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板橋驅(qū)動電路EMC的18M以后的過不了,哪位大哥幫我一把啊!
現(xiàn)在用IR2166做的一拖二(2X35W)在做EMC的時候18M以后地方總是高起來5-8的dB,怎么弄都弄不下來,是不是我驅(qū)動的問題?哪位大哥能夠出手相助啊,月底要送樣,真得要死人了,一定“重金當(dāng)面酬謝”!
全部回復(fù)(7)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overbeat
我現(xiàn)在PFC電感的感量已經(jīng)加到2.0mH了,但還是沒有效果,是不是加大磁芯的尺寸呢,我現(xiàn)在用的EE20的.
EMC在開發(fā)的前期就要顧及到而不是開發(fā)好后再來調(diào)試.
對于IC電路來說,高頻部分過不了基本上都是元器件選擇和布線不合理.
元件盡量用貼片的.電容選擇低ESR的,NPO最好,特別是高頻旁路電容,選擇諧振頻率在20M到30M左右的,讓其在此頻段的阻抗最小,可以有效地濾除這個頻段的干擾信號.0805來說,一般選擇10NF到100NF之間,最好兩個并聯(lián).
布線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耦合電容減少IC電源和地的電流回路面積,一定要小.芯片外圍的電阻電容之類盡量靠近管腳.至于其他基本原則你查查相關(guān)資料吧
對于IC電路來說,高頻部分過不了基本上都是元器件選擇和布線不合理.
元件盡量用貼片的.電容選擇低ESR的,NPO最好,特別是高頻旁路電容,選擇諧振頻率在20M到30M左右的,讓其在此頻段的阻抗最小,可以有效地濾除這個頻段的干擾信號.0805來說,一般選擇10NF到100NF之間,最好兩個并聯(lián).
布線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耦合電容減少IC電源和地的電流回路面積,一定要小.芯片外圍的電阻電容之類盡量靠近管腳.至于其他基本原則你查查相關(guān)資料吧
0
回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