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有關脈沖蓄電池修復原理
最近接觸脈沖蓄電池修復,很想知道它的詳細工作原理.這種方式修復所用的振蕩頻率是固定的嗎?脈沖的波形有哪幾種?其工作或充電電壓是多少?對電池是否可以采用低電壓對高電壓充電?希望高人出來指點一下.
全部回復(1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你可以翻翻老貼子,趙老師在世時發過很多的這方面的貼子.
我也寫過這方面的貼子.在修復原理上,我和趙老師的看法有分歧,當時是在電動車論壇上發過很多這方面的貼子.
分歧主要在為什么加電脈沖可以去除硫化這個原理上.受澳大利亞博士講課的影響,我一開始也相信是由于脈沖中豐富的諧波成份使極板上的硫化鉛結晶發生共振,從而脫落使極板修復.趙老師還列舉了頻譜儀上的波形來證實這一點.但是我在修復的實踐中,發現修好的電池經解剖后電池內并沒有脫落的硫化鉛結晶(白色的粉末).這就說明修復不是靠物理的共振.而是應該靠化學的還原原理.眾所周知,用涓流發是可修復硫化電池的,也可用大電流修復,但會發熱.那么加脈沖,就是加一個強電場,即脈沖期內的大電流而不使其極板發熱.
有空時,查查以前的貼子就會明白了.也可去電動車論壇查查以前的貼子.
我也寫過這方面的貼子.在修復原理上,我和趙老師的看法有分歧,當時是在電動車論壇上發過很多這方面的貼子.
分歧主要在為什么加電脈沖可以去除硫化這個原理上.受澳大利亞博士講課的影響,我一開始也相信是由于脈沖中豐富的諧波成份使極板上的硫化鉛結晶發生共振,從而脫落使極板修復.趙老師還列舉了頻譜儀上的波形來證實這一點.但是我在修復的實踐中,發現修好的電池經解剖后電池內并沒有脫落的硫化鉛結晶(白色的粉末).這就說明修復不是靠物理的共振.而是應該靠化學的還原原理.眾所周知,用涓流發是可修復硫化電池的,也可用大電流修復,但會發熱.那么加脈沖,就是加一個強電場,即脈沖期內的大電流而不使其極板發熱.
有空時,查查以前的貼子就會明白了.也可去電動車論壇查查以前的貼子.
0
回復
修復儀中脈沖的幅度是個較關鍵的指標,空載時,該脈沖幅度在3-4倍電池電壓以上,而且修復儀的輸出阻抗要小,也就是帶載能力要足夠大.若修復儀在空載時脈沖幅度很大,但一接上被修電池后看不到脈沖了,這樣的修復儀修復的效果不會好.脈沖的重復頻率在實際修復時,會有所變化,我覺得這不是個關鍵指標.
當電池硫化結晶很利害時,你想加大電流也是不可能的,例如我曾修過電池兩端電壓為0點幾伏的電池(原為12伏電池).這時你想對它充電是不可能的.有人甚至于在兩端加高壓,也無濟于事.這時用修復儀修就很有效果.修復儀在脈沖寬度內加了3-4倍的電壓,一開始是使電池通過涓流,漸漸地,硫化面積在縮小,脈沖寬度內的電流在增大.直到完全修復.當然實際修理時要反復修和充電,放電等步驟輪番進行,以求得好的效果.
當電池硫化結晶很利害時,你想加大電流也是不可能的,例如我曾修過電池兩端電壓為0點幾伏的電池(原為12伏電池).這時你想對它充電是不可能的.有人甚至于在兩端加高壓,也無濟于事.這時用修復儀修就很有效果.修復儀在脈沖寬度內加了3-4倍的電壓,一開始是使電池通過涓流,漸漸地,硫化面積在縮小,脈沖寬度內的電流在增大.直到完全修復.當然實際修理時要反復修和充電,放電等步驟輪番進行,以求得好的效果.
0
回復
@kin1945
修復儀中脈沖的幅度是個較關鍵的指標,空載時,該脈沖幅度在3-4倍電池電壓以上,而且修復儀的輸出阻抗要小,也就是帶載能力要足夠大.若修復儀在空載時脈沖幅度很大,但一接上被修電池后看不到脈沖了,這樣的修復儀修復的效果不會好.脈沖的重復頻率在實際修復時,會有所變化,我覺得這不是個關鍵指標. 當電池硫化結晶很利害時,你想加大電流也是不可能的,例如我曾修過電池兩端電壓為0點幾伏的電池(原為12伏電池).這時你想對它充電是不可能的.有人甚至于在兩端加高壓,也無濟于事.這時用修復儀修就很有效果.修復儀在脈沖寬度內加了3-4倍的電壓,一開始是使電池通過涓流,漸漸地,硫化面積在縮小,脈沖寬度內的電流在增大.直到完全修復.當然實際修理時要反復修和充電,放電等步驟輪番進行,以求得好的效果.
看了1945的兩帖,覺得他是個高手.第三帖上段就是精華.
0
回復
@xiong7203
看了1945的兩帖,覺得他是個高手.第三帖上段就是精華.
這網上很少討論修復原理,我認為了解修復原理是很重要的.她會指導你如何去設計你的電路.例如,你若認為硫酸鉛的結晶體是被脈沖波前沿的諧波共振掉的,你就會在設計電路時去想如何去增大諧波成份,于是就出來掃頻修復儀等修復設備,結果如何呢?.電路復雜,成本高,售價貴,而修復效果如何呢?這類設備走的路不會太長.而你若認識到鉛酸電池的硫酸鉛的結晶體是由于加在兩極板上的脈沖電場而使其又參加了化學反應,還原成原來的鉛板及硫酸這修復原理,那么你就會在脈沖的幅度上、內阻上多做文章.于是就會出現對大容量電池的修復儀等.脈沖波的前沿越陡越好,為什么?做開關電路的人都知道,這前沿是最會使開關管發熱的,是最消耗整機能源的.
科技人員最嫉在研究項目中帶筐筐去開發,我以上說的這些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絕對的正確,大家可以在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中上升到理論.這些理論書上是沒有的,要靠自己從實踐中摸索出來.書上可以查到的是當鉛酸電池產生了硫化鉛結晶后,這個硫化鉛結晶是不可逆的.也就是電池死定了.六年前我在上海時對一位賣鉛酸電池的老板說你若有死掉的電池我可以修理,他不相信,他說他做這行業有三十多年了,遇到過死掉的電池再也救不回來了,電池是沒法修的.如今若在上海再問他,他可能就醒悟了.這就告訴我們,人們的認識,包括書上的一些權威性的結論,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如今都變得可能了.因此我是反對在科技項目開發中帶有筐筐,提前下結論.
我說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大家在開發中要以實踐為主,要去做各種試驗,這樣才能有所突破.例如,我這里又提出一個對付正極板軟化的問題.這個問題在趙老師在世時我曾當面跟他討論過.他的電化學造詣很深,我當然不可能與他討論原理性的問題.但是我覺得直接拿書本上的結論來給別人判死刑是否太早了.
對XY的發明,我從頭到底沒從原理上批駁過,我只是認為他的機器是個三無東西,嚴格地說不能算作是產品,但他卻要收取3000-5000元.這是一種欺騙行為.對他機器的性能沒見過,無法評論,聽他發表的貼子可以看到,在正極板軟化的修復上,起碼是走出了嘗試的一步.盡管可能效果不好,目前已變得無聲無息了.但必竟在對付正極板的軟化問題上他嘗試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這是從他的貼子上讀到的.我覺得對正極板軟化問題是否一定是要判死刑嗎?有沒有可能在這條路上探索一下?當然,象永動機這樣的東西是早已公認的死刑了.但正極板軟化是否和永動機一樣呢?我在電化學上連個小學生都稱不上.因此我腦中沒有筐筐.我是希望XY的機器能夠成熟,變成現實.我對在搞修復儀的朋友說過.若在正極板的修復中也用上脈沖技術,也許能成功.
科技人員最嫉在研究項目中帶筐筐去開發,我以上說的這些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絕對的正確,大家可以在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中上升到理論.這些理論書上是沒有的,要靠自己從實踐中摸索出來.書上可以查到的是當鉛酸電池產生了硫化鉛結晶后,這個硫化鉛結晶是不可逆的.也就是電池死定了.六年前我在上海時對一位賣鉛酸電池的老板說你若有死掉的電池我可以修理,他不相信,他說他做這行業有三十多年了,遇到過死掉的電池再也救不回來了,電池是沒法修的.如今若在上海再問他,他可能就醒悟了.這就告訴我們,人們的認識,包括書上的一些權威性的結論,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如今都變得可能了.因此我是反對在科技項目開發中帶有筐筐,提前下結論.
我說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大家在開發中要以實踐為主,要去做各種試驗,這樣才能有所突破.例如,我這里又提出一個對付正極板軟化的問題.這個問題在趙老師在世時我曾當面跟他討論過.他的電化學造詣很深,我當然不可能與他討論原理性的問題.但是我覺得直接拿書本上的結論來給別人判死刑是否太早了.
對XY的發明,我從頭到底沒從原理上批駁過,我只是認為他的機器是個三無東西,嚴格地說不能算作是產品,但他卻要收取3000-5000元.這是一種欺騙行為.對他機器的性能沒見過,無法評論,聽他發表的貼子可以看到,在正極板軟化的修復上,起碼是走出了嘗試的一步.盡管可能效果不好,目前已變得無聲無息了.但必竟在對付正極板的軟化問題上他嘗試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這是從他的貼子上讀到的.我覺得對正極板軟化問題是否一定是要判死刑嗎?有沒有可能在這條路上探索一下?當然,象永動機這樣的東西是早已公認的死刑了.但正極板軟化是否和永動機一樣呢?我在電化學上連個小學生都稱不上.因此我腦中沒有筐筐.我是希望XY的機器能夠成熟,變成現實.我對在搞修復儀的朋友說過.若在正極板的修復中也用上脈沖技術,也許能成功.
0
回復
@kin1945
這網上很少討論修復原理,我認為了解修復原理是很重要的.她會指導你如何去設計你的電路.例如,你若認為硫酸鉛的結晶體是被脈沖波前沿的諧波共振掉的,你就會在設計電路時去想如何去增大諧波成份,于是就出來掃頻修復儀等修復設備,結果如何呢?.電路復雜,成本高,售價貴,而修復效果如何呢?這類設備走的路不會太長.而你若認識到鉛酸電池的硫酸鉛的結晶體是由于加在兩極板上的脈沖電場而使其又參加了化學反應,還原成原來的鉛板及硫酸這修復原理,那么你就會在脈沖的幅度上、內阻上多做文章.于是就會出現對大容量電池的修復儀等.脈沖波的前沿越陡越好,為什么?做開關電路的人都知道,這前沿是最會使開關管發熱的,是最消耗整機能源的.科技人員最嫉在研究項目中帶筐筐去開發,我以上說的這些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絕對的正確,大家可以在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中上升到理論.這些理論書上是沒有的,要靠自己從實踐中摸索出來.書上可以查到的是當鉛酸電池產生了硫化鉛結晶后,這個硫化鉛結晶是不可逆的.也就是電池死定了.六年前我在上海時對一位賣鉛酸電池的老板說你若有死掉的電池我可以修理,他不相信,他說他做這行業有三十多年了,遇到過死掉的電池再也救不回來了,電池是沒法修的.如今若在上海再問他,他可能就醒悟了.這就告訴我們,人們的認識,包括書上的一些權威性的結論,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如今都變得可能了.因此我是反對在科技項目開發中帶有筐筐,提前下結論.我說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大家在開發中要以實踐為主,要去做各種試驗,這樣才能有所突破.例如,我這里又提出一個對付正極板軟化的問題.這個問題在趙老師在世時我曾當面跟他討論過.他的電化學造詣很深,我當然不可能與他討論原理性的問題.但是我覺得直接拿書本上的結論來給別人判死刑是否太早了.對XY的發明,我從頭到底沒從原理上批駁過,我只是認為他的機器是個三無東西,嚴格地說不能算作是產品,但他卻要收取3000-5000元.這是一種欺騙行為.對他機器的性能沒見過,無法評論,聽他發表的貼子可以看到,在正極板軟化的修復上,起碼是走出了嘗試的一步.盡管可能效果不好,目前已變得無聲無息了.但必竟在對付正極板的軟化問題上他嘗試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這是從他的貼子上讀到的.我覺得對正極板軟化問題是否一定是要判死刑嗎?有沒有可能在這條路上探索一下?當然,象永動機這樣的東西是早已公認的死刑了.但正極板軟化是否和永動機一樣呢?我在電化學上連個小學生都稱不上.因此我腦中沒有筐筐.我是希望XY的機器能夠成熟,變成現實.我對在搞修復儀的朋友說過.若在正極板的修復中也用上脈沖技術,也許能成功.


請1945先生把這二張圖看看,頻率低的是某修復儀的原版,頻率高的是我修改的.感覺改后的電路效率高點.您認為還有哪些不足?QQ249338994
0
回復
@xiong7203
[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47/1163176162.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47/1163176207.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請1945先生把這二張圖看看,頻率低的是某修復儀的原版,頻率高的是我修改的.感覺改后的電路效率高點.您認為還有哪些不足?QQ249338994
紅色波形是空載?綠色波形是帶載,在修復中?
0
回復
@kin1945
你可以翻翻老貼子,趙老師在世時發過很多的這方面的貼子. 我也寫過這方面的貼子.在修復原理上,我和趙老師的看法有分歧,當時是在電動車論壇上發過很多這方面的貼子. 分歧主要在為什么加電脈沖可以去除硫化這個原理上.受澳大利亞博士講課的影響,我一開始也相信是由于脈沖中豐富的諧波成份使極板上的硫化鉛結晶發生共振,從而脫落使極板修復.趙老師還列舉了頻譜儀上的波形來證實這一點.但是我在修復的實踐中,發現修好的電池經解剖后電池內并沒有脫落的硫化鉛結晶(白色的粉末).這就說明修復不是靠物理的共振.而是應該靠化學的還原原理.眾所周知,用涓流發是可修復硫化電池的,也可用大電流修復,但會發熱.那么加脈沖,就是加一個強電場,即脈沖期內的大電流而不使其極板發熱. 有空時,查查以前的貼子就會明白了.也可去電動車論壇查查以前的貼子.
kin1945,您好.在網上看到您再次現身.很是高興.今年上半年,我在本站和電動車論壇上多次發貼討論脈沖修復的機理.但一直少有人討論.
http://bbs.dianyuan.com/topic/77348(論脈沖修復的機理)
http://bbs.dianyuan.com/topic/77360(論硫化為何通常發生在負極)
http://bbs.dianyuan.com/topic/78179(論壓電效應)
http://bbs.dianyuan.com/topic/82868(三論脈沖修復機理)
后期,我也有在電動車論壇上發貼”最后的分享.”但也少有人討論.
http://ebike.w112.leoboard.com/cgi-bin/topic.cgi?forum=8&topic=5359(最后的分享)
以上,希望能獲得您的建議.謝謝.
http://bbs.dianyuan.com/topic/77348(論脈沖修復的機理)
http://bbs.dianyuan.com/topic/77360(論硫化為何通常發生在負極)
http://bbs.dianyuan.com/topic/78179(論壓電效應)
http://bbs.dianyuan.com/topic/82868(三論脈沖修復機理)
后期,我也有在電動車論壇上發貼”最后的分享.”但也少有人討論.
http://ebike.w112.leoboard.com/cgi-bin/topic.cgi?forum=8&topic=5359(最后的分享)
以上,希望能獲得您的建議.謝謝.
0
回復
@xiong7203
這是一個雙通道的示波器軟件,紅色的是空載,綠色的是另一通道沒接. 我沒生產銷售任何產品,請別誤會.只是愛好.
為什么說頻率高些的效率會好些呢?你的感覺是怎么得來的呢?如果說你現在手里有兩臺修復儀,一臺重復頻率要高些,另一臺要低些,而這兩臺修復儀其它參數都一樣,其中包括輸出的脈沖幅度是一樣的.用這兩臺在多次修理同一塊電池時,若發現,重復頻率要高些的那臺,修復的時間要短些,而重復頻率要低些的那臺,修復的時間要長些.這時你才可以說重復頻率要高些的那臺效率感覺要好些.除此之外,若同一型號的兩臺修復儀,除了重復頻率不同外還有幅度等參數不同,那你就不能說是什么因素在影響修福效率的了.你說是嗎?
0
回復
@cloudboy111
kin1945,您好.在網上看到您再次現身.很是高興.今年上半年,我在本站和電動車論壇上多次發貼討論脈沖修復的機理.但一直少有人討論.http://bbs.dianyuan.com/topic/77348(論脈沖修復的機理)http://bbs.dianyuan.com/topic/77360(論硫化為何通常發生在負極)http://bbs.dianyuan.com/topic/78179(論壓電效應)http://bbs.dianyuan.com/topic/82868(三論脈沖修復機理)后期,我也有在電動車論壇上發貼”最后的分享.”但也少有人討論.http://ebike.w112.leoboard.com/cgi-bin/topic.cgi?forum=8&topic=5359(最后的分享)以上,希望能獲得您的建議.謝謝.
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你的大作,有很多觀點我是很贊同的.我對電化學只是在大學里學了些皮毛,一知半解.朱松然老師是這方面的權威,趙老師學的也是電子專業,但后來精讀朱教授的書后在電化學方面也造詣很深.
我對于修復原理的探討,主要是在修復實踐中無法用共振的理論去解釋如何去硫而引起的.早在1998年時,我所在的公司就設計出修復儀和保護器.在修復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經歷.這其中不得不使人要思考為什么會成功?為什么會失敗?實踐中首先動搖的是共振理論.
1,共振,那么硫化鉛結晶的共振頻率是多少?
2,輸出脈沖中的哪部份參數能引起硫化鉛結晶的共振?重復頻率嗎?修復中發現,實測這個參數在變化.脈沖前沿嗎?按頻譜分析,諧波的能量是很小的啊!
3,共振是物理現象,是一瞬間的雪崩現象.而實際修復過程卻是個慢長的過程.
4,解剖修復后的電池,是看不到硫化結晶的.
5,為什么修復儀對小容量電池修復效果好,對大容量電池效果差甚至于無效?
考慮到以上問題,我覺得在極板兩端所加的電場是修復中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電動車論壇上,我和趙老師為這個問題討論很久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老貼子.SL網上的那段話是趙老師最后講的,他把晶體的共振改成了與最外層能級的電子諧振了.其結論也是參加了化學反應.其中又說脈沖電流是修復中的關鍵問題.后來趙老師都病入膏肓了,我真不忍心再說什么了.無論是工作上和生活上我一直都是很敬重趙老師的,雖說是在學術上有些分歧,但絲毫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
如今趙愛師不在了,我還是想借這版面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還是認為修復原理中,加在正負極板上的電場是主要因素,在你的貼子中有一個修復實例是很能說明這個原理的.實例說該電池修復前的電池電壓是零伏.那么對于零伏電池來說充不進電那有電流啊?首要的問題是加電壓,即在電池兩端加一個足夠大的電場.有這電場才能產生電流.但是如果你光加個直流電壓,慢慢地當涓流越來越大時電池會發熱的.因此就產生了用脈沖波去修復的原理.是先有脈沖波的幅度,才有脈沖寬度內的電流.
修復原理的探討可以指導我們去如何開發各種修復儀,少走彎路.
我對于修復原理的探討,主要是在修復實踐中無法用共振的理論去解釋如何去硫而引起的.早在1998年時,我所在的公司就設計出修復儀和保護器.在修復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經歷.這其中不得不使人要思考為什么會成功?為什么會失敗?實踐中首先動搖的是共振理論.
1,共振,那么硫化鉛結晶的共振頻率是多少?
2,輸出脈沖中的哪部份參數能引起硫化鉛結晶的共振?重復頻率嗎?修復中發現,實測這個參數在變化.脈沖前沿嗎?按頻譜分析,諧波的能量是很小的啊!
3,共振是物理現象,是一瞬間的雪崩現象.而實際修復過程卻是個慢長的過程.
4,解剖修復后的電池,是看不到硫化結晶的.
5,為什么修復儀對小容量電池修復效果好,對大容量電池效果差甚至于無效?
考慮到以上問題,我覺得在極板兩端所加的電場是修復中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電動車論壇上,我和趙老師為這個問題討論很久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老貼子.SL網上的那段話是趙老師最后講的,他把晶體的共振改成了與最外層能級的電子諧振了.其結論也是參加了化學反應.其中又說脈沖電流是修復中的關鍵問題.后來趙老師都病入膏肓了,我真不忍心再說什么了.無論是工作上和生活上我一直都是很敬重趙老師的,雖說是在學術上有些分歧,但絲毫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
如今趙愛師不在了,我還是想借這版面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還是認為修復原理中,加在正負極板上的電場是主要因素,在你的貼子中有一個修復實例是很能說明這個原理的.實例說該電池修復前的電池電壓是零伏.那么對于零伏電池來說充不進電那有電流啊?首要的問題是加電壓,即在電池兩端加一個足夠大的電場.有這電場才能產生電流.但是如果你光加個直流電壓,慢慢地當涓流越來越大時電池會發熱的.因此就產生了用脈沖波去修復的原理.是先有脈沖波的幅度,才有脈沖寬度內的電流.
修復原理的探討可以指導我們去如何開發各種修復儀,少走彎路.
0
回復
@kin1945
為什么說頻率高些的效率會好些呢?你的感覺是怎么得來的呢?如果說你現在手里有兩臺修復儀,一臺重復頻率要高些,另一臺要低些,而這兩臺修復儀其它參數都一樣,其中包括輸出的脈沖幅度是一樣的.用這兩臺在多次修理同一塊電池時,若發現,重復頻率要高些的那臺,修復的時間要短些,而重復頻率要低些的那臺,修復的時間要長些.這時你才可以說重復頻率要高些的那臺效率感覺要好些.除此之外,若同一型號的兩臺修復儀,除了重復頻率不同外還有幅度等參數不同,那你就不能說是什么因素在影響修福效率的了.你說是嗎?
恰巧我用的是同一臺修復儀中的一路,只是改了頻率其它沒動.感覺還是快點.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