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50年開始創立到現在,太陽誘電已擁有21000名員工、年銷售額超160億人民幣,以MLCC為矛、以汽車電子為盾,太陽誘電正通過高可靠性技術、材料自研能力構筑差異化壁壘,在新的全球化與產業升級浪潮中穩步前行。
聚焦電容核心賽道,押注高可靠性產品
太陽誘電目前主要產品以陶瓷電容為主,兼顧電感器、移動通信用FBAR/SAW器件、電路模塊產品、鋁電解電容器。在太陽誘電的五大類產品群中,陶瓷電容器是最大比例的產品群,包括小型大容量電容器、中高壓電容器、高頻電容器、超低失真型電容器、低ESL電容器,以及薄型電容器。此外,還有高可靠性元件、電感器、鋁電解電容器、射頻元器件。ELNA鋁電解電容器作為太陽誘電的高可靠性產品的代表,在汽車市場的市占率很高。
太陽誘電采用兩套標準并行的方式,將高性價比的消費類產品線與高可靠性的車載等產品線區別開來,更精確控制不同產品的生產標準和成本。從2002年設立中國銷售市場開始直到最新的2024財年,太陽誘電在中國圈的銷售業績一直在波動中持續增長。
目前太陽誘電在MLCC領域的市場份額是全球第二,在10uF以上高容量范圍里也是全球第二,但隨著MLCC應用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以及越來越多的國產產品開始進入到消費類、車載類領域,太陽誘電及時調整戰略以高水平、高成本產品進行差異化競爭,盡可能做到其他競爭對手沒有的高容量、超小容量、高溫、封裝等。太陽誘電(上海)電子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表示,為了保證產品特色和高可靠性能,太陽誘電還專門研究了材料粉末配方、微結構設計、陶瓷粉末微結構設計、單層厚度設計,以及將幾百層怎么樣疊在一起。甚至有一些疊層設備、基層設備都是太陽誘電自己研發定制的。
在MLCC方面,如今太陽誘電從材料到產品都在做全系列產能的轉變,中國常州工廠和馬來西亞的工廠是純粹的MLCC的制造工廠,而日本的工廠負責材料生產。在鋁電解電容方面,太陽誘電主要面向汽車電子、車載市場等高端市場,普通的鋁電解產品很少做涉獵。主打產品是固液混合的電解電容,旗下的ELNA品牌產品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做到從直徑5到12.5,從小到大的業界最全的封裝,同時也可以做客制化產品開發。在金屬電感方面,從繞線到疊層的結構,太陽誘電都在做開發。在固液混合的電解電容方面,太陽誘電在尺寸上很有優勢,并且它高容量、高電壓、高可靠性、長壽命的特性非常適用于汽車。而在電感方面,目前鐵氧體系列主打的是低成本、小型化,而金屬材質系列的成本相對高一點,太陽誘電主推高端化、更小型化,將會盡量以貼近市場價格為導向進行產品開發。
在全球市場方面的統計中,太陽誘電主要涉及的最大市場是通訊設備、汽車,以及工業的產業設備、信息基礎設施。其他民生設備、信息設備也有涉及。總體來說是不依賴單一市場,在所有市場里都有比較均衡的發展,而且目前增長點在汽車和信息基礎設施市場。我們知道,車載市場有它的特殊性,對產品的要求也相對較高,最大的要求是高可靠性。太陽誘電按照AEC-Q200和車載IATF16949認證規范對有關的產品做設計開發和制造,目前在全球已有超過1000個客戶,超過300個車載客戶。而在公司產品類別的統計中,電容器的占比有壓倒性的優勢,這也是為什么太陽誘電現在越來越被貼上純粹MLCC制造商標簽的原因。
太陽誘電的中國市場攻略
太陽誘電的總部在東京,在日本的主要生產基地在群馬縣,研發基地和材料制造基地比較集中。而在日本之外的電容器工廠有4個,分別在韓國、馬來西亞和中國。中國常州工廠在2023年底開始生產,是太陽誘電集團里面最大型的生產基地,它除了生產消費類電子產品,目前也在進行汽車產品認證,預計今年將取得認證,之后從消費類到汽車類的產品的生產都可以在常州工廠實現。
李新表示,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太陽誘電有個比較大的特點是大多數產能分布在日本之外。最新的數字是66%的電容、電感的產能分布在日本之外,這對于公司分散風險非常好。而從銷售的角度來看,太陽誘電在日本之外的銷售占91.6%。
太陽誘電最近在經歷組織架構調整。原來在中國的公司有上海太陽誘電、深圳太陽誘電、香港太陽誘電、臺灣太陽誘電。現在將上海太陽誘電、深圳太陽誘電合并成為上海太陽誘電。香港太陽誘電的主要作用是物流功能,運輸深圳公司的產品。臺灣太陽誘電的主要作用是對接臺灣島內的需求和中國大陸臺系客戶的需求。所有這些地區公司是構成太陽誘電對中國大陸所有客戶支持的網絡。
中國市場有很大的特點,體量大、新市場、新需求特別旺盛。李新表示,在銷售方面,中國客戶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快速響應,對應的是太陽誘電正在努力加強網絡,包括本地的銷售人員、現場應用工程師的建設和日本的現場應用工程師的支持,盡量在一定范圍內覆蓋大部分客戶,第一時間處理客戶的問題。在產品上面,毫無疑問中國是需求最旺盛,新產品要求最多的市場,太陽誘電的各個事業部都有相關市場人員在各個銷售公司通過做一些活動收集客戶最新的要求,定期反映到日本公司做一些相關的產品開發。
面對中國本土廠商的崛起和車載市場的高可靠性需求,這家老牌的日本電子元件巨頭,正以“材料自研+海外制造”的雙引擎策略,將64%的營收押注于MLCC賽道,同時通過ELNA子品牌攻占車載鋁電解電容市場。太陽誘電正將“日本精度”與“中國速度”合二為一,鍛造出獨屬于自己的最強電子基因。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Ixxat Mobilizer系列:改寫汽車工業規則:測試生產雙維突破 | 25-06-04 16:53 |
---|---|
【車內消費類接口測試】 泰克賦能V-by-One HS技術在汽車電子測試領域的應用 | 25-05-30 16:09 |
驅動汽車電子創新:RIGOL CAN-FD總線分析解決方案 | 25-05-23 15:28 |
德州儀器新型汽車芯片助力汽車制造商提升車輛的自動駕駛水平和安全性 | 25-04-15 15:35 |
Melexis:把握亞洲機遇,邁向穩健發展 | 25-04-14 15:54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