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問題:5M以下偶數倍頻處超標
本人有一小電源,工作頻率為100KHZ,傳導測試不過,5M以下偶數倍頻處超標.各位大俠多指教,先謝了.
全部回復(5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sumking
因為是倍頻處高,我覺得應該是共模占主要,可以做分離看看;如果是共模占主,可以加大一、二次測電容,改善snubber處的振蕩次數,或者增大輸入共模choke,不知道你這種情況的工作模式是不是DCMboundary;如果不幸是不差模,那就加東西吧.
電路如下:
1156921097.doc
1156921097.doc
0
回復
@swanok
1157099541.doc
若大于1M,基本可以認為是共模干擾導致,可以在輸入L,N之間加入5mH共模電感,課消除之,另外,請試著將輸入L,N共同繞過小磁環,3~5圈,效果會很明顯.
若小于100K,差模,可以在L,N之間加入一個470nF或者680nF的X電容,課消除之.
若在兩者之間,以上兩個方法均可采用.
看過你的圖了.
個人認為:
1.一個差模電感就夠了.甚至一個也不要,用X電容效果也不錯.很少有開關電容前端加差模電感的.
2.加上X電容吧.
3.C1容值偏小,22U/400VDC也許效果會好很多.如果空間足夠,多并幾個.
4.若紋波要求比較高,調整率要求比較高,為何不用在次級出來的地方加一個7809,這樣輸出會非常之穩定.
5.PWM控制部分我未仔細看并計算.
6.變壓器設計我也沒有仔細計算.不過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留一點余量,盡量減少漏感.
7.補充一下,L,N上加一個共模電感試試.
8.輸入線L,N在磁環上繞幾圈,對你說的頻率段抑制效果也很好.
若小于100K,差模,可以在L,N之間加入一個470nF或者680nF的X電容,課消除之.
若在兩者之間,以上兩個方法均可采用.
看過你的圖了.
個人認為:
1.一個差模電感就夠了.甚至一個也不要,用X電容效果也不錯.很少有開關電容前端加差模電感的.
2.加上X電容吧.
3.C1容值偏小,22U/400VDC也許效果會好很多.如果空間足夠,多并幾個.
4.若紋波要求比較高,調整率要求比較高,為何不用在次級出來的地方加一個7809,這樣輸出會非常之穩定.
5.PWM控制部分我未仔細看并計算.
6.變壓器設計我也沒有仔細計算.不過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留一點余量,盡量減少漏感.
7.補充一下,L,N上加一個共模電感試試.
8.輸入線L,N在磁環上繞幾圈,對你說的頻率段抑制效果也很好.
0
回復
@greatcn
若大于1M,基本可以認為是共模干擾導致,可以在輸入L,N之間加入5mH共模電感,課消除之,另外,請試著將輸入L,N共同繞過小磁環,3~5圈,效果會很明顯.若小于100K,差模,可以在L,N之間加入一個470nF或者680nF的X電容,課消除之.若在兩者之間,以上兩個方法均可采用.看過你的圖了.個人認為:1.一個差模電感就夠了.甚至一個也不要,用X電容效果也不錯.很少有開關電容前端加差模電感的.2.加上X電容吧.3.C1容值偏小,22U/400VDC也許效果會好很多.如果空間足夠,多并幾個.4.若紋波要求比較高,調整率要求比較高,為何不用在次級出來的地方加一個7809,這樣輸出會非常之穩定.5.PWM控制部分我未仔細看并計算.6.變壓器設計我也沒有仔細計算.不過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留一點余量,盡量減少漏感.7.補充一下,L,N上加一個共模電感試試.8.輸入線L,N在磁環上繞幾圈,對你說的頻率段抑制效果也很好.
謝謝,功率才5W左右,C1改為22U/400VDC太大了點吧,加X電容成本會增加不少,合算嗎?
0
回復
@swanok
謝謝,在哪加Y電容?我這電源沒有接地線哦.
接地線都沒有,那么,Y電容在哪里加?
只有兩線的話,只可以加X,就加在輸入的L,N之間.
但是Y電容是高頻信號的通道,直接引到PE上去,形成回路,這樣,傳導出現的高頻分量將降低很多,帶來的隱患就是耐壓測試的時候漏電流會大一點,所以我建議不要超過4n7,我自己用的就是2n2的.
如果只用共模電感,不在前面,后面各加上兩個Y電容,效果會有點差,甚至是沒有什么效果.
沒有Y電容,兩線制,那是牛人才能夠玩的東西.
如果有PE,那么,這樣接:
L與PE,N與PE各接一個Y電容,然后是共模電感,隨之馬上在后面,L與PE,N與PE各接一個Y電容,電路完全對稱.效果會很好.
不共地的電源不好設計.
只有兩線的話,只可以加X,就加在輸入的L,N之間.
但是Y電容是高頻信號的通道,直接引到PE上去,形成回路,這樣,傳導出現的高頻分量將降低很多,帶來的隱患就是耐壓測試的時候漏電流會大一點,所以我建議不要超過4n7,我自己用的就是2n2的.
如果只用共模電感,不在前面,后面各加上兩個Y電容,效果會有點差,甚至是沒有什么效果.
沒有Y電容,兩線制,那是牛人才能夠玩的東西.
如果有PE,那么,這樣接:
L與PE,N與PE各接一個Y電容,然后是共模電感,隨之馬上在后面,L與PE,N與PE各接一個Y電容,電路完全對稱.效果會很好.
不共地的電源不好設計.
0
回復
@greatcn
接地線都沒有,那么,Y電容在哪里加?只有兩線的話,只可以加X,就加在輸入的L,N之間.但是Y電容是高頻信號的通道,直接引到PE上去,形成回路,這樣,傳導出現的高頻分量將降低很多,帶來的隱患就是耐壓測試的時候漏電流會大一點,所以我建議不要超過4n7,我自己用的就是2n2的.如果只用共模電感,不在前面,后面各加上兩個Y電容,效果會有點差,甚至是沒有什么效果.沒有Y電容,兩線制,那是牛人才能夠玩的東西.如果有PE,那么,這樣接:L與PE,N與PE各接一個Y電容,然后是共模電感,隨之馬上在后面,L與PE,N與PE各接一個Y電容,電路完全對稱.效果會很好.不共地的電源不好設計.
我看過很多電源都是沒有加Y電容的,而且是過了EMC,按你說的加那么多料成本太高了.
0
回復
@swanok
陶瓷電容能代替Y電容?不會吧?誰都不同意.

參考這個圖的輸入部分!還有Y電容是初級地對次級地!也可以是初級正端對次級正端!
0
回復
@philips
[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45/1157109692.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參考這個圖的輸入部分!還有Y電容是初級地對次級地!也可以是初級正端對次級正端!
此圖甚好.
Y電容可加載于初級地與次級地之間.具體原因以及原理可參考電磁版面了.
Y電容可加載于初級地與次級地之間.具體原因以及原理可參考電磁版面了.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