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Gartner公司的年度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4746億美元,同比2017年增長12.5%。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供應商之一的意法半導體(ST),2018年的營收同比增長15.8%,達到96. 6億美元,市場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2019年半導體行業風云突變,有分析稱,受全球貿易爭端與市場去庫存的影響,預計2019年半導體的銷售額將有兩位數的下降。而在ST近日舉辦的2019工業巡演北京站上,意法半導體亞太區資深銷售經理陸春雷表示,“盡管半導體行業發展受限,但ST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與去年持平,大約達到95億美元。” 在陸春雷看來,意法半導體之所以能保持強勁且持久的增長力,與ST全球研發人員布局和銷售網絡布局是分不開的。
意法半導體2019工業巡演北京站
意法半導體亞太區資深銷售經理陸春雷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工業市場開始涌現新的商機。意法半導體憑借其在工業伺服、工業變頻、光伏太陽能、電源行業等工業領域中最完整的產品線與最先進的解決方案,收獲大量客戶。“為應對高速成長的工業市場,專注于發展中國市場業務,ST在銷售網絡及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巨資。ST已經在亞洲范圍內建立了五大技術能力中心,包括電機控制與工業技術能力中心、物聯網、智能手機、電力與電源與新能源技術中心,并且擁有大規模配合客戶進行產品研發的技術人員。值得一提的是,五大技術中心在中國都有布局,這充分展示出ST加速開拓中國市場的決心,”陸春雷同時表示,“技術專家與技術研究中心將是ST的核心競爭力。”
ST工業終端市場戰略及重點應用
其后,意法半導體亞太區功率分立和模擬產品器件部區域營銷和應用副總裁Francesco Muggeri向電源網記者詳細介紹了ST在工業終端的市場策略及戰略目標。“想要成為汽車電氣化領導者,ST首先要成為工業嵌入式市場處理器的領導者,并且在工業模擬器件及傳感器領域加速發展,同時進一步擴大在工業電力及能源管理市場上的規模,加速工業OEM發展,”據Francesco Muggeri介紹,“ST還計劃進軍新興領域,將選擇性地在一些高出貨量的智能手機應用領域,比如傳感器、安全解決方案、電源管理、模擬及前端模組,樹立領導地位,同時實施通信基礎設施‘從數字有線通信轉向蜂窩網和衛星通信’的轉型策略,抓住5G及RF混合信號帶來的發展機遇。”
意法半導體亞太區功率分立和模擬產品器件部區域營銷和應用副總裁Francesco Muggeri
ST擁有包括專用汽車IC、分立器件、功率晶體管、模擬器件、工業芯片、功率轉換IC、通用MCU/MPU、安全MCU、EEPROM、MEMS、專用影像傳感器、基于ST專有技術的ASIC等在內的豐富的產品組合,將助推其滿足智能出行、電源和能源、物聯網等戰略性需求的趨勢。
針對當前持續保持穩健增長的工業自動化市場,數字化、聯網化和智能化是擺在每個芯片廠商面前的巨大機會,Francesco Muggeri表示,我們將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將ST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快速推向市場。目前ST正致力于馬達控制、電力和電源以及自動化等工業市場的重點應用。ST將憑借其超過30年的工業自動化經驗,基于領先創新技術的寬廣產品線,以及受保護的IPs和先進技術(SIC),使智能工業市場更高效、更節能、更安全。
憑借豐富的解決方案應對工業市場的差異化挑戰
借助其強大的傳感器、MCU和連接技術開發實力,ST仍是現代工業市場上擁有強大競爭實力的供應商之一。Francesco Muggeri強調指出:“新時代出現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挑戰,比如市場更喜歡應用多樣化、產品非標化、小批量、小眾產品和定制化產品,對此ST可提供相對應的差異化解決方案,例如數字化及可復用平臺,系統級封裝及片上系統,商業化方案及合作,工業定制專用芯片。”
全球工業市場穩定,但高度碎片化,中國市場也不例外。由于應用多樣化,很多時候,一個產品的推出只能針對一個客戶或一個需求,這對廠商的可持續性發展及盈利能力構成極大的挑戰,同時也導致市場上很多針對小批量的需求無法滿足。如果廠商想要推出一款新的工業定制專用芯片,從定義到開發再到生產與推廣,中間的成本可能達到上百萬美金。但ST能將全球不同客戶的需求整合到一起,用標準化加定制化的生產方式為不同客戶提供不同的定制芯片。
Francesco Muggeri提出一個觀點:“通過在生產的最后一步進行修改即可實現一個產品適應不同需求的能力。”打比方說,ST的一個混合信號的芯片方案,里面既有數字部分,又有模擬部分,ST可以在生產的最后環節,通過測試程序的不同來實現不同的功能。Francesco Muggeri同時表示,ST對工業應用非常了解,擁有非常完整的產品工業線和技術,創新且具有差異化。有的半導體公司SIMOS的工藝很好,但卻沒有模擬和功率半導體技術。如果想服務于工業市場,提供整體方案,就必須與其他半導體公司合作,而這種合作通常都是費時費力的。而有的半導體廠商分立器件的產品種類很少,所以可能無法提供像ST這樣級別的整體方案。今天ST在工業市場上已經擁有非常強的技術來應對各種挑戰。
陸春雷十分看好物聯網時代智能工業市場在中國的增長潛力。他說:“目前在工業市場中有數以千計的不同類型的客戶,并且每天都在增長。在亞洲或者說在中國,ST算是芯片行業的技術領導者。并且為了服務這樣龐大的市場,ST投入巨資,打造了大規模的代理商與市場銷售人員網絡,20多家設計公司,以及覆蓋整個工業應用的5千多種產品,可以說在芯片行業,工業領域產品覆蓋最全面最完整的只有ST一家公司。第三方研究機構預測工業市場規模將超40億美金,這對ST來說就是一個工業樂園,ST將會用一流的技術方案、團隊,以及業界最廣泛的工業產品組合來應對新的機遇和挑戰。ST也非常愿意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為創造中國工業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探秘意法半導體機器人靈巧手關鍵技術及應用新可能 | 25-04-30 10:26 |
---|---|
MPS慕展解碼智駕、能源、AI與工業新圖景 | 25-04-27 12:04 |
大聯大友尚集團推出基于ST和天合智控產品的高精度定位系統應用方案 | 25-04-17 15:49 |
貿澤開售面向AI、工業、汽車、農業和醫療應用的安森美Acuros CQD SWIR相機 | 25-04-02 17:42 |
利用STM32MP1和STM32MP2在嵌入式 Linux 平臺上部署有效的安全保護機制——值得當今決策者思考的三條深刻啟示 | 25-03-21 16:19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