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近期,為了防控疫情,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都配備了必要的測溫設備如:醫用體溫計,紅外耳溫計, 熱像儀。
熱像儀
溫度計的準確測量對準確篩選發燒病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溫度要是測不準,不但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會添亂,造成恐慌。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是,人體溫度分為體溫和體表溫度。通俗的說,體溫就是人體內部溫度,體表溫度是人體的表面溫度。判斷人是否發燒,看的是體溫,而不是體表溫度。
用于體溫測量的溫度計可以分為兩類:
接觸式溫度計和非接觸式溫度
l接觸式溫度計有:玻璃體溫計和醫用電子體溫計
l非接觸式溫度計有: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篩檢儀,熱像儀等。
相對來說接觸式體溫計測量最為準確,非接觸式溫度計按準確度排序的話:
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小部分熱像儀>紅外篩檢儀/部分熱像儀。
在這次防控疫情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還有熱像儀。
溫度計的準確測量對準確篩選發燒病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紅外溫度計對環境要求較高,若使用不當,就容易出現偏差。例如紅外溫度計要求的使用環境為(16~35)℃,而當前是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倘若小區門衛室室溫20℃,對外來訪客進行體溫檢測,一測很有可能體溫就低于35℃。因此在高速公路的收費站,都要求提前關掉空調,搖下車窗,讓車內外溫度溫差變小,減小測量誤差。此外,測量對象有沒有劉海,擦沒擦面霜都會造成測量誤差。最后是測量距離,按照說明書的距離或者(3~5)厘米都沒問題,緊貼著額頭,反而會測不準。
不同溫度計的計量校準需要參照不同的國家標準。
對于誤差較大的溫度計,送到計量部門進行檢定或者校準后,就能放心的使用了。
溫度計的準確測量對準確篩選發燒病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溫度計的計量校準需要參照不同的國家標準。
接觸式
玻璃體溫計的國家檢定規程要求使用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及配套電測設備作為標準器:
l電測設備不低于0.02級
l分辨率不低于0.1mΩ
l恒溫槽在(30~45)℃范圍內均勻性不大于0.01℃
l穩定性不大于0.01℃/10min
l水三相點裝置用于提供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水三相點電阻值
醫用電子體溫計的國家檢定規程同樣要求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相對誤差不大于50ppm的電測設備:
l恒溫槽在(0~50)℃范圍內
l均勻性不大于0.02℃,
l穩定性不大于0.02℃/10min以及水三相點裝置
針對以上兩種溫度計福祿克公司可提供5626/5628標準鉑電阻,1523/24或1502/1529測溫儀,7320恒溫槽以及9210水三相點自動復現保存裝置和5901B-G水三相點瓶:
非接觸式
紅外耳溫計由于利用了非接觸法測量原理,比接觸測溫法復雜,因此需要特殊的設備。需要將發射率不低于0.999的黑體空腔至于恒溫槽中來提供恒溫環境。
紅外額溫計和其他各種用于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的儀器則可以參照《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校準規范》,其中對溫度源的技術要求為
黑體輻射源的技術要求
針對以上這些紅外溫度計,福祿克可提供7008-IR恒溫槽及2033錐形黑體腔提供恒溫環境,發射率高達0.9997(加光闌后達到0.99997),配以5626/5628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及1529/1594測溫儀組成完整的紅外溫度計校準方案。
紅外熱像儀則是一種快速、大面積地進行人員非接觸式體溫排查的利器。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快速找到人群中體溫最高者。熱像儀的視場面積較大,因此熱像儀的校準除了要校準其顯示溫度的準確度,還需要校準視場內不同區域的測溫一致性。
若使用傳統的黑體輻射源,則需要調整黑體源或熱像儀的位置,使輻射源中心分別成像于熱像儀顯示器的各個區域,需要調整并測量9次。
而418X大面源紅外溫度校準器可用于快速校準熱像儀的測溫一致性,1次成像即可完成測量,快速高效。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福迪威集團與福祿克公司聯合宣布胡祖忻女士雙重晉升 | 25-06-04 13:34 |
---|---|
福祿克與京東工業深化戰略合作 | 23-06-07 16:09 |
福祿克網絡宣布擴展LinkIQ?智能鏈路線纜 + 網絡測試儀的網絡連接測試功能 | 22-04-07 09:39 |
福祿克網絡推出新款耐用型金屬LC測試線 | 21-09-23 16:37 |
配有 iFlex 探頭的 Fluke 393 FC CAT III 1500 V真有效值鉗表,可在 1500 V 直流環境中提供安全、快速的測量 | 21-08-13 17:13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