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見過幾只大螺旋和5U燈,一家是把諧鎮電容用的很大,而另一家卻用的很小
譬如一個65W螺旋燈一家的燈絲電流在450mA以上,而另一家的燈絲電流卻在100mA以下,其實兩種做法都有各自的道理,請兄弟們談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論節能燈燈絲電流大小的兩個極限......
全部回復(23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chym
整流橋+電解的線路是不寸在無功功率的,因為原則上它是一個處于脈沖開通工作的阻性器件,那些工作電流和電壓相位對不上號的才有無功功率之說,如電動機之類的,,,,
那么我可能是孤陋寡聞了,我所說的有攻功率非比有功功率,我所說的有攻功率其實和鎮流器的轉換效率有關,如我們常規做輸入功率20W但是輸出只有18W那么我可以說有攻功率是18W而無攻功率2W,總功率是有攻功率+無攻功率.你說的“原則上它是一個處于脈沖開通工作的阻性器件”我不反對,但是它也只是原則上而實際上哪?你可以做一只輸入為20W輸出也是20W的節能燈嗎?我的技術還沒有達到這種水平、可能在過10年以后我還是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0
回復
@陳仁軍
那么我可能是孤陋寡聞了,我所說的有攻功率非比有功功率,我所說的有攻功率其實和鎮流器的轉換效率有關,如我們常規做輸入功率20W但是輸出只有18W那么我可以說有攻功率是18W而無攻功率2W,總功率是有攻功率+無攻功率.你說的“原則上它是一個處于脈沖開通工作的阻性器件”我不反對,但是它也只是原則上而實際上哪?你可以做一只輸入為20W輸出也是20W的節能燈嗎?我的技術還沒有達到這種水平、可能在過10年以后我還是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無功功率是感性或容性負載返還給電源的不做功功率,我說的原則上是因為有些低功因的燈輸入部分也有EMC部分的電容電感的的原因導致的輸入電流電壓的相位差異,若只是4個二極管的話那它就是阻性的,
輸入20輸出18是因為有燈絲三極管電感電阻的功耗沒算進去,后級的LC+燈管部分倒是有電流電壓相位差的(只限于三極管后的一部分),但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輸入20輸出18是因為有燈絲三極管電感電阻的功耗沒算進去,后級的LC+燈管部分倒是有電流電壓相位差的(只限于三極管后的一部分),但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0
回復
@chym
無功功率是感性或容性負載返還給電源的不做功功率,我說的原則上是因為有些低功因的燈輸入部分也有EMC部分的電容電感的的原因導致的輸入電流電壓的相位差異,若只是4個二極管的話那它就是阻性的,輸入20輸出18是因為有燈絲三極管電感電阻的功耗沒算進去,后級的LC+燈管部分倒是有電流電壓相位差的(只限于三極管后的一部分),但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我關注的是燈絲電流和燈管管電流的問題:
有倆種現象:
1、遇到管電壓比較低的燈管,譬如T8、T5/22W還有螺旋燈管也是吧,鎮流器是按照燈管標稱功率調試的,可是在剛通電一分鐘時間內靠近燈絲的兩頭比較亮,中間部分較暗,通電時間長了不明顯了,但是總體感覺發光效率差.
2、燈管的發光效率相當高,電子鎮流器兩個三極管的射極電阻取消了,但是發現燈管很燙手.
請高手對上述(對燈管壽命有何影響)作點評.
有倆種現象:
1、遇到管電壓比較低的燈管,譬如T8、T5/22W還有螺旋燈管也是吧,鎮流器是按照燈管標稱功率調試的,可是在剛通電一分鐘時間內靠近燈絲的兩頭比較亮,中間部分較暗,通電時間長了不明顯了,但是總體感覺發光效率差.
2、燈管的發光效率相當高,電子鎮流器兩個三極管的射極電阻取消了,但是發現燈管很燙手.
請高手對上述(對燈管壽命有何影響)作點評.
0
回復
@陳仁軍
首先我不是高手,但就你的問題而言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1:和燈管的管壓管徑都有關系,就發光效率而言,粗管徑低管壓肯定不如細管徑高管壓的發光效率高,不然現在很多公司也不會向細管徑小型話發展,(兩頭比較亮中間部分較暗)毛管沒有老練好導致,但是在高管壓細管徑燈管中更為嚴重.2:三極管沒有E極電阻和燈管的(發光效率、燈管很燙手)都沒有多少關系,你所說的沒有E極電阻燈管的發光效率高因該是沒有了E極電阻線路的損耗小了一點所以發光效率高了,但是調試其它的元件一樣可以做到和沒有E極電阻一樣.燈管很燙手因該是你的功率太高(整個燈管溫度都偏高)或管流和燈絲電流過大導致(燈管的陰極部位溫度特別高).
學習中..........
0
回復
@guli1958
我關注的是燈絲電流和燈管管電流的問題:有倆種現象:1、遇到管電壓比較低的燈管,譬如T8、T5/22W還有螺旋燈管也是吧,鎮流器是按照燈管標稱功率調試的,可是在剛通電一分鐘時間內靠近燈絲的兩頭比較亮,中間部分較暗,通電時間長了不明顯了,但是總體感覺發光效率差.2、燈管的發光效率相當高,電子鎮流器兩個三極管的射極電阻取消了,但是發現燈管很燙手.請高手對上述(對燈管壽命有何影響)作點評.
首先我不是高手,但就你的問題而言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
1:和燈管的管壓管徑都有關系,就發光效率而言,粗管徑低管壓肯定不如細管徑高管壓的發光效率高,不然現在很多公司也不會向細管徑小型話發展,(兩頭比較亮中間部分較暗)毛管沒有老練好導致,但是在高管壓細管徑燈管中更為嚴重.
2:三極管沒有E極電阻和燈管的(發光效率、燈管很燙手)都沒有多少關系,你所說的沒有E極電阻燈管的發光效率高因該是沒有了E極電阻線路的損耗小了一點所以發光效率高了,但是調試其它的元件一樣可以做到和沒有E極電阻一樣.燈管很燙手因該是你的功率太高(整個燈管溫度都偏高)或管流和燈絲電流過大導致(燈管的陰極部位溫度特別高).
1:和燈管的管壓管徑都有關系,就發光效率而言,粗管徑低管壓肯定不如細管徑高管壓的發光效率高,不然現在很多公司也不會向細管徑小型話發展,(兩頭比較亮中間部分較暗)毛管沒有老練好導致,但是在高管壓細管徑燈管中更為嚴重.
2:三極管沒有E極電阻和燈管的(發光效率、燈管很燙手)都沒有多少關系,你所說的沒有E極電阻燈管的發光效率高因該是沒有了E極電阻線路的損耗小了一點所以發光效率高了,但是調試其它的元件一樣可以做到和沒有E極電阻一樣.燈管很燙手因該是你的功率太高(整個燈管溫度都偏高)或管流和燈絲電流過大導致(燈管的陰極部位溫度特別高).
0
回復
@陳仁軍
首先我不是高手,但就你的問題而言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1:和燈管的管壓管徑都有關系,就發光效率而言,粗管徑低管壓肯定不如細管徑高管壓的發光效率高,不然現在很多公司也不會向細管徑小型話發展,(兩頭比較亮中間部分較暗)毛管沒有老練好導致,但是在高管壓細管徑燈管中更為嚴重.2:三極管沒有E極電阻和燈管的(發光效率、燈管很燙手)都沒有多少關系,你所說的沒有E極電阻燈管的發光效率高因該是沒有了E極電阻線路的損耗小了一點所以發光效率高了,但是調試其它的元件一樣可以做到和沒有E極電阻一樣.燈管很燙手因該是你的功率太高(整個燈管溫度都偏高)或管流和燈絲電流過大導致(燈管的陰極部位溫度特別高).
謝謝,至少在我眼里是高手.
0
回復
@ty48
可能是你看到的劣質節能燈太多了,說起話來太偏激了,好的節能燈是完全可以達到5倍于白熾燈的光效的,甚至更高.還有,討論能效的時候,麻煩不要把標稱功率說上去,那只是一個編號或是代碼?還有,討論能效的時候,請不要太多的強調功率因數,這是兩個概念,
(好的節能燈是完全可以達到5倍于白熾燈的光效的,甚至更高. )這一點沒有人不同意呀,但是請您看清楚一點,能效是白織燈的5倍、但是所消耗的電力卻是白織燈的兩倍(功率因數為0.5-0.6的情況下,0.95以上不算)我們考慮一件事情的時候要綜合考慮不要片面,那么按照你的觀念,節能燈的能效是白織燈的5倍所消耗電力是白織燈的10倍,那么這樣的燈也是好的嗎?還能配稱“節能燈”,你說(討論能效的時候,請不要太多的強調功率因數,這是兩個概念)不要談功率因數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功率的燈0.5和0.99兩個功率因數的情況下,所消耗的電力是一樣的嗎?
我們同樣都是靠技術吃飯,做一個燈也是一樣要綜合性能過關才行,光只達到一個或兩個指標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我們同樣都是靠技術吃飯,做一個燈也是一樣要綜合性能過關才行,光只達到一個或兩個指標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0
回復
@陳仁軍
(好的節能燈是完全可以達到5倍于白熾燈的光效的,甚至更高.)這一點沒有人不同意呀,但是請您看清楚一點,能效是白織燈的5倍、但是所消耗的電力卻是白織燈的兩倍(功率因數為0.5-0.6的情況下,0.95以上不算)我們考慮一件事情的時候要綜合考慮不要片面,那么按照你的觀念,節能燈的能效是白織燈的5倍所消耗電力是白織燈的10倍,那么這樣的燈也是好的嗎?還能配稱“節能燈”,你說(討論能效的時候,請不要太多的強調功率因數,這是兩個概念)不要談功率因數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功率的燈0.5和0.99兩個功率因數的情況下,所消耗的電力是一樣的嗎? 我們同樣都是靠技術吃飯,做一個燈也是一樣要綜合性能過關才行,光只達到一個或兩個指標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從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說,低功率因數與高功率因數沒有什么區別,因為家庭電表都是計有用功的!高功率因數的產品的受益者是供電局!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