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愛好者只看電路圖學不到那么多東西,剛入門的朋友快來看看本人是如何做實驗的;順便結交一些年青朋友,大家共同研究。
1. 外部裝備
一張大桌子
一個大調壓器
個人電腦
USB數字存儲示波器+U盤
耐高壓測試機
電橋
老500表
一個500-1000W 48V變壓器
溫度表
2. 自制裝備
1.諧振指示儀表系統,輸入交流電流、輸入交流電壓、母線直流電壓、諧振電流、諧振節點高壓
2.輸入互感器
3.簡單連接的儀表
4. 3000:5互感器
5.自制儀表接口
6.50UA精密表頭指示諧振電流
7.諧振峰值電壓采樣,50UA表頭指示萬伏諧振高壓
8.兩個小電源串聯在一起,0-40V 0-3A
雜七雜八的小件
3.諧振電路
若干插件
母板
諧振電容插件
輸入整流器插件
隔直電容插件
IGBT 插件
諧振控制板插件和通訊適配器 KEIL ULINK2
ARM控制芯片 STM32F103C8T6
諧振互感器組件
諧振調功線性電位器
一個筆記本電源(18V)為整個系統供電
4.感應器與負載系統
小磁棒
報廢車刀
雜亂的鐵、銅、鋁廢材
5. 一個功率稍大的實驗平臺,工程用小高頻機
6.
7. 小技巧
從母板上取出高壓開關信號
從母板上取出諧振電流
來自調壓器的電源座
用 100:1 探頭從一個電阻上取出信號,同時降低雜波干擾
100:1 探頭做成2個鱷魚夾,取出來自負載的電感電壓信號
繞1-2匝即可從負載上取出信號(上面綠線)
8.編程方法
03年用89C2051,追蹤5KHZ;07年用AVR MIGA48追蹤120KHZ;10年用ARM STM32追蹤470KHZ;
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使用了匯編語言;
在ARM納入控制后,軟件系統開始多任務的典型設計風格;
如果對大家能有幫助和啟發,那將是我很高興的事!
頂起
謝謝大家的鼓勵! 快速的實驗方法,建立一個工程模型進行模擬,是非常有效的實體仿真!
老燦就是能干啊
那是北方天氣干燥,灰塵多
不錯,支持
直流加交流使人進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