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股又雙叒爆發了。
目前市場上一種觀點認為,芯片行業正在進入超級周期,從去年4季度開始,整個芯片行業進入補庫存周期,業內企業的營收增速,普遍還沒追上庫存的增速,不僅2021年是個景氣年,未來2-3年將持續景氣。
另一種觀點認為現在有些需求是“偽需求”,業內存在過度下單的情況,同時也指出下游組裝廠及或者像汽車廠這樣的制造企業缺任何一種芯片都可能導致制造停擺,那么對其他芯片的采購就會減少,這對芯片公司短期業績來說是利空而非利好。
半導體產業長期看一定是呈上升態勢的,不過是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過程。如今2021年已經過半,上半年各家半導體公司業績均大幅上漲,下半年哪些公司能夠繼續保持其成長性、獲得較高的業績增長呢?哪些公司又需要警惕業績成長和股價增速不匹配的風險呢?
上游制造、設備業績持續樂觀
設備公司是確定性最高的。
目前全球所有半導體芯片都處于缺貨狀態,以往半導體芯片交期約10-12周,現在早已拉長到22-24周以上,而目前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況,據悉預計至少還會持續到2022Q3,多數晶圓廠訂單排到2022年,有的甚至到2023、2024年。
可以預見,未來4-5個季度內,供不應求仍將是常態。
根據臺灣各晶圓代工廠5月份的營收數據,臺積電5月營收同比增19.8%,環比增0.9%;聯電同比增16.6%,環比增4.9%;世界先進同比增23.1%,環比增7.5%,均創5月份同期新高。
雖然中芯國際(688981.SH)面臨先進制程受阻,前期高額研發資本投入產出不及預期的困境,另外還存在員工流失現象,既有外患,又有內憂。而中芯國際自身對未來業績的預期也是偏保守和謹慎的。根據年報,中芯國際在2021年收入目標為中到高個位數成長,上半年收入目標約139億元;全年毛利率目標為10%到20%的中部。這一目標中收入與2020年幾乎持平,而毛利率則不及2020年的23%。
不過,需求端成熟制程也有大量需求,中芯國際的訂單仍爆滿,漲價預期也仍然存在,收入和毛利率未必如其預估的那么“慘淡”。
華虹半導體主做特色工藝,產品主要是分立器件和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業績也比較樂觀。
另外晶圓廠和IDM廠大量擴產,設備企業的業績高增長將持續。北方華創(002371.SZ)自今年3月最低價以來已經翻倍,市場已有所反映。
在封裝測試環節,諸如長電科技(600584.SH)、通富微電(002156.SZ)、華天科技(002185.SZ)等封測企業,受限于上游銅價猛漲、晶圓制造廠產能擴張速度有限,封測廠備貨和交貨時間拉長,加上封測廠加大資本支出相應折舊費用有所增加,據此判斷封測廠業績高增長的情況難以持續,下半年保持小幅增長的可能性更高。
下游設計分化加劇
為保產能,各出奇招;殊途同歸,產能為王。
對于半導體設計公司來說,下游客戶需求旺盛使得其在面對上游晶圓和封測代工廠漲價的時候有了底氣。晶圓代工漲價,設計公司順勢調漲產品價格,部分稀缺芯片價格甚至翻了2-5倍,漲價幅度遠高于制造成本上漲的幅度。
如果說大多數半導體產業鏈上的環節都存在“強者恒強”的定律,那么這次缺芯潮下,至少小型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也能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對于一些規模不大的芯片設計公司來說,日子卻是更艱難了,盡管滿手訂單而且訂單能見度也都很長,但是當中大概有60%-70%的訂單是沒有辦法被有效執行、順利出貨的。換句話說,有一些設計公司下半年的業績可能不如預期。
設計企業的分化也是市場博弈后的結果。
同一領域中的公司如果能保障自己在上游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手中的產能供應,或者該公司是IDM公司、能保障自有產品的供應,像這樣的公司業績將會遠超同行。在產能“朝不保夕”的擔憂中,業內還會出現轉單現象,更多下游客戶為了獲得穩定的芯片供應,會優先選擇與頭部企業合作,小公司想打入客戶供應鏈或者維持訂單的難度加大。
在保障產能方面,有些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
2020年,卓勝微(300782.SZ)向其頭號晶圓廠采購金額增加69%,同時存貨增加73%、應付賬款增加72%,可以推測,卓勝微在2020年有積極囤貨。
而卓勝微不僅能夠持續獲得上游產能,同時還另辟蹊徑,想改變在產業鏈中受制于人的情況。
從卓勝微最近的定增募投計劃來看,其將與晶圓代工廠合作自建晶圓生產專線,卓勝微提供部分關鍵設備,但不擁有完整的產線。此舉相當于在現有Fabless模式的基礎上加強對上游供應環節的參與程度,有助于卓勝微利用晶圓廠生產專線進行更為高效的工藝研發,同時通過生產專線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產能的深入綁定,有效保障了產能供給的穩定。
這波“芯片荒”反而將成為卓勝微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一個機遇。
如果說卓勝微它是通過介入生產來保障產能,那么兆易創新(603986.SH)則是選擇從股權和管理上介入。
兆易創新6月3日宣布首款自有品牌4GB DDR4產品GDQ2BFAA系列已正式量產,新產品將面向機頂盒、電視、監控、平板電腦、車載影音系統等領域。兆易創新副總裁、DRAM事業部總經理胡洪稱,未來將推出包括DDR3、DDR4等接口的不同容量的系列DRAM產品。
在存儲器領域,受益于電腦、服務器、智能手機、汽車電子等下游需求持續增溫,DRAM合約價呈現逐季上揚走勢。在此背景下,兆易創新將是趨勢的受益者。
兆易創新自己不具備生產DRAM的能力,但它與合肥產投合作創建長鑫存儲、董事長朱一明又親自擔任長鑫存儲CEO,而長鑫存儲走的是IDM模式,所以兆易創新無需自己擁有工廠,就可以保證產品產能。兆易創新在3月16日的投資者紀要中表示,2021年產能將增加30%以上,這個30%,主要就來自合肥長鑫。
像這樣具備深度綁定的、可控的代工產能的公司自然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饃饃。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大聯大世平集團推出以NXP產品為核心的HVBMS BJB方案 | 25-07-02 16:17 |
---|---|
以“芯”為核,兆易創新慕展智聯萬物 | 25-04-30 19:35 |
【信息圖】汽車行業正在發生變化:創新半導體解決方案如何解決車載連接挑戰 | 25-02-20 15:12 |
尼得科精密檢測科技推出半導體測溫探針卡及支持高電壓的加壓結構探針卡 | 24-12-13 17:36 |
里程碑式進展!思特威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單月出貨超1億顆! | 24-11-14 16:32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