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全国免费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VM_久久www人成免费看片中文_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_深夜福利www_日韩一级成人av

  • 回復
  • 收藏
  • 點贊
  • 分享
  • 發新帖

Buck電路中輔助電源超功率的問題

     各位親們好!看過后,請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謝謝!        

     近期做了一個簡單的buck電路,現逐步展開電路測試,分為開環測試和閉環測試;       

     然而,在開環測試的過程中,低輸入電壓測試時,一切正常,當增大輸入電壓測試時,會出現輔助電源模塊燒毀的問題; 

     該輔助電源模塊,只是為驅動芯片IRS21850等供電,利用輔助電源產生電路中所需要的各種電壓,如20V,15V,5V;        

     為什么當輸入電壓增大的時候,輔助電源模塊會出現超功率,過熱的狀況呢?       


     補充:      

     1.電路很簡單,我只是想弄清楚整個流程,從仿真,到繪制PCB,到焊接測試;       

     2.現在在不含軟開關的開環測試時,主電路中的諧振電容C1、諧振電感L2均未焊接,主電路中的 

        采樣電阻串也未焊接,僅僅是簡單的結構; 

    3.外加PWM信號,經由驅動芯片IRS21850,利用自舉原理進行驅動;      

    4.就是TDA5-24S24總出問題,很燙;昨天針對這個再次測試時,因及時切開Buck電路輸入電壓,

        該模塊得以保全,但驅動芯片IRS21850壞掉;    

     請大家指導!謝謝!     


    補充:

    錯誤1:之前采用5W的隔離電源,當高壓輸入測試時,該5W的隔離電源因過燙而無法正常工作;                 

            猜測超功率,換為更大功率的隔離電源模塊;     

    錯誤2:現在改用15W隔離電源,當高壓輸入時,該隔離電源的輸入功率由正常情況變為0.699W,                 

            該情況出現過兩次;

  在上述兩種錯誤中,都會出現驅動芯片也壞掉的情況!


     補充(2017_01_06):

     之前表面看起來輔助電源模塊異常,而經過一段時間后,輔助電源模塊依然可正常工作,實際受損的是驅動芯片!!

0103scope_0(2017_01_03輔助電源總超功率的問題)

電源部分

輔助電源超功率問題

驅動電路

主電路

主電路放大版(1)

主電路放大版(2)

全部回復(172)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7-01-06 10:46
已經被添加到社區經典圖庫嘍
http://m.daogou-taobao.cn/bbs/classic/
0
回復
聶默
LV.4
3
2017-01-06 10:50
@電源網-fqd
已經被添加到社區經典圖庫嘍http://m.daogou-taobao.cn/bbs/classic/
這里有點冷,不見有回復~
0
回復
2017-01-06 11:54
@聶默
這里有點冷,不見有回復~[圖片]

不是沒人回, 是因為迴路控制本來就需要閉迴路, 開迴路除非輸出功率等於輸入功率, 不然當你輸入一值增大, 輸出功率沒變的情況, 

其他功率跑哪?當然是轉成熱, 而熱當然是VI造成的, 所以你燒驅動還好, 再大一點連功率管都燒....

這情況誰會回你.....

0
回復
2017-01-06 12:01
@電源網-fqd
已經被添加到社區經典圖庫嘍http://m.daogou-taobao.cn/bbs/classic/
有點不明白:為什么要加LM317,C8、C9還用這么小?Z5、Z6穩壓值合適嗎?
0
回復
聶默
LV.4
6
2017-01-06 12:09
@juntion
不是沒人回,是因為迴路控制本來就需要閉迴路,開迴路除非輸出功率等於輸入功率,不然當你輸入一值增大,輸出功率沒變的情況, 其他功率跑哪?當然是轉成熱,而熱當然是VI造成的,所以你燒驅動還好,再大一點連功率管都燒....這情況誰會回你.....

為什么說輸出功率不變呢?當輸入功率增大的時候,輸出功率也會隨之增大啊~

按照版主的意思是,根本不能進行開環測試嗎?

恕我無知,我只是循序漸進地來測試;若有可笑之處,希望能指正;

0
回復
聶默
LV.4
7
2017-01-06 12:11
@ymyangyong
有點不明白:為什么要加LM317,C8、C9還用這么小?Z5、Z6穩壓值合適嗎?

用LM317的原因是為了給驅動芯片供電,提供20V左右的電壓;

C8,C9容值的選擇需要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項嗎?請指導

Z5 Z6并未同時使用,且在現在的測試過程中,兩個都未焊接

0
回復
2017-01-06 13:12
@聶默
為什么說輸出功率不變呢?當輸入功率增大的時候,輸出功率也會隨之增大啊~按照版主的意思是,根本不能進行開環測試嗎?恕我無知,我只是循序漸進地來測試;若有可笑之處,希望能指正;

輸出功率變大是因為V變高, 若你輸出的負載是一個定電流, 則開環路後Buck電壓Vo會接近Vi  Io = Ii  但是條件是 Dmax = 100%

若你的Dmax = 90% 那麼 Vo= Vi * 0.9  Io = Ii 不變, 若是如此, 那你電壓一值上升, Dmax不變, Vo上升, Io不變, Ii 開始變化, 主要是儲能電感激磁關係, 且MOS管也因為電壓高開始產生Switch Loss, 驅動管因為電壓高, Dmax很大相當抽取大電流, 所以驅動也產生Loss

當這情況產生, 則 Ii > Io  Pi > Po  Vo= Vi * Dmax  這樣會燒麼你覺得?

而同步型Buck的 Dmax 一般介於90-95% 之間, 為何?因為兩邊必須有一個死區約佔2%, 下橋Mos不可以全開佔3%........


0
回復
2017-01-06 13:30
@聶默
用LM317的原因是為了給驅動芯片供電,提供20V左右的電壓;C8,C9容值的選擇需要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項嗎?請指導Z5Z6并未同時使用,且在現在的測試過程中,兩個都未焊接
如果用15V模塊,就可以省掉317降壓,這兩個電容一般用10uf以上。后面幾個穩壓管起保護作用,正常情況下不應該導通,會增大驅動損耗。
0
回復
聶默
LV.4
10
2017-01-06 14:44
@ymyangyong
如果用15V模塊,就可以省掉317降壓,這兩個電容一般用10uf以上。后面幾個穩壓管起保護作用,正常情況下不應該導通,會增大驅動損耗。

首先謝謝版主的回復!版主針對這三處均由闡述,很仔細!尤其最后一條,我會采納;

至于電容的容值,可能是我過于呆板了,我只是按照LM317的datasheet中所顯示的參數,

至于為何選這么個參數值,也的確不太明了。

0
回復
聶默
LV.4
11
2017-01-06 16:04
@juntion
輸出功率變大是因為V變高,若你輸出的負載是一個定電流,則開環路後Buck電壓Vo會接近Vi Io=Ii 但是條件是Dmax=100%若你的Dmax=90%那麼Vo=Vi*0.9 Io=Ii不變,若是如此,那你電壓一值上升,Dmax不變,Vo上升,Io不變,Ii開始變化,主要是儲能電感激磁關係,且MOS管也因為電壓高開始產生SwitchLoss,驅動管因為電壓高,Dmax很大相當抽取大電流,所以驅動也產生Loss當這情況產生,則Ii>Io Pi>Po Vo=Vi*Dmax 這樣會燒麼你覺得?而同步型Buck的Dmax一般介於90-95%之間,為何?因為兩邊必須有一個死區約佔2%,下橋Mos不可以全開佔3%........

首先,謝謝版主的回復。。真的很感謝~ 版主不要嫌麻煩,請耐心指導一下我~

接下來,我針對版主的回復談談自己的看法;

1.輸出的負載不是一個定電流,這個地方,應該是版主寫錯了,輸出的負載是一個定值電阻;

      并且即使是一個定電阻,【版主見諒】,開環路后為何Buck電壓Vo就會接近Vi呢?

2.這個開環測試,外加脈沖的占空比一直設置為50%;并且在我測試的過程中,我發現輸出電壓

     確為輸入電壓的1/2左右;輸出電流大于輸入電流,粗略算一下效率,也曾達到97%;

3.其實,我應該在版主所說的“Dmax很大”這個地方糊涂了,不過版主所說的抽取很大電流這個地方,

我之前也想過,但更深一點的原因沒想通,“驅動產生Loss”這個地方也沒清楚!

  如果驅動芯片抽取大電流這個地方理解通,則燒毀及電源模塊出現問題,我感覺真的是很自然得事兒!

0
回復
2017-01-06 17:49
@聶默
首先,謝謝版主的回復。。真的很感謝~版主不要嫌麻煩,請耐心指導一下我~接下來,我針對版主的回復談談自己的看法;1.輸出的負載不是一個定電流,這個地方,應該是版主寫錯了,輸出的負載是一個定值電阻;   并且即使是一個定電阻,【版主見諒】,開環路后為何Buck電壓Vo就會接近Vi呢?2.這個開環測試,外加脈沖的占空比一直設置為50%;并且在我測試的過程中,我發現輸出電壓   確為輸入電壓的1/2左右;輸出電流大于輸入電流,粗略算一下效率,也曾達到97%;3.其實,我應該在版主所說的“Dmax很大”這個地方糊涂了,不過版主所說的抽取很大電流這個地方,我之前也想過,但更深一點的原因沒想通,“驅動產生Loss”這個地方也沒清楚! 如果驅動芯片抽取大電流這個地方理解通,則燒毀及電源模塊出現問題,我感覺真的是很自然得事兒!

嗯...定電流只是一個例子而已, 輸出負載可能是定電阻,像你所用一顆電阻值固定, 這就是定電阻,  也可能是定電壓, 像電池類, 或LED負載就是定電壓..

開環路就等於把輸出回饋回輸入的節點切斷才稱為開迴路, Vo接近Vi 條件是Dmax=100% 所以

1). 若你的佔空比一直維持在50:50不變, 那輸出電壓當然是輸出的一半, 因為輸出電壓是方波高度與寬度的平均面積, 所以當你輸入電壓上升, 輸出電壓也會跟著上升, 因為是保持在50:50的佔空比

而輸出上升,當然電流就跟著上升, 因為電阻固定, 若效率100%, 此時 Pi = Vi * Ii ; Po =Vo* Io ; Vo =1/2Vi  ;  Io = 1/2Ii  因為 Po=Pi  ,  但是當電流上升時, 由MOS流經電感電流其峰值是呈現根號三的比值上升, 例如1A的平均電流其峰值為1.72A, 因為它是鋸齒波面積總和積分而來, 當2A時, 峰值為3.46A

因此MOS RDSon 固定, I持續增大, Mosfet 損失當然會大...

2). 當驅動電壓隨輸入上升而上升, 意味著High 電位一直上升,當上升到某個程度時, 會因MOS的米勒效應而對驅動抽取更多電流, 但是一般做在IC內的三極體

很不幸的其飽和電壓會因電流上升而上升, 不像外掛晶體有固定的飽和點, 因此當驅動電流上升而飽和電壓也上升, 則意味著驅動管 PD = I * Vset 很大

所以整體的可能是, 你電壓上升到某個程度時, 整體消耗突然變大..  

 

0
回復
聶默
LV.4
13
2017-01-06 18:50
@juntion
嗯...定電流只是一個例子而已,輸出負載可能是定電阻,像你所用一顆電阻值固定,這就是定電阻,  也可能是定電壓,像電池類,或LED負載就是定電壓..開環路就等於把輸出回饋回輸入的節點切斷才稱為開迴路,Vo接近Vi條件是Dmax=100%所以1).若你的佔空比一直維持在50:50不變,那輸出電壓當然是輸出的一半,因為輸出電壓是方波高度與寬度的平均面積,所以當你輸入電壓上升,輸出電壓也會跟著上升,因為是保持在50:50的佔空比而輸出上升,當然電流就跟著上升,因為電阻固定,若效率100%,此時Pi=Vi*Ii ;Po=Vo*Io;Vo=1/2Vi ; Io=1/2Ii 因為 Po=Pi , 但是當電流上升時,由MOS流經電感電流其峰值是呈現根號三的比值上升,例如1A的平均電流其峰值為1.72A,因為它是鋸齒波面積總和積分而來,當2A時,峰值為3.46A因此MOSRDSon固定,I持續增大,Mosfet損失當然會大...2).當驅動電壓隨輸入上升而上升,意味著High電位一直上升,當上升到某個程度時,會因MOS的米勒效應而對驅動抽取更多電流,但是一般做在IC內的三極體很不幸的其飽和電壓會因電流上升而上升,不像外掛晶體有固定的飽和點,因此當驅動電流上升而飽和電壓也上升,則意味著驅動管PD=I*Vset很大所以整體的可能是,你電壓上升到某個程度時,整體消耗突然變大..   

嗯,我閱讀了版主的回復。

1.首先,直到1)的末尾,我都是贊同的,只是中間版主可能出現了筆誤,應是Io=2*Ii;

2.關于2)中的解釋,第一句“驅動電壓隨輸入電壓上升而上升”,我沒太明白您的意思;

(1)首先驅動芯片21850的供電電壓是20V電壓,自舉電容的充電也只有在Buck電路續流階段方可完成;

當Buck電路工作在MOS管導通階段時,沒有充電過程,自舉電容儲存的電荷釋放,供給MOS管的柵源電容;

(2)您所提及的high電位是指MOS管的源極電位嗎?

(3)會因MOS管的效應而對驅動抽取更多的電流,具體是在哪個階段?

2017_01_09補充:按照我繪制的第一幅圖,可以看出,對于Cgs的充電,是由自舉電容經過驅動芯片輸出側推挽結構

中的PMOS進行的,即使由于密勒效應的存在,抽取的電流也不是來自于驅動芯片的供電電壓;

此外,第二幅圖片是我搜索的關于米勒效應的一點東西,該圖片中顯示,MOS管漏極電位的升高會引起密勒平臺時間的

延長,未談及對抽取電流的影響;

可能是我理解得不夠充分,請指導!謝謝!


2017_01_08補充:

抽取更多的電流,是指在buck電路續流階段?


0
回復
聶默
LV.4
14
2017-01-06 19:14
@juntion
嗯...定電流只是一個例子而已,輸出負載可能是定電阻,像你所用一顆電阻值固定,這就是定電阻,  也可能是定電壓,像電池類,或LED負載就是定電壓..開環路就等於把輸出回饋回輸入的節點切斷才稱為開迴路,Vo接近Vi條件是Dmax=100%所以1).若你的佔空比一直維持在50:50不變,那輸出電壓當然是輸出的一半,因為輸出電壓是方波高度與寬度的平均面積,所以當你輸入電壓上升,輸出電壓也會跟著上升,因為是保持在50:50的佔空比而輸出上升,當然電流就跟著上升,因為電阻固定,若效率100%,此時Pi=Vi*Ii ;Po=Vo*Io;Vo=1/2Vi ; Io=1/2Ii 因為 Po=Pi , 但是當電流上升時,由MOS流經電感電流其峰值是呈現根號三的比值上升,例如1A的平均電流其峰值為1.72A,因為它是鋸齒波面積總和積分而來,當2A時,峰值為3.46A因此MOSRDSon固定,I持續增大,Mosfet損失當然會大...2).當驅動電壓隨輸入上升而上升,意味著High電位一直上升,當上升到某個程度時,會因MOS的米勒效應而對驅動抽取更多電流,但是一般做在IC內的三極體很不幸的其飽和電壓會因電流上升而上升,不像外掛晶體有固定的飽和點,因此當驅動電流上升而飽和電壓也上升,則意味著驅動管PD=I*Vset很大所以整體的可能是,你電壓上升到某個程度時,整體消耗突然變大..   

此外,按照版主的分析,驅動芯片+自舉原理的驅動方法只適用在低壓輸入的Buck電路中?

請版主指導~

0
回復
2017-01-09 12:29
@聶默
此外,按照版主的分析,驅動芯片+自舉原理的驅動方法只適用在低壓輸入的Buck電路中?請版主指導~

自己量波形, 懶的打了

自舉電路不是萬能的, 用Choke去推反而較實在.....

0
回復
聶默
LV.4
16
2017-01-09 16:46
@juntion
自己量波形,懶的打了[圖片]自舉電路不是萬能的,用Choke去推反而較實在.....

嗯 謝謝版主 這個圖形不知來自什么資料 現在我驅動芯片輸入端信號就像圖中所示,不是標準方波,頂部有些傾斜~


2017_01_09晚補充,

其中版主15樓中圖片中的“SW”不曉得是何含義?

此外,我糾正一下,Buck低壓輸入時,用差分探頭觀察vgs波形,會發現vgs波形正常,頂部不傾斜,但上升沿有尖峰;

是當我升壓,驅動芯片損壞后,當然此時vgs波形無,驅動芯片輸入端的波形,不是標準方波,頂部有所傾斜,

且右下左上~

0
回復
2017-01-09 17:10
@聶默
嗯謝謝版主這個圖形不知來自什么資料現在我驅動芯片輸入端信號就像圖中所示,不是標準方波,頂部有些傾斜~2017_01_09晚補充,其中版主15樓中圖片中的“SW”不曉得是何含義?此外,我糾正一下,Buck低壓輸入時,用差分探頭觀察vgs波形,會發現vgs波形正常,頂部不傾斜,但上升沿有尖峰;是當我升壓,驅動芯片損壞后,當然此時vgs波形無,驅動芯片輸入端的波形,不是標準方波,頂部有所傾斜,且右下左上~
那我用看的就知道波形了.....
0
回復
聶默
LV.4
18
2017-01-09 17:32
@juntion
那我用看的就知道波形了.....

。。一直卡死在這里,沒有對策。。。

(1)還不想放棄這個驅動芯片自舉的方式。。

版主有沒有什么建議?在這個基礎上修改?

難道說我只能放棄這個驅動芯片+自舉的方式?

按照驅動芯片datasheet上的參數來看,其至少能夠應用在輸入為500V的Buck電路中~

(2)此外,版主上傳的圖,還不是很明白~

0
回復
2017-01-09 18:00
@聶默
。。一直卡死在這里,沒有對策。。。(1)還不想放棄這個驅動芯片自舉的方式。。版主有沒有什么建議?在這個基礎上修改?難道說我只能放棄這個驅動芯片+自舉的方式?按照驅動芯片datasheet上的參數來看,其至少能夠應用在輸入為500V的Buck電路中~(2)此外,版主上傳的圖,還不是很明白~

1). 因為你使用半同步方式以Diode落地, 因此, 當輸出電流越大, VF只要一拉高, 則會因為能量釋放不完全, Peak 就會往上拉...

2). 自舉電路必須於下橋導通後進行充電, 理論上自舉電容越大越好, 但是在頻率較高時會有充電的惰性, 所以通常電容大是用在頻率較低場合, 且當Peak

(Mosfet_S)拉高後, 前後緣會出現尖峰, 很容易灌死Vs接腳, 且因為電壓下降造成的鋒值電流會很高....

3)以下圖你參考看看吧....這種不怕尖峰..

0
回復
2017-01-09 18:08
@聶默
。。一直卡死在這里,沒有對策。。。(1)還不想放棄這個驅動芯片自舉的方式。。版主有沒有什么建議?在這個基礎上修改?難道說我只能放棄這個驅動芯片+自舉的方式?按照驅動芯片datasheet上的參數來看,其至少能夠應用在輸入為500V的Buck電路中~(2)此外,版主上傳的圖,還不是很明白~

另外你看我所畫的波形, 當你閉迴路時, 週期得到控制, 輸入電壓越高輸出保持, 表示Off期間對自舉電容充電時間加長, 你的波形就不會斜角的很厲害..

但是再使用二集體作續流時, 依然會有Peak存在, 只是比較小而已....

0
回復
聶默
LV.4
21
2017-01-09 19:36
@juntion
另外你看我所畫的波形,當你閉迴路時,週期得到控制,輸入電壓越高輸出保持,表示Off期間對自舉電容充電時間加長,你的波形就不會斜角的很厲害..但是再使用二集體作續流時,依然會有Peak存在,只是比較小而已....

首先,我對版主的指導表示感謝~從頭到尾都是版主在耐心講解~

我都不好意思再問了~

我再把帖子從頭到尾閱讀一下,實在不清楚的地方,還需麻煩版主,

請版主教誨~

0
回復
聶默
LV.4
22
2017-01-09 21:13
@juntion
嗯...定電流只是一個例子而已,輸出負載可能是定電阻,像你所用一顆電阻值固定,這就是定電阻,  也可能是定電壓,像電池類,或LED負載就是定電壓..開環路就等於把輸出回饋回輸入的節點切斷才稱為開迴路,Vo接近Vi條件是Dmax=100%所以1).若你的佔空比一直維持在50:50不變,那輸出電壓當然是輸出的一半,因為輸出電壓是方波高度與寬度的平均面積,所以當你輸入電壓上升,輸出電壓也會跟著上升,因為是保持在50:50的佔空比而輸出上升,當然電流就跟著上升,因為電阻固定,若效率100%,此時Pi=Vi*Ii ;Po=Vo*Io;Vo=1/2Vi ; Io=1/2Ii 因為 Po=Pi , 但是當電流上升時,由MOS流經電感電流其峰值是呈現根號三的比值上升,例如1A的平均電流其峰值為1.72A,因為它是鋸齒波面積總和積分而來,當2A時,峰值為3.46A因此MOSRDSon固定,I持續增大,Mosfet損失當然會大...2).當驅動電壓隨輸入上升而上升,意味著High電位一直上升,當上升到某個程度時,會因MOS的米勒效應而對驅動抽取更多電流,但是一般做在IC內的三極體很不幸的其飽和電壓會因電流上升而上升,不像外掛晶體有固定的飽和點,因此當驅動電流上升而飽和電壓也上升,則意味著驅動管PD=I*Vset很大所以整體的可能是,你電壓上升到某個程度時,整體消耗突然變大..   

版主好,關于版主12樓的闡述,我有些疑問,然后在13樓中繪制了一些圖,添加了一點資料,

請版主回復。。

0
回復
聶默
LV.4
23
2017-01-09 21:20
@juntion
自己量波形,懶的打了[圖片]自舉電路不是萬能的,用Choke去推反而較實在.....
請版主看一下16樓,我亦對于自己的疑問做了些補充~
0
回復
2017-01-09 22:18
@聶默
版主好,關于版主12樓的闡述,我有些疑問,然后在13樓中繪制了一些圖,添加了一點資料,請版主回復。。

15樓開環波形是以驅動IC已經給20V, 然後電壓從MOSFET_D端輸入, 然後緩慢上升........

1). 當Vin , Vo , Ii ,Io, 都到達最高點, 意味著續流二極體的電流也為最高點, 因為週期 50:50 , 所以對於自舉電容而言, 並沒有因為週期改變而讓充電電荷變多或變少, 但, 反而是因為續流二極體VF的上昇, 而使充電電荷下降

2). 當Mosfet D-S電壓一值上升, 會因為米勒效應而使Ciss持續增大, 而自舉電容因為能量不足, 

(註:米勒效應為, 當Cgs達到門檻電壓後MOSFET就會進入開通狀態。當MOSFET開通後,Vds開始下降,Id開始上升,此時MOSFET進入飽和區。但由於米勒效應,Vgs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再上升,此時Id已經達到最大,而Vds還在繼續下降,直到米勒電容充滿電), 所以重點是你VDS一直在增加, ID也一直增加.. .......

在Get 持續抽取電流下VB對VS電壓往下降 Ig 往上升, 理論上在續流二極體端使用Mosfet當同步整流, 那推動方波前緣不應該有尖波, 但是因為使用的是二極體因此在Mosfet導通初期被Peak往上帶, 且續流二極體與自舉充電兩個電流相反,因此在後緣會有一個往下尖波, 所以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尖波越大, 方波越斜, 雖然所使用的驅動為4A,高耐壓, 但這跟整體操作無關......

方波斜度越斜, 到底瞬間抽多少電流誰知道....另一個是往下尖波以差動探棒對VB與VS測量, 當VS出現超過-0.3V Linear限制時, 半導體很容易掛點

3). SW波形你會看到Low Active電流越小越接近地, 電流越大墊上來的電壓越高, 主要就是VF所引起的.......

4). 閉環路一經說過了...

0
回復
聶默
LV.4
25
2017-01-09 22:20
@juntion
15樓開環波形是以驅動IC已經給20V,然後電壓從MOSFET_D端輸入,然後緩慢上升........1).當Vin,Vo,Ii,Io,都到達最高點,意味著續流二極體的電流也為最高點,因為週期50:50,所以對於自舉電容而言,並沒有因為週期改變而讓充電電荷變多或變少,但,反而是因為續流二極體VF的上昇,而使充電電荷下降2).當MosfetD-S電壓一值上升,會因為米勒效應而使Ciss持續增大,而自舉電容因為能量不足, (註:米勒效應為,當Cgs達到門檻電壓後MOSFET就會進入開通狀態。當MOSFET開通後,Vds開始下降,Id開始上升,此時MOSFET進入飽和區。但由於米勒效應,Vgs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再上升,此時Id已經達到最大,而Vds還在繼續下降,直到米勒電容充滿電),所以重點是你VDS一直在增加,ID也一直增加.. .......在Get持續抽取電流下VB對VS電壓往下降Ig往上升,理論上在續流二極體端使用Mosfet當同步整流,那推動方波前緣不應該有尖波,但是因為使用的是二極體因此在Mosfet導通初期被Peak往上帶,且續流二極體與自舉充電兩個電流相反,因此在後緣會有一個往下尖波,所以電壓越大電流越大,尖波越大,方波越斜,雖然所使用的驅動為4A,高耐壓,但這跟整體操作無關......方波斜度越斜,到底瞬間抽多少電流誰知道....另一個是往下尖波以差動探棒對VB與VS測量,當VS出現超過-0.3VLinear限制時,半導體很容易掛點3).SW波形你會看到LowActive電流越小越接近地,電流越大墊上來的電壓越高,主要就是VF所引起的.......4).閉環路一經說過了...
深夜回復,謝謝!!!
0
回復
聶默
LV.4
26
2017-01-10 09:29
@juntion
另外你看我所畫的波形,當你閉迴路時,週期得到控制,輸入電壓越高輸出保持,表示Off期間對自舉電容充電時間加長,你的波形就不會斜角的很厲害..但是再使用二集體作續流時,依然會有Peak存在,只是比較小而已....

版主的這一句闡述使得我對版主所傳的圖片能理解通~

1.采用自舉原理時,vgs信號會受自舉電容兩端電壓影響,vgs的傾斜應該是自舉電容兩端電壓值下降所致;

但是,還有一點小疑問,就在開環的情況下,如若占空比保持不變,那么自舉電容的充電時間沒變,

Buck電路的輸入電壓從低到高轉化時,vgs出現傾斜就是密勒效應所致?


2.采用自舉原理時,開環與閉環時vgs的不同之處在于:開環時,輸入變大,輸出也增大,占空比未變;

  而閉環時,輸入變大,輸出不變,等效占空比變小,續流階段延長;自舉電容充電時間長,然后,vgs的

  傾斜狀況便會緩解;


然而脈沖尖峰的緩解原理不是很清楚?

0
回復
2017-01-10 09:34
@聶默
嗯謝謝版主這個圖形不知來自什么資料現在我驅動芯片輸入端信號就像圖中所示,不是標準方波,頂部有些傾斜~2017_01_09晚補充,其中版主15樓中圖片中的“SW”不曉得是何含義?此外,我糾正一下,Buck低壓輸入時,用差分探頭觀察vgs波形,會發現vgs波形正常,頂部不傾斜,但上升沿有尖峰;是當我升壓,驅動芯片損壞后,當然此時vgs波形無,驅動芯片輸入端的波形,不是標準方波,頂部有所傾斜,且右下左上~
低壓波形當然不會傾斜..波形上就有了, 越高壓傾斜越嚴重..
0
回復
聶默
LV.4
28
2017-01-10 09:52
@juntion
低壓波形當然不會傾斜..波形上就有了,越高壓傾斜越嚴重..

嗯,是的,我看到了,但是我依然懵,或許是我對密勒效應的理解不夠深入,

不明白開環情況下,同樣的占空比,同樣的自舉電容充電時間,同樣的柵電容,

為什么Buck低壓輸入時,vgs波形正常,高壓就不正常?請版主指導~


此外,關于版主上傳的圖片,vgs波形算是明白開環與閉環情況下不同的原因,

只是最下邊的SW波形,“SW”的含義尚不清楚~圖片的最底層部分未能理解清楚

~


關于版主別的回復,我再細看,再搜些資料,閱讀后,再發問~


0
回復
2017-01-10 09:59
@聶默
深夜回復,謝謝!!!

我突然發現為何你會用這樣的結構

原因可能你是學生, 做的是專題研究

你用的是軟切, 所以周期須在50:50, 如果下橋用Mosfet最快, 但是必須做死區,用二極體不需考慮死區問題, 閉迴路只需對頻率做偏移就好

自舉電路應該是研究專題中重要功能之一, 所以無法換, anyway....

以下幾點你試試:

1). Mosfet 使用一顆就好, 且需選擇Qg低, Ciss也低, 高PD規格(假如你功率很大的話)

2). 修改自舉電容的值, 修改方法很簡單

a.將自舉IC的信號使用一臺信號產生器設定方波一半一半, 頻率以你所需頻率為主, 直接輸出給Mosfet

b.Vin一直往上加, 發現波形頃斜後, 信號產生器頻率稍往下掉或往上升, 若往上升傾斜度補的回來,把電容變小, 反之若往下掉捕的回來電容往上加

3). 二極體需改為Low Vf 二極體, 若你頻率很高, 最好改成Ultra Low VF 二極體且耐流加大..

4). 電感最好使用多股線去繞, 既然要實現軟切, 用多股線最好大功率才不會有集膚效應


0
回復
聶默
LV.4
30
2017-01-10 10:08
@juntion
1).因為你使用半同步方式以Diode落地,因此,當輸出電流越大,VF只要一拉高,則會因為能量釋放不完全,Peak就會往上拉...2).自舉電路必須於下橋導通後進行充電,理論上自舉電容越大越好,但是在頻率較高時會有充電的惰性,所以通常電容大是用在頻率較低場合,且當Peak(Mosfet_S)拉高後,前後緣會出現尖峰,很容易灌死Vs接腳,且因為電壓下降造成的鋒值電流會很高....3)以下圖你參考看看吧....這種不怕尖峰..[圖片]

雖然還是有不明白之處,但在版主的指導下,我算是逐漸清楚了起來~  感謝~


關于19樓的回復:

1)版主如此說,“因為你使用半同步方式以Diode落地, 因此, 當輸出電流越大, VF只要一拉高, 則會因為能量釋放不完全, Peak 就會往上拉.”

那,現在先不談論閉環的情況,只提及開環情況:倘若我不采用diode落地,使用同步方式,續流的時候用MOS管,該種情況下應該也會出現版主所說的“能量釋放不完全,Peak就會往上拉吧”


2)版主第二條回復的前半句我清楚,也曾在另外一個帖子及相關資料中,看到,“自舉電容在滿足供電的下限后,不應太大“;【這個地方,我在測試的時候,也遇到一點小問題,不過由于該貼的關鍵問題不在于此,我后來再開新帖或在本帖補充,

以免越扯越多,跑偏】


3)版主第二條回復的后半句我有不清楚之處,”“

0
回復
2017-01-10 10:15
@聶默
版主的這一句闡述使得我對版主所傳的圖片能理解通~1.采用自舉原理時,vgs信號會受自舉電容兩端電壓影響,vgs的傾斜應該是自舉電容兩端電壓值下降所致;但是,還有一點小疑問,就在開環的情況下,如若占空比保持不變,那么自舉電容的充電時間沒變,Buck電路的輸入電壓從低到高轉化時,vgs出現傾斜就是密勒效應所致?2.采用自舉原理時,開環與閉環時vgs的不同之處在于:開環時,輸入變大,輸出也增大,占空比未變; 而閉環時,輸入變大,輸出不變,等效占空比變小,續流階段延長;自舉電容充電時間長,然后,vgs的  傾斜狀況便會緩解;然而脈沖尖峰的緩解原理不是很清楚?
脈衝尖峰是由電感與二極體引起的..
0
回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欧美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中字 | av人人|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 大乳妇女99精品免费91 | 久久免费观看少妇a级毛片 正能量免费网站WWW正能量免费 |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又色 |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 | 69xxxx免费| 国产AV综合影院 | 亚洲麻豆 |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 欧美一级大黄大黄大色毛片小说 |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 欧美一区a |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 玩弄少妇肉体到高潮动态图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 中文字幕第一区二区 | 日韩大片在线观看 | 欧美老人与小伙子性生交 | 性色欲情网站 | 99精品在线播放 | 国内自拍片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 chinese45丰满成熟hd | av在线天堂观看 | 国语对白乱子 | 亚洲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洲a|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 女人被添全过程A片久久AV | 久久99蜜桃综合影院免费观看 | 高清免费av | 日韩黄色a | 成人免费毛片内射美女-百度 | 国产偷伦视频片免费视频 | 午夜福利精品导航凹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