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最新的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刺激電子設備需求,全球半導體行業(yè)有望連續(xù)三年創(chuàng)下罕見的晶圓廠設備支出紀錄新高,2020年將增長16%,2021年的預測增長率為15.5%,2022年為12%。
據悉,三年預測期內,全球晶圓廠每年將增加約100億美元的設備支出,最終將于第三年攀至800億美元。
今年和明年兩年大部分晶圓廠投資集中在晶圓代工和存儲領域,具體而言,晶圓代工晶支出預計將在2021年增長23%,達到320億美元,并在2022年持平。總體存儲支出將以個位數的形式增長,到2021年將達到280億美元,在DRAM和3D NAND強勁帶動下,2022年將增長26%。
另外,功率和MPU微處理器芯片也將強勁增長,前者在功率半導體元件強勁需求推動下,相關投資預計2021年和2022年分別成長46%和26%;后者則隨著微處理器投資增加,MPU將在2022年以40%的增長速度增長。
然而,目前這波熱潮的紅利還是要給國際大廠享受。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8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guī)模達到128.2億美元,然而國產設備自給率只有12%。2018年Top 10廠商的全球市占率達到81%,且該比重在2019年進一步提升。如果我們將半導體設備行業(yè)細分,以光刻機、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這三個市場最大的類別為例:
光刻機市場規(guī)模約160億美元,ASML、尼康和佳能三大龍頭總共占據95%市場,其中EUV市場幾乎被ASML一家獨占;
刻蝕設備市場規(guī)模約129億美元,海外前三大供應Lam(泛林)、TEL(東京電子)、AMAT(應用材料)總共擁有94%市場份額;
薄膜沉積設備市場規(guī)模約145億美元,CVD主要廠商為Lam(泛林集團)、TEL(東京電子)、AMAT(應用材料)等,占據70%的市場,PVD被AMAT(應用材料)占據85%市場份額。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chuàng)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英飛凌將在馬來西亞居林建造全球最大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導體晶圓廠,到2030年末總收入預期將達到約70億歐元 | 23-08-09 15:03 |
---|---|
煥芯啟程,聚勢騰飛:中微公司南昌新廠落成儀式隆重舉行 | 23-07-07 16:19 |
中微公司擴充業(yè)務產品線,推出12英寸薄膜沉積設備Preforma Uniflex? CW | 23-05-09 15:24 |
英飛凌與中國碳化硅供應商天科合達簽訂晶圓和晶錠供應協議,進一步推動其碳化硅供應商體系多元化 | 23-05-04 13:42 |
艾邁斯歐司朗與愛思強宣布,面向Micro LED應用的200mm晶圓AIXTRON G5+ C和G10-AsP系統已獲艾邁斯歐司朗認證 | 23-02-14 14:15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