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CC 調(diào)光電路碰到因溫漂導致輸出電流下降,請教大師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冷測:輸入:230V P=5.9W 輸出:56V 94mA
穩(wěn)測:輸入:230V P=4.6W 輸出:53V 81m
我不是大師
這個RCC電路,輸出電流的控制應該是 由 檢測電阻觸發(fā)三極管 Q1來實現(xiàn)的。
由于Q1的b e壓降在冷態(tài)下較高,熱態(tài)下較低,那么熱態(tài)下 更低的 檢測電阻電壓就能觸發(fā)Q1,進而關斷Q2,輸出電流就變低了。
由于Q1的be壓降較低,冷熱態(tài)可能在0.7~0.5V之間變化,所以誤差較大。
如果對電流精度有一定要求,可以在Q1基極串一個穩(wěn)壓管試試,比較小的電壓的(2~4V),比如3V,這樣,檢測電阻的電壓只有到了3.5V~3.7V,才能觸發(fā)Q1。電流的相對誤差就會減小。
這樣改了之后,檢測電阻,驅(qū)動的那一塊可能都要調(diào)一調(diào)。檢測電阻的損耗會略微增大,不過電路的功率較小,損耗應該不會很明顯。
另外,這個電路做調(diào)光嗎,是要做Triac調(diào)光?恐怕很容易閃爍吧
請問你把穩(wěn)壓管是加在下圖這個D2的位置嗎?
如果是這樣,但是還是沒有明顯效果的話,我想到兩個可能的原因:
1,你的主三極管驅(qū)動比較弱,Q1沒有起到關閉主三極管的作用,主三極管自己由于Ib不足就關斷了。這樣隨著溫度增加,主管放大倍數(shù)下降,管子就更容易自己關斷,從而輸出電流下降。如何判斷是不是這種情況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將Q1拿掉,相信輸出電流也不會有大的變化。
這樣的話,最好是把輔助繞組電壓提高一點,讓主三極管工作在飽和導通狀態(tài)。或者將C4:68nF再加大一點應該也有點用。
2,穩(wěn)壓管的漏電流導致 觸發(fā)了Q1。這種情況可能性不是太大。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在Q1 be 邊上并聯(lián)一個10k左右的電阻,旁路掉漏電流。
今天老化了,穩(wěn)態(tài)的時候死燈了(點亮大概在的時間在30分鐘),查到了Q1(SS8050)壞掉了(3.3V的穩(wěn)壓管短路,變壓器的感量是2.5mH(N1:N2=270:7),C4已經(jīng)換成了100nF/50V的電容),其他的原件沒有更改,開關頻率在55KHz左右。
找了好久沒有找到問題(變壓器的感量是4.2mH的時候沒有這個問題),
請問大哥這是咋回事,謝謝!
加上3.3V穩(wěn)壓管的話,左邊的R6,D8也得加上,不然工作可能會不正常。
其他的我還今天沒時間幫你看了,你先看看主管是不是好的?也壞了嗎,我懷疑是主管先壞了,造成Q1也壞了。因為3.3V穩(wěn)壓管是不容易壞的。
那現(xiàn)在看起來還有兩個主要問題:1,輸出電流溫飄的問題。2,Q1溫度過高的問題。
1: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沒有起到應該有的效果,如果正常按照設計工作,溫飄應該已經(jīng)是很小了,不應該還有10mA的差別,估計5mA左右就差不多了。我們先找找看到底哪里工作不正常。
你有測三極管的波形嗎,建議你測下三極管在整個正弦周期內(nèi)的波形和單個開關周期的波形。包括Ic,Ib,Vce,Vbe(最好在一個波形里面,如果分開,最好一個圖里至少有兩種波形,以便知道時間關系)。有了這些比較好分析,我可以幫你看看。
你先看看主管Q2的基極電流波形,是否類似下圖,關鍵是有沒有明顯的負電流尖峰。有了這個尖峰,管子的電流才收到Q1控制。
2:Q1溫度過高,我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Q1部分進入了放大狀態(tài),可能是由于主管的存儲電荷太多,Q1在導通時,基極的電流不夠了,進入了放大狀態(tài)。這種情況與前面認為主管驅(qū)動電流不足的這種可能性是有點矛盾的。所以還是得先搞清楚第1個問題,為什么主管的電流還是不可控的。
需要測Q1 的Ic,Vce波形來找出Q1壞的原因。
你的三極管在一個正弦周期內(nèi),是不是在過零點附近有較長時間沒有開關的情況?如果是這樣,也有可能造成較大的溫飄。如果是這樣,反而應該減小C4,比如到33nF。
我不是高手,只不過有些相關的經(jīng)驗,希望有用。
我覺得樓主 你測的主管 Ib電流確實是有點問題的,在主管導通階段,RCC的驅(qū)動電流應該是逐漸下降的,當Q1起作用時,Ib就會出現(xiàn)負尖峰,快速使主管退出飽和導通狀態(tài)。正確的Ib應該類似我在9貼發(fā)的波形。我覺得是不是測的不太對。
你用的元件參數(shù)和你之前給的原理圖一樣嗎,是不是改過了?穩(wěn)壓管加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