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Michael Jackson和Brian Condell
如果您即將開始設計智能工廠傳感器,請閱讀這篇文章了解更多信息,從而盡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設計,使其能夠為更多客戶帶來裨益。這篇博文介紹了智能工廠傳感器(溫度和壓力)的設計理念,無論工廠流程中使用何種類型的現場總線或工業以太網,這些傳感器都能與PLC進行通信。
溫度傳感器有哪些選擇?
比較常見的溫度傳感器是2線、3線和4線電阻溫度檢測器(RTD)、熱電偶以及熱敏電阻,每種傳感器都有相對的優點和缺點。如果時間充裕,您可以在種類繁多的信號調理和數據轉換器IC中精挑細選,以構建和調試定制模擬前端(AFE)。
有沒有更快完成設計的辦法?
如果時間很緊張,那么完全集成的AFE,例如AD7124或AD4130 Σ-Δ ADC(帶有集成PGA)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假設您正在為需要熱電偶的應用設計傳感器。在這種情況下,MAX31855是一款即用型熱電偶數字轉換器IC,而且還能執行線性化處理和冷端補償。如果您正在規劃基于RTD的傳感器,請考慮使用MAX31865 RTD數字轉換IC。如果您沒有時間研究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只是想設計一個傳感器來快速準確地提供數字溫度讀數,那么MAX31875或ADT7420數字溫度傳感器IC可以提供理想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這些器件將傳感器、AFE和線性化電路集成在一個封裝中,通過I2C連接到微控制器。圖1展示了多種不同選擇方案。
圖1–備選溫度傳感器信號鏈
壓力傳感器有哪些選擇?
應變計和稱重傳感器常用于在壓力傳感器中產生電信號,AD7124和AD4130 AFE也可支持這些傳感器。或者,如果您不希望微控制器執行線性化工作,則可以使用ADA4558橋式信號調節器IC來處理線性化(圖2)。
圖2–備選壓力傳感器信號鏈
傳感器傳統上如何連接到工業網絡?
通常,傳感器設計為使用單一現場總線或工業以太網協議進行通信。 然而,這種方法要求您在傳感器內部包含一個網絡接口IC,因此成本會顯著增加,同時傳感器的適用群體也被限制為使用該協議的客戶。若要將傳感器用于另一個網絡,必須使用不同的接口IC重新設計傳感器,成本高昂且費時費力。此外,診斷功能的數量和類型因網絡類型而異(有些根本沒有診斷功能),如果您的傳感器只支持某種協議,客戶在安裝后要想維護傳感器或排查故障可能很困難。因此,設計的傳感器最好能夠適應任何工業網絡,這樣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拓展市場。
如何使傳感器“與網絡無關”?
您可以借助IO-Link®實現此目的,這是一種三線工業通信標準,旨在將傳感器和執行器與工業控制網絡相連。在IO-Link應用中,收發器充當物理層接口,連接運行數據鏈路層協議的微控制器,同時支持數字輸入和輸出(高達24V)。IO-Link的優勢在于可支持傳輸四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即過程數據、值狀態、設備數據和事件。這些信息可以指示傳感器故障,從而便于快速定位故障。MAX14828是一款低功耗IO-Link從站收發器,采用(4mm x 4mm) 24引腳TQFN封裝和(2.5mm x 2.5mm)晶圓級封裝(WLP),可在-40℃至+125℃擴展溫度范圍內使用。
IO-Link從站收發器如何與工業網絡通信?
IO-Link從站收發器(通過電纜)與IO-Link主站進行通信,而主站通過協議接口IC(如用于工業以太網的ADIN2299)連接到工業網絡。 MAX14819A是一款低功耗、雙通道、IO-Link主站收發器,帶有傳感器/執行器電源控制器,完全符合新發布的IO-Link和二進制輸入標準與測試規范,即IEC 61131-2、IEC 61131-9 SDCI和IO-Link 1.1.3。
欲了解有關ADI公司IO-Link解決方案的更多信息,請訪問此處。點擊此處閱讀本系列的下一篇博文。
關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致力于在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架起橋梁,以實現智能邊緣領域的突破性創新。ADI提供結合模擬、數字和軟件技術的解決方案,推動數字化工廠、汽車和數字醫療等領域的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并建立人與世界萬物的可靠互聯。ADI公司2024財年收入超過90億美元,全球員工約2.4萬人。ADI助力創新者不斷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請訪問www.analog.com/cn。
關于作者
Michael Jackson是SSG事業部的首席工程師,負責解決方案營銷。他擁有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Brian Condell是ADI公司的數字營銷工程師,工作地點在愛爾蘭利默里克。他于2003年畢業于利默里克大學,獲得電氣工程榮譽學位。他擁有超過25年的半導體行業工作經驗,曾擔任多個職位。他是經過TÜV Rheinland認證的IEC 61508硬件/軟件設計功能安全工程師。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ADI TMC5240 步進電機驅動實戰 (例程) 分享 | 25-06-30 16:49 |
---|---|
16 V、8 A Silent Switcher μModule穩壓器如何成為低噪聲應用的理想之選 | 25-06-24 16:01 |
輕松完成控制回路仿真 | 25-06-23 15:40 |
為敏感的器件打造超低噪聲電源 | 25-06-16 15:18 |
未來數字化工廠:重塑制造業格局 | 25-06-12 11:14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