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諸君!!那位采用移相軟開關式架構設計電鍍電源的!?
怎么解決5V以下電壓穩定問題的!
盼!回復!
請問諸君!!那位采用移相軟開關式架構設計電鍍電源的!? 比如"0-15V/1000A"
全部回復(2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igbt1979
此帖已被刪除
恐怕你做的全橋移相軟開關,很難做到全過程ZVSZCS,輕載時效果還不如普通電源.最好先把IGBT的半導體物理機制搞清楚.用軟件控制全過程.使用DSP+ATMEGA128.后面帶上同步整流.包你效率上去.價錢嘛要上去,不過比起效率的改善,電費輕松彌補了.現在的軟開關萬變不離其宗,是靠電容電感諧振拉開IGBT電流電壓的交叉區域.主回路因變壓器漏感不夠,還要加上飽和電感.電力電子元器件在關斷時最怕感性元器件的存在而造成L*di/dt過電壓過高.所以還要折衷.用軟件就不同了,你可以靈活處理PWM,把你的IGBT搞的象小綿羊一樣溫順.你知道ISL6752吧,它的PWM就很靈活,一對管子各工作50%占空比,一對管子調脈寬,不也能實現軟開關?有空再研究一下預檢測柵壓技術,從驅動上多想想,也許會有很多意外的驚喜等著你呢.
0
回復
@cailuqijia
恐怕你做的全橋移相軟開關,很難做到全過程ZVSZCS,輕載時效果還不如普通電源.最好先把IGBT的半導體物理機制搞清楚.用軟件控制全過程.使用DSP+ATMEGA128.后面帶上同步整流.包你效率上去.價錢嘛要上去,不過比起效率的改善,電費輕松彌補了.現在的軟開關萬變不離其宗,是靠電容電感諧振拉開IGBT電流電壓的交叉區域.主回路因變壓器漏感不夠,還要加上飽和電感.電力電子元器件在關斷時最怕感性元器件的存在而造成L*di/dt過電壓過高.所以還要折衷.用軟件就不同了,你可以靈活處理PWM,把你的IGBT搞的象小綿羊一樣溫順.你知道ISL6752吧,它的PWM就很靈活,一對管子各工作50%占空比,一對管子調脈寬,不也能實現軟開關?有空再研究一下預檢測柵壓技術,從驅動上多想想,也許會有很多意外的驚喜等著你呢.
你有設計好的樣機嗎?
0
回復
@mqyyqm
哪位高人有,可以談談嗎!!!
我有一個意見供參考
1.工作在8-10khz
2.串聯全諧振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57/1899531189769530.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3.輸出整流采用低速的金屬封裝整流子增加工藝性
4.兩只變壓器并聯形成推挽結構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57/1899531189769358.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1.工作在8-10khz
2.串聯全諧振

3.輸出整流采用低速的金屬封裝整流子增加工藝性
4.兩只變壓器并聯形成推挽結構

0
回復
@luyuc
我有一個意見供參考1.工作在8-10khz2.串聯全諧振[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57/1899531189769530.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3.輸出整流采用低速的金屬封裝整流子增加工藝性4.兩只變壓器并聯形成推挽結構[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57/1899531189769358.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頂一下,
0
回復
@cailuqijia
理想狀況下的軟開關,可以用串聯諧振試一下.我看你的圖好象沒有加上IGBT的吸收回路,可靠性光靠主回路的LCR是不太穩妥的.IGBT的反并聯二極管導通時間較慢,在你的電感上儲備的磁鏈能量,在IGBT關斷時要尋找泄放通道,由于分部電感的存在,會在IGBT上造成過電壓,就算你加了吸收電容,加了快恢復二極管,加了吸收電容的泄放電阻,它們都會有一個時間常數,很難完全抑制過電壓.
你說的很對
1.ZVS方案: ZVS 電容器高達 104-105 直接并聯在IGBT上,是高速薄膜電容并減小引線長度,盡可能降低分布電感....但是這一技術的實施需要動態死區控制,否則無法運行;
2.邊界鉗位方案: 也可以只在IGBT上設置鉗位電路,在較大荷載下運行的很好,小荷載下硬關斷;這樣的鉗位電路很容易實施,是“放電阻止”型電路;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57/1899531189816758.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1.ZVS方案: ZVS 電容器高達 104-105 直接并聯在IGBT上,是高速薄膜電容并減小引線長度,盡可能降低分布電感....但是這一技術的實施需要動態死區控制,否則無法運行;
2.邊界鉗位方案: 也可以只在IGBT上設置鉗位電路,在較大荷載下運行的很好,小荷載下硬關斷;這樣的鉗位電路很容易實施,是“放電阻止”型電路;

0
回復
@luyuc
你說的很對1.ZVS方案: ZVS電容器高達104-105直接并聯在IGBT上,是高速薄膜電容并減小引線長度,盡可能降低分布電感....但是這一技術的實施需要動態死區控制,否則無法運行;2.邊界鉗位方案: 也可以只在IGBT上設置鉗位電路,在較大荷載下運行的很好,小荷載下硬關斷;這樣的鉗位電路很容易實施,是“放電阻止”型電路;[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57/1899531189816758.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放電截止型吸收模式,電容可以取大一些,泄放電阻可以取小一些,有利與抑制IGBT關斷過電壓,但是所有的定型產品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我現在正在搞軟開關.思路主要不在主回路上.在軟件上考慮多一些.主要想還是用到預檢測柵壓,動態控制PWM,也就是最終主回路實現軟開關,但是控制它們的不是諧振因素,而是柵電壓.我看你對軟開關挺有研究,PRO-E也用的不錯,有什么想法回到:cailuqijia@163.com,我不一定常回,現在思路還有些亂.
0
回復
@cailuqijia
放電截止型吸收模式,電容可以取大一些,泄放電阻可以取小一些,有利與抑制IGBT關斷過電壓,但是所有的定型產品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我現在正在搞軟開關.思路主要不在主回路上.在軟件上考慮多一些.主要想還是用到預檢測柵壓,動態控制PWM,也就是最終主回路實現軟開關,但是控制它們的不是諧振因素,而是柵電壓.我看你對軟開關挺有研究,PRO-E也用的不錯,有什么想法回到:cailuqijia@163.com,我不一定常回,現在思路還有些亂.
大家可以做個朋友!
我想你看過我的文章《串聯諧振逆變實驗與波形分析------關斷與接通都不容易》,關鍵技術就是兩個“頻率追蹤控制”與“動態死區控制”;功率輕松擴展到兆瓦級,理由是很容易通過多個獨立諧振回路多相合成,均流誤差 < 1A/100A;
我想你看過我的文章《串聯諧振逆變實驗與波形分析------關斷與接通都不容易》,關鍵技術就是兩個“頻率追蹤控制”與“動態死區控制”;功率輕松擴展到兆瓦級,理由是很容易通過多個獨立諧振回路多相合成,均流誤差 < 1A/100A;
0
回復
@cailuqijia
我的研究領域主要在中小功率,大功率上使用同步整流不太劃算.再說控制同步整流的MOSEFT驅動功率也是大問題.你做的PRO-E的那張變壓器的圖沒看明白.能不能就把著個問題談開了,在壇子里講一下它的工作原理?磁芯你沒有用過非晶和超微晶嗎?我對磁技術不是很內行.你就把你的*prt變壓器的文件也貼出來吧,我看特征也不是很多.你就在你的《串聯諧振逆變實驗與波形分析------關斷與接通都不容易》那個貼子里先談一下吧,期待中.

不是同步整流,你能看明白嗎
是兩個半波整流部分并聯在一起
0
回復
@cailuqijia
我的研究領域主要在中小功率,大功率上使用同步整流不太劃算.再說控制同步整流的MOSEFT驅動功率也是大問題.你做的PRO-E的那張變壓器的圖沒看明白.能不能就把著個問題談開了,在壇子里講一下它的工作原理?磁芯你沒有用過非晶和超微晶嗎?我對磁技術不是很內行.你就把你的*prt變壓器的文件也貼出來吧,我看特征也不是很多.你就在你的《串聯諧振逆變實驗與波形分析------關斷與接通都不容易》那個貼子里先談一下吧,期待中.
.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57/1899531189828565.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這一下看明白了吧 :)

這一下看明白了吧 :)
0
回復
@cailuqijia
同步整流應該能實現,最好不要用自同步(也就是用變壓器上的電信號),控制PWM可以用一些現成的芯片.比如3722等.不過你的功率好象蠻大.28v*250A,你是用MOSEFT做全橋嗎?若是頻率可以到你的期望值,MOSEFT的開關損耗可是大問題啊.若用IGBT,恐怕頻率到不了那么高吧.
由于有客戶定制,因此必需研發.
如果IGBT就用20kHz, ZVZCS軟開關技術;
如果用MOSFET就打算用50kHz,ZVS軟開關技術.
問題是:同步整流的話,副邊輸出250A選擇MOSFET不太容易啊.用MOSFET模塊?驅動怎么解決?
實現低壓大電流輸出,是否采用多個變壓器副邊并聯輸出為妥?
希望各位大蝦多發表見解灑.......
如果IGBT就用20kHz, ZVZCS軟開關技術;
如果用MOSFET就打算用50kHz,ZVS軟開關技術.
問題是:同步整流的話,副邊輸出250A選擇MOSFET不太容易啊.用MOSFET模塊?驅動怎么解決?
實現低壓大電流輸出,是否采用多個變壓器副邊并聯輸出為妥?
希望各位大蝦多發表見解灑.......
0
回復
@midichen
你好.本人正在研制一臺三相交流輸入,輸出28V、250A的直流電源.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研,目前打算采用50kHz的移相全橋電路.非常期待和這里的朋友們交流. 此外,這種場合下同步整流可否采用?可能有哪些困難?我的電郵:midichen@163.com
該電源平時給負載供電,同時可供蓄電池充電,
一般情況為恒壓輸出.
1. 如果采用單個變壓器副邊整流,不知道各位大蝦可知道如果采用肖特基整流管,多只并聯的話,均流有何實用的辦法?
2. 采用多個變壓器副邊輸出并聯的話,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3. 由于是三相交流輸入,經整流后直流母線電壓為540V,而電源輸出為低壓24V,變壓器匝比比較大(預計14:1左右),請問變壓器匝比過大會帶來哪些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一般情況為恒壓輸出.
1. 如果采用單個變壓器副邊整流,不知道各位大蝦可知道如果采用肖特基整流管,多只并聯的話,均流有何實用的辦法?
2. 采用多個變壓器副邊輸出并聯的話,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3. 由于是三相交流輸入,經整流后直流母線電壓為540V,而電源輸出為低壓24V,變壓器匝比比較大(預計14:1左右),請問變壓器匝比過大會帶來哪些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