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電源新鮮人,最近做一些關于開關電源的零極點問題的仿真.
我在ORCAD/PSPICE下畫了一個開關電源的原理圖(見附件),我做的是DC-DC的降壓模型.但是仿真出來的結果,電感前端和后端的波形是一樣的,都是直流,并且不是理論上應該的結果.
哪位大俠幫我看看電路圖有什么問題?還是電感仿真時要選擇什么參數?謝了! 1649231211512780.pdf
做開關電源仿真遇到的問題
全部回復(1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040230132
我也做降壓的DCDC變換器,你的反饋回路這么做的啊?我不知道怎么做反饋回路
我是樓主,照模電的"串聯開關式穩壓電路"章節做的反饋.
上午我懷疑電感和電容沒起到濾波作用,下午單獨就開關模塊(mosfet加DIODE部分)及濾波部分做了仿真.
濾波部分我的仿真電路圖如下: 1649231211537819.pdf
得到的仿真波形如下: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65/1649231211537945.pn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藍色為輸出端波形)
證明濾波電路在單獨模塊下是可以工作的.
比較器加開關管電路加濾波電路仿真電路圖如下: 1649231211538053.pdf
得到仿真波形如下:
1649231211538053.pdf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65/1649231211538248.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基本上也符合理論分析.
上面的這個仿真,我將運放的LM358改成了自帶庫里的運放AD811/AD,lm358好像只能做線性電源的應用.
但是按照下面的總體開關電源電路, 1649231211539445.pdf
得到的波形卻是如下: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65/1649231211539574.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相比上面其實只是加了線性比較的部分,加了參考電壓0.6V.
不知道為什么,哪位大俠指點一下啊!
上午我懷疑電感和電容沒起到濾波作用,下午單獨就開關模塊(mosfet加DIODE部分)及濾波部分做了仿真.
濾波部分我的仿真電路圖如下: 1649231211537819.pdf
得到的仿真波形如下:

證明濾波電路在單獨模塊下是可以工作的.
比較器加開關管電路加濾波電路仿真電路圖如下: 1649231211538053.pdf
得到仿真波形如下:
1649231211538053.pdf

基本上也符合理論分析.
上面的這個仿真,我將運放的LM358改成了自帶庫里的運放AD811/AD,lm358好像只能做線性電源的應用.
但是按照下面的總體開關電源電路, 1649231211539445.pdf
得到的波形卻是如下:

相比上面其實只是加了線性比較的部分,加了參考電壓0.6V.
不知道為什么,哪位大俠指點一下啊!
0
回復
@ta7698
結果是對的!從你的圖上看,你的U4不起作用!U5的1腳是0V,那么U5的2腳在0~3V范圍內怎么變其5腳也是0V,所以就有你仿真的結果.對否?
你所提到的U4,不知是否原理圖中的U6?
我想知道的是,為什么U6會不起作用?按照我的理解,U6應該是作為提供0.6V參考電壓的作用,再通過后端分壓電阻決定輸出的直流電壓.
我認為的整個框架的電壓情況如下:U6的negative輸入端電壓應為0.6V直流(與POSITIVE輸入端的0.6V相同),輸出端應為某電平值的直流;U6的直流電作為U5的POSITIVE端信號,與NEGATIVE端的三角波比較,U5輸出脈沖波形電壓;U5的輸出端作為M1的GATE端控制信號,控制M1的通斷,使得M1的SOURCE端得到12V高電平,0V低電平的脈沖波形;12V的脈沖波形通過電感與電容的濾波電路在后端得到直流輸出電壓.
按照分壓電阻與參考電壓的設定,后端應該是2.1V的輸出.
從U5開始以后的模塊可以得到理論分析的結果(見比較器加開關管電路加濾波電路的輸出波形圖),但是加上前面的U6那一部分,總體電路的仿真不如預期.
我對單獨的線性比較(U6那一部分)也進行過仿真,是可以得到理論結果的.
線性比較電路原理圖如下:
1649231211595321.pdf
得到的仿真波形如下: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65/1649231211595648.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說明這一部分是可以單獨正常工作的.
現在是兩部分“組裝”起來后結果就不對.
麻煩大俠進一步解釋一下.
我想知道的是,為什么U6會不起作用?按照我的理解,U6應該是作為提供0.6V參考電壓的作用,再通過后端分壓電阻決定輸出的直流電壓.
我認為的整個框架的電壓情況如下:U6的negative輸入端電壓應為0.6V直流(與POSITIVE輸入端的0.6V相同),輸出端應為某電平值的直流;U6的直流電作為U5的POSITIVE端信號,與NEGATIVE端的三角波比較,U5輸出脈沖波形電壓;U5的輸出端作為M1的GATE端控制信號,控制M1的通斷,使得M1的SOURCE端得到12V高電平,0V低電平的脈沖波形;12V的脈沖波形通過電感與電容的濾波電路在后端得到直流輸出電壓.
按照分壓電阻與參考電壓的設定,后端應該是2.1V的輸出.
從U5開始以后的模塊可以得到理論分析的結果(見比較器加開關管電路加濾波電路的輸出波形圖),但是加上前面的U6那一部分,總體電路的仿真不如預期.
我對單獨的線性比較(U6那一部分)也進行過仿真,是可以得到理論結果的.
線性比較電路原理圖如下:
1649231211595321.pdf
得到的仿真波形如下:

說明這一部分是可以單獨正常工作的.
現在是兩部分“組裝”起來后結果就不對.
麻煩大俠進一步解釋一下.
0
回復
@littlemouse
你所提到的U4,不知是否原理圖中的U6?我想知道的是,為什么U6會不起作用?按照我的理解,U6應該是作為提供0.6V參考電壓的作用,再通過后端分壓電阻決定輸出的直流電壓.我認為的整個框架的電壓情況如下:U6的negative輸入端電壓應為0.6V直流(與POSITIVE輸入端的0.6V相同),輸出端應為某電平值的直流;U6的直流電作為U5的POSITIVE端信號,與NEGATIVE端的三角波比較,U5輸出脈沖波形電壓;U5的輸出端作為M1的GATE端控制信號,控制M1的通斷,使得M1的SOURCE端得到12V高電平,0V低電平的脈沖波形;12V的脈沖波形通過電感與電容的濾波電路在后端得到直流輸出電壓.按照分壓電阻與參考電壓的設定,后端應該是2.1V的輸出.從U5開始以后的模塊可以得到理論分析的結果(見比較器加開關管電路加濾波電路的輸出波形圖),但是加上前面的U6那一部分,總體電路的仿真不如預期.我對單獨的線性比較(U6那一部分)也進行過仿真,是可以得到理論結果的.線性比較電路原理圖如下:1649231211595321.pdf得到的仿真波形如下:[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65/1649231211595648.gif');}"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說明這一部分是可以單獨正常工作的.現在是兩部分“組裝”起來后結果就不對.麻煩大俠進一步解釋一下.
你第一貼中的U4的4和5腳相連并接地,那還能起作用?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