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仿臨界模式PFC電路時對EMI濾波器電路進行了一點兒研究,由于EMI的頻段較高受諸多寄生參數的影響分析起來比較麻煩,所以先從理想元件基本原理開始分析。
電路采用Boost拓撲,濾波器用LC電路(先分析差模),電路如下:
圖1-1 Boost電路
Saber軟件的頻譜分析跟真實的頻譜儀很像,待測量區間取的越小得到的結果越準確,圖1-2中取24.9mS-25.1mS得到的頻譜圖如下:(變周期臨界模式)
圖1-3 表周期臨界模式PFC電路頻譜圖
做EMI測試時是通過測LISN內50歐電阻上的壓降得到的uV 信號,如果換算成電流(A)則二者相差1000000/50=20000倍。圖1-3中綠色曲線為通常的EMI測試曲線,已超出參考的40db很多,圖1-3中藍色曲線為電流頻譜圖,三角波的傅里葉展開如下
一次諧波周期T=13.329uS頻率f=1/T=75KHz,幅值為Ipk*4/pi2=3.1*0.405=1.256(A)=1.976(dB)接近仿真結果1.336(dB)。
無論差模還是共模都是通過測量LISN中50歐電阻上的壓降得到,另一個角度考慮EMI測試就是電流紋波大小的測試。根據這一思想EMI測試中40dB標線對應電流負46dB電流紋波峰峰值0.01A,50dB標線對應電流負36dB電流紋波峰峰值0.0317A。
根據上面的分析電路中引入EMI濾波器要達到使紋波電流峰峰值從3.1A降至低于0.01A以下(假設標線40dB)的目的,EMI濾波器采用一級LC電路(假設元件理想無寄生參數)特性曲線為:
圖1-4 理想LC濾波電路特性曲線
圖1-4中電感20mH,電容680nF,75Khz處衰減-69.598dB余量充足,諧振頻率1.365Khz。(功率240W)
引入此濾波器后的效果如下:
圖1-5 引入純LC濾波器后仿真波形
結合圖1-5和圖1-4可以看出純LC濾波電路已經產生了震蕩,震蕩頻率既諧振頻率1.365Khz,從圖1-4中可以看出在諧振處增強了紋波幅度導致超標。(看資料EMI測試從150Khz開始,軍品從10KHz開始那么上述波形是否合格?)
消除這中LC震蕩主要有兩種方法:
圖1-6 LC消震電路
仿真采用的是電路(a)
圖1-7 增加減震電阻后的LC濾波電路特性圖
圖1-7中減震電阻取1k,電阻值取的越小衰減能力越弱仿真的取值大概是5.8倍Z0=(L/C)-2,仿真結果如下:
圖1-8 增加減震電阻后仿真波形
圖1-8顯示LC濾波器增加減震電阻后紋波電流都低于40dB并且功率因數PF達到了0.999。
對于仿真中的定頻定占空比模式其峰值電流達到了7.5A頻率又只有20KHz,如果仍采用單級濾波器則成本較高并且效果也不好,這時可考慮采用雙級濾波器。(參數:C1=340nF,L1=2mH,C2=1.36uF,L2=3mH)
圖1-10 雙級LC濾波器特性曲線
雙級濾波器的參數要不同以避免諧振點重合,采用雙級濾波后對紋波的衰減更強如圖1-10所示在75KHz處可衰減-97dB(原單級為-50dB)。
串入上述濾波器后的仿真結果如下:
圖1-11 雙級濾波器、定頻、定占空比模式PFC仿真
濾波電容值的選取可以根據電荷守恒原理,見下圖
圖1-12 紋波電壓計算公式推導
對于低PF應用電容可以取的較大,對于高PF應用電容越小則紋波電壓越大(峰值電壓越高,圖中電壓紋波41V最大峰值為333V)。
EMI濾波器對干擾噪聲的抑制能力是用插入損耗I.L(Insertion Loss)來衡量。插入損耗定義為沒有濾波器接入時,從噪聲源傳輸到負載的功率P1與接入濾波器后,從噪聲源傳輸到負載的功率P2之比,用dB(分貝)來表示。
由定義有:
由上述公式可知插入損耗跟圖1-10的衰減曲線是一個意思。
從電網到開關電源之間一般都會有電源線都有一定的阻抗,可結合這個阻抗接成π型EMI濾波器以達到更好的濾波效果。
當引入寄生參數后分析會比較麻煩,后面可能會一點點的進行嘗試。
圖2-1-1是常見的AC/DC電源輸入電路有大的輸入電容Cin,因為有了這個大電容所以濾波電感可用小感量的,但大電解電容Cin中存ESR所以在高頻段還需Cx電容的參與。大電解電容中ESR對EMI濾波器的影響見下圖:
圖2-1-2 輸入電解電容ESR對EMI濾波器的影響
如圖2-1-2藍色虛線是增大ESR后的曲線,在EMI測試中有種情況就是冷機時傳導過不去熱機后傳導就通過了(冷機ESR大熱機ESR變小),上面這張圖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下面的圖是對比有Cx電容和沒有Cx電容對EMI濾波器的影響
圖2-1-3 對比Cx電容對EMI濾波器的影響
圖2-1-3中藍色虛線為去掉Cx電容后的曲線,在第二諧振點后濾波性能變差,有Cx電容的保持不變。(沒有考慮整流橋的影響)
老師,你好~我剛開始接觸電源設計,對于您這個圖有一些疑問,煩請有時間幫忙解答一下:
1、20k的噪聲為什么會出現在20的倍頻上,40k、60k、80k、100k上的從圖片上看確實有一個很大的毛刺
2、為什么75k反而沒有這種倍頻?只有在75k甚至100k上才會有那么多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