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峰值電流型BUCK的計算,峰值電流型BUCK和電壓型BUCK是目前IC采用得比較多的控制方法,當然另外還有 COT(constant on time),OCC(one cycle control)等等...對于功率部分的計算,什么電感選型,損耗計算等等都是一樣的,只是補償網絡略有差異。
對于之前介紹的電壓型BUCK,我們可以看 到,不考慮輸出電容ESR引起的零點時,其主功率部分是一個雙極點的二階系統,但是對于峰值電流型BUCK,其主功率部分是一階系統,也就是增益是以-20dB斜率下降的,相位也是-90degree,因此這就簡化了補償網絡(其實這種想法后續有用到LLC的控制上,有空講LLC時詳細介紹),基本上只要做增益補償就OK了,通常來說type2的補償網絡就足夠了,所以大部分峰值電流型BUCK芯片采用跨導型運放。另外峰值電流型拓撲是需要斜率補償的,因為占空比超50%時會有次諧波振蕩。(偷懶一下,不想整理峰值電流型拓撲的建模,大家可以參考TI的U-97)
OK,下面貼一下我之前寫的一個簡單的MATHCAD,是基于ST的L6985芯片,如果有錯誤的話請幫我指出來,我的MATHCAD里沒有介紹功率損耗等,后續有時間我會單獨的介紹MOSFET,和DIODE等功率計算。
仿真驗證,可以看到和MATHCAD計算幾乎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