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最大功率時電路的工作狀態不同,線圈溫升就不一樣。
看米山大師貼出的單管的UCE波形,他的電路的工作狀態已經達到了最佳的狀態,線圈的溫升也是最低的了。
一樣的功率,一樣的頻率,都是單管結構。 不同的主板也有一些差異呀,常見差異1.IGBT,整流橋型號,位置不同 2. 散熱器大小 3.厄流圈規格不同4.驅動部分元件參數差異都會直接影響線盤溫度或者間接影響線盤溫度
沈工:你說米山的單管VCE波形在哪里看到的,麻煩你如果有保存的話重新發一遍
只看UCE作用不大,必須把PWM和UCE同時測出來保存圖片進行對比。
注意示波器的使用和探頭的使用,否則會炸示波器。
在他介紹集成功率模塊的貼子中,前后有好幾個貼子。
其中有一個貼子的UCE波形恰巧顯示了他的驅動時間、正脈寬的寬度配合得極佳,并且讓續流管參與了電流的連續,時間又恰到好處,以致線圈中的電流光滑而沒有折痕。這樣的UCE波形間接地說明了線圈中的電流波形。所以線圈的溫升是最小的,當然功率管的溫升也是最低的。
沈工評價一下這個波形。
220V 50HZ 單管并聯諧振 家用剛電磁爐 實際功率1600W 430鍋具
0.27UF的電容兩端的電壓波形。
沈工,這個波形是有點特殊的。
一般的家用電磁爐,單管并聯諧振,最大功率檔位的時候F是21KHZ左右。
這個機子最大功率檔位的時候F是33KHZ左右,是某廠家幾年前新設計的機子,本來的目的是提高諧振頻率,降低線盤電感量(減少用銅三分之一),降低成本,提高能效。但是最終項目不成功,沒有批量化生產。
要省這省那,或減材料來省成本必然影響到整機性能,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存在的。
增加線盤的用銅量,增加諧振電容的容量、降低了工作頻率,增加驅動的能力,線盤溫升及管子的溫升都下來了。
《是某廠家幾年前新設計的機子,本來的目的是提高諧振頻率,降低線盤電感量(減少用銅三分之一),降低成本,提高能效。》
分析上面的話,可以看出該廠家對電磁感應的一些基本原理及電工學的一些基本原則都沒搞清楚。是在想當然辦事,違反了科學規律。
在中國,違反科學規律的多的很。
用竹子代替鋼筋,廚師修高架橋,一大堆這樣的亂七八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