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達為什么調節小車中的電壓電位器RP3會起到調節電壓的作用呢,此處的電路該如何分析呢?一般電壓的改變是靠改變晶閘管的導通角,那么RP3是如何做到的呢? 求講解?。。?/P>
我個人理解:調節RP3改變送絲速度,弧焊電源中的111#和112#線是連接電流互感器的,它感應到變化進而改變了F1,改變了F4的輸出電壓,使得F2A,B,C的輸出端都變化了,進而改變了晶閘管的導通角,從而改變了電壓。各位老師,我這樣理解對嗎?還望老師們給講解一下,非常感謝!!
好的 那有機會就說說我對電路的理解
由弧焊電源為小車控制系統提供控制電源,經總控開關SA1 送入直流調速控制電路
板,分別驅動送絲電機和行走電機工作。
本焊機送絲及行走控制線路基本一致,均采用單相全波晶閘管整流調速線路,UR1、
UR2 的輸入電壓為AC110V,其直流輸出電壓為110V。VZ2、VZ4 的電壓為+12V 穩壓波形,
在VD5、VD8 后則為+12V(C5、C9 濾波)。
控制電壓由交流27V 經UR4 整流為直流24V 而成。
手動進絲時,按SA2-2,KC5 動作,V33 通過RT1、R2、R8 及RP1 形成基極回路從
而向C2 充電,再通過VU32、TP1 產生脈沖信號觸發VT37,從而驅動電機;而退絲時,按SA2-1,KC4、KC5 同時動作,KC4 控制電機正反轉。調整RP1 的分壓,可改變手動進
退絲的速度。
按SB1,KC1 動作,KC1-3 自鎖保持啟動,KC1-1、KC1-2 解除對V35、V33 的封鎖,
此時V33 通過RT1、R2、R9、RP2 形成基極回路,從而對C2 充電,再通過VR32、TP1 觸
發VT37,從而得到慢送絲,慢送絲速度由RP2 調節的分壓決定;KC1-4 閉合,帶動KC3
動作,KC3-1 閉合,焊接指示燈亮,KC3-2 閉合,遠控啟動弧焊電源,焊接開始。當引
燃電弧后,弧焊電源內的電流繼電器動作,從而帶動KC2 動作。此時V33 通過RT1、R2、
RP3 形成基極及驅動電路,送絲速度由RP3 分壓決定,而RP3 的給定電壓是由U3 即焊
接電壓整流分壓而得。因此,當焊接電壓變化時送絲速度相應改變,從而自動調節電弧
電壓(注:RP1、RP2 為出廠值,用戶請勿自行調節)。
焊接完畢時,按SB2,KC1、KC4 同時動作,送絲和行走停止,而KC3 延時動作,電
弧返燒,防止粘絲并填補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