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減少在合規性測試之前往返測試實驗室的行程次數,可以先自己測量產品的EMI輻射。這不僅會提高一次性通過輻射合規測試的機率,還可以盡早發現潛在問題,而不必等到最后一分鐘才發現必須對產品進行重新設計,且可以使用頻譜分析儀或EMI接收機進行多項測量。提到EMI測試,就不得不說說峰值,準峰值,平均值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了!
首先,先講講峰值、準峰值、平均值的含義:三者之間的區別主要集中與檢波器的充放電時間差別。
1.平均值檢波:其最大特點是檢波器的充放電時間常數相同,特別適用于對連續波的測量。
2.峰值檢波:它的充電時間常數很小,即使是很窄的脈沖也能很快充電到穩定值,峰值檢波的特點首先在軍用設備的騷擾發射試驗中被優先采用,因為好多軍用裝備只要單次脈沖的激勵就可以造成爆炸或數字設備的誤動作,而無需像音響設備那樣講究時間的積累。
3.準峰值檢波:這種檢波器的沖放點時間常數介于平均值于峰值之間,在測量周期內的檢波器輸出既與脈沖幅度有關,又與脈沖重復頻率有關,其輸出與干擾對聽覺造成的效果相一致。
實際的emc測試中,三個值都采用,但是使用在不同的測試項目中,如:輻射發射RE一般要求峰值和準峰值,傳導干擾一般要求平均值,準峰值等等。
最近一個重要客戶的機器測試分別要求測試QP,AV和PK(測試項是EN55022的傳導輻射CE),突然問起來這幾個值之間的數值關系,在想PK?QP?AV的區別在于檢波器的RC參數,公式是對標準的理想正弦信號而言。在電磁兼容測試工程實踐中,時變的的信號目前是沒有公式去算的,不過后來在想既然提到了這個問題,也該要讓自己的答案再深入一些:
EMI?Receiver可以進行準峰值測量、峰值測量和平均值測量。當輸入信號是正弦波時,無論用何種方式測量,得到的讀數都是相同的,等于該正弦波的有效值,精度應優于±2dB。但是如果輸入的是周期脈沖信號,則三種測量方法得到的讀數是不一樣的,其結果如表所示。
峰值、準峰值和平均值測量的結果比較
表中:
E——正弦波的有效值;
δ——脈沖強度,等于脈沖幅度×脈沖寬度sec,單位:mVs
Bimp——脈沖寬度;Bimp="1".05B6(B6表示6Db?帶寬的脈沖帶寬,在15k-30MHZ,8khz
PP(α)——準峰值檢波效率,與檢波器的充、放電時間常數、脈沖重復頻率和帶寬有關,P(α)≤1。
fPR——脈沖重復頻率;
由表可知,峰值測量結果≥準峰值測量結果。下表中中列出了輸入標準脈沖,在標準寬帶情況下峰值與準峰值表頭指示之比值。峰值測量時的絕對脈沖特性:
下表列出了具有相同帶寬的準峰值QP和平均值AV表頭指示之比值,在相同帶寬條件下準峰值和平均值表頭讀數之比值:
由表可知,準峰值≥平均值。對于規則的周期性脈沖可以根據表7來進行峰值、準峰值、平均值之間的轉換。但是一般騷擾都是隨機的,很難進行彼此間的換算,因此有些標準同時規定了發射測量的準峰值限值和平均值限值。
總上所述:PK≥QP≥AV。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