忘掉了涓充的意圖,后來免維護電池應用的出現,以及規模型設備使用的出現,使“補充電池自放電”的涓充第一次有了意義,但非常有限,所以很多情況里(比如智能判飽電路里),充飽后的涓充幾乎可以不要.但規模免維護設備里的充電電路里仍然要用的,因為這種電路充飽后有時就是停止幾個月用不到電池,所以一定要加上涓充補充的(例如電信部門的備用電源里).
很感謝您的解答.基本上理解你的意思,能提示下鉛酸電池的智能充(充飽判斷)嗎.看到別人用單片機做電量累加,總感覺不準(別人的專用IC貴得嚇人,用不起)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