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關于光伏發電功率優化器的討論
因為光伏發電系統不可避免的是需要多塊電池板的串聯,而串聯最大的問題就是回路電流必須要一致,當出現同一串電池板因為產品一致性問題不好,陰影遮擋等因素導致部分電池不能發電時,整串的光伏電池效率損失會很嚴重,而且逆變器特別是集中式的逆變器接入的電池板陣列很多時,會導致各個組串的電池板不能夠在自己的最大功率點運行,這些都是對電能和發電量的損失!因此上述的功率優化器主要就是解決或者說是緩解這些問題的!根據專利信息和上海展會現場廠家對產品的描述,功率調節器(上圖所示的SMO)本質的功率特點是用DC-DC變換將串聯的每塊電池板的電流都變成一樣大,從而實現整個組串的最大功率輸出!
發帖打字好累!真心佩服之前的前輩!轉入正題,背景描述大概差不多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可以回帖發問,我盡量回復清楚!希望能和大家好好的進行技術討論哦!說到討論,現在回到正題!現場不少工程師,甚至有一些資深的工程師有這樣的疑問?這樣能提高單個組串的發電效率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如圖3,每個組串最終還是要輸出匯流的?如前所述,這種功率優化器旨在使每個組串里的電池有相同的工作電流,那么組串完成后比如導致不同的組串之間電壓的不匹配,而不同的組串輸出又是直接并聯的!最終他們的電壓肯定是一樣的,對于這種看著矛盾的處理,現場廠家沒有對此疑問作出任何有效的回復?因此在此處請大家討論下:
1、這種電壓不匹配對功率的影響有多大?如何更好的解決這種電壓不匹配問題?
2、每個電池板加功率優化器,其本身的損耗和成本能否在投資回收周期內解決?
3、增加了如此多的功率優化器(相當于增加了很多的DC-DC模塊),其故障率會如何?
雖然沒人回復,我還是先說下自己的理解吧!從逆變器角度看,其并不能直接識別光伏電池組串的最大功率點,而是通過擾動比較去找當前最佳功率點(為了有所區分,我把電池板理論的最大功率輸出點叫最大功率點,把逆變器經過比較得出的工作點叫做最佳功率點),理論分析,如果所有外設條件與理論一致,最大功率點和最佳功率點應該是一個點,但是往往因為現場環境等各種因素的不同,尤其是當有陰影遮擋出現時,肯定會出現某個組串的功率輸出下降,按照專利說法,這個時候功率調節器可以起作用,能有效避免因部分遮擋造成的過多功率損失或者連帶損失!
的確是個問題,假設一片樹葉或者陰影擋住了某一個電池板.
而出于串聯狀態的所有電池板依然會有電流流過.
那這個沒發電的電池板是不是也有相同的電流留過呢?
沒發電,卻有電流,會不會損壞太陽能電池板?或者縮短壽命?
貌似有點跑題,不過寫著寫著就想寫寫自己的感想了!呵呵
終于看到有不同的意見了,是否概念暫且不提,其實認同你的一個說法,無論怎么加外部電路,不能改變電池本身特性!加外圍設備的目的是為了讓電池板更好的工作在最大功率狀態!增加投資和增加故障率也是對的!但是不能說有害無益,仔細分析其實肯定是能增加發電量的,因此準確的說應該是有利有弊,關鍵還是怎么去權衡利弊!最近一直在研究怎么提高光伏發電的能量問題!個人感覺還是靠譜的,就跟現在晶硅的電站在搞跟蹤一樣,只是由于技術、產品穩定性等方面的原因還沒有大批量的使用!
接上面繼續,逆變器通過實時擾動輸入電壓來確定輸入功率(及光伏板的輸出功率)最大化,根據現階段MPPT的水平,默認為這個是比較準的(正規的逆變器廠家99%)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那么如果因出現個別組串阻擋時,如果沒有功率優化器,那么勢必導致因這個個別組串造成別的組串電壓不匹配,造成能量損失!這個我想大家理解起來是沒有問題的,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